044章 来自军方大佬的肯定
“父皇,这里便是格物院初步试炼新钢之处。”
将闾指着旁边冷却架上的一些成品,“这些便是样品。”
一名武士上前,拿起一块新炼制的钢锭,又取来一把寻常秦军士兵所用的青铜剑和铁剑。
他先是用力将青铜剑砍在钢锭上,只听“铛”的一声脆响,青铜剑刃口卷曲,而钢锭上只留下浅浅一道白痕。
随后,他又用铁剑劈砍,铁剑虽然坚硬一些,但在钢锭上留下稍深的痕迹后,自身也出现了崩口。
最后,武士拿起一把用同样钢材锻造的短刀,对着那柄铁剑挥去,“锵”的一声,铁剑竟被应声斩断!
“嘶...”
殿内响起一片抽气声。
尉缭一个箭步冲上前,拿起那把钢刀和断裂的铁剑,仔细查看断面,又掂量着钢刀的重量和韧性,眼神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好钢!好刀!”他激动地对嬴政道,“陛下!若我大秦将士能配备此等利器,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嬴政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亲自拿起那把钢刀,感受着它冰冷的锋锐和沉稳的质感。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装备着这种武器的秦军,横扫六合,所向披靡的场景。
水车、新纸、利钢……这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成果,带来的冲击远比朝堂上的辩论更为强烈。
嬴政看着眼前这个沉稳依旧的儿子,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一直以为,将闾不过是比其他儿子多了几分果决和狠辣,却没想到他竟然在默默无闻中,为大秦规划并实践着这样一条前所未有的强国之路!
......
视察结束,返回咸阳宫。
嬴政没有立刻休息,而是直接下令召集李斯、尉缭、扶苏、将闾,于内殿闭门议事。
内殿之中,气氛肃穆。
嬴政坐在主位,目光沉凝。
“今日所见,让朕颇为……震撼。”
嬴政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将闾,你详细说说,你设立格物院,推行这些新政,长远来看究竟意欲何为?”
将闾上前一步,从容应答:“回父皇,儿臣以为国之强盛,根本在于民富兵强。而民富需以农为本,以工促农;兵强,则需利器精兵,后勤无忧。”
“格物院之设,并非只为奇技淫巧。水车、曲辕犁可兴农事,固国家之本;改良纸张可兴文教,畅政令通达;冶炼新钢可强军备,扬大秦之威。此三者,相辅相成。”
“儿臣之策,概括而言,便是‘以工促农,以商活国,科技强军’。”
将闾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农业稳固,则百姓安;工业发展,则器物利;商业流通,则财货裕。三者皆兴,国库充盈,兵甲犀利,方能支撑我大秦锐士,开疆拓土,实现父皇心中那幅《万里江山图》的宏伟霸业!”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深沉:“更重要者,儿臣以为唯有不断革新,不断强盛,方能破除历代王朝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宿命,让我大秦国祚,真正万世不移!”
“以工促农,以商活国,科技强军……”嬴政反复咀嚼着这十二个字,眼中光芒越来越亮。
将闾描绘的蓝图,与他统一六国、建立不朽帝业的雄心壮志高度契合,但实现路径却更加清晰、更加务实,也更具开创性。
他看向扶苏,扶苏的脸上带着思索,显然也被将闾的规划所触动,但他眉宇间仍存在一丝疑虑,似乎对“以商活国”和过于注重“奇技淫巧”的“科技强军”持有保留。
嬴政心中了然,扶苏宅心仁厚,推崇儒家王道,这固然是优点,但在治理这庞大复杂、暗流涌动的帝国时,或许就显得魄力不足,容易为旧制和人情所束缚。
而将闾杀伐果断,心思缜密,行事不拘一格,既有雷霆手段又有长远规划,更难得的是,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些规划的可行性。
或许……这个一直被自己忽视的儿子,才是那个能够继承自己意志,将大秦带向更高峰,甚至打破王朝周期律的“变数”?
长久的沉默后,嬴政终于做出了决定。
“将闾。”
“儿臣在。”
“你监国期间,所行诸事,虽有争议,然今日看来,确有深意,利在千秋。”
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格物院,要继续办下去,还要扩大规模!所需钱粮、人手,朕会全力支持!宫廷用度改革,继续推行!那些蠹虫,也该清理清理了!”
他目光扫过李斯和尉缭:“丞相,太尉,你们要全力配合监国公子推行新政,若有阻碍者,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李斯和尉缭躬身应命。
随后,嬴政的目光转向扶苏,语气稍缓:“扶苏,你性情敦厚,有仁者之心,此乃为君之本。然治国理政,需经世致用,不可空谈。今后你便多参与朝政,辅佐将闾处理政务,多看,多学,多思。”
“儿臣……遵旨。”扶苏躬身应道,眼神复杂。
父皇的决定,无疑是将重心彻底放在了将闾身上,让他参与政务,名为学习,实则也是一种观察和平衡。
殊不知,以前倍受恩宠的胡亥,现在嬴政看都不看一眼,比扶苏惨多了。
最后,嬴政冷冷补充了一句:“至于今日朝堂上那些攻讦之言,念其或为蒙蔽,或为愚钝,暂且记下。若再有下次,无事生非,阻碍新政,定斩不饶!”
此言一出,等于彻底为将闾的改革方向定了调,也暂时放过了冯去疾等人背后的势力,但警告之意已是昭然若揭。
一场闭门会议,确定了大秦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走向。
嬴政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但他的目光,已经更多地投注在了那个崭露锋芒的儿子身上。
而扶苏,这位原本最被看好的长公子,则被置于一个略显尴尬的位置。
父子三人同朝,一个掌舵,一个力行,一个观望。
麒麟殿上的风波看似平息,但咸阳宫深处,新的暗流,已然开始更加汹涌地涌动。
大秦的未来,似乎正被推向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全新方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10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