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049章 用实力打破一切质疑

049章 用实力打破一切质疑


阴暗潮湿的牢狱最深处,与世隔绝,只有昏黄的油灯摇曳,映照着角落里那道曾经不可一世的身影。

赵高蜷缩在稻草上,眼中却没有半分绝望,反而闪烁着毒蛇般的幽光。

他并未放弃,死亡的威胁反而激发了他更深的怨毒与求生欲。

一个狱卒借着送饭的机会,悄悄塞给赵高一卷布帛。

赵高展开,借着微弱的光线,嘴角勾起一丝阴冷的笑意。

他知道,他布下的线还没有全断。

过了几日,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在重重掩护下,出现在了这间牢房外。那是公子胡亥。

曾经备受宠爱,如今却被父皇彻底冷落,连朝会都懒得看他一眼。

巨大的落差让他内心充满了怨恨与不甘,尤其是看到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九哥将闾,如今却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老师……”胡亥隔着栅栏,声音带着哭腔和委屈。

“公子不必如此。”赵高的声音嘶哑却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陛下只是一时被奸人蒙蔽。将闾小儿行事酷烈,刚愎自用,早已引得天怒人怨。他那所谓的格物院,耗费国库无数,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甚至有人说是在炼制不祥的妖物。还有那新钢,听闻坚硬异常,恐非吉兆啊!”

胡亥眼中闪过一丝恐惧,随即又被嫉妒取代:“可父皇现在……”

“陛下圣明,但亦会被表象所惑。”赵高凑近栅栏,压低声音,“公子,您才是陛下曾经最疼爱的儿子。将闾根基未稳,新政推行必然触动无数人的利益。您只需暗中联络那些对将闾不满的旧勋贵族、六国遗老,将这些‘民怨’、‘凶兆’散播出去,动摇人心。待时机成熟,老奴自有办法让陛下看到真相,届时,这天下……”

赵高没有说完,但那未尽之语中描绘的蓝图,如同一剂毒药瞬间侵蚀了胡亥本就不坚定的心智。

对权力的渴望,对将闾的嫉妒,对重新获得父皇关注的执念,让他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很快,咸阳城内外的市井之间,悄然刮起了一股诡异的风。

“听说了吗?那格物院就是个无底洞,把咱们的血汗钱都填进去了!”

“可不是!整天捣鼓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前阵子还炼出了什么‘钢’,硬得邪乎,我看那就是个祸根,会给大秦招来灾祸!”

“就是!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搞这些名堂,我看那监国公子就是想掏空国库,自己捞好处!”

流言蜚语如野草般疯长,从市井茶肆蔓延到一些低阶官吏的耳中。

虽然大多数百姓对新政带来的好处,比如平抑的物价、便捷的凭证有所感受,但对于格物院这种高深的事物,天然带着疑虑。

加上有人刻意引导,将格物院与耗费钱粮、甚至不祥之兆联系起来,一时间人心浮动,对新政的支持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监国府邸内,张洪奎正向将闾汇报着这些异常的流言。

“殿下,这些话传得很快,源头很杂,有市井无赖,也有一些落魄士人,甚至牵扯到几个旧贵族的门客。虽然还没抓到确凿的幕后主使,但明显是有人在组织煽动。”张洪奎的脸上带着几分忧色。

将闾放下手中的一份格物院进度报告,眉头一皱:“意料之中。想撼动新政,从格物院下手,倒是选了个好靶子。”

他略一沉吟:“不必理会那些捕风捉影的蠢话。恐惧源于未知。既然他们要混淆视听,那我们就把事实摆出来。”

他转向杜周:“杜周,让格物院整理一份简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水车、曲辕犁的功效,新纸的便利,以及……新钢未来可能的用途,比如更耐用的农具,更坚固的桥梁等等。用我们新印的纸,印成《邸报》,在咸阳各处张贴,也发往各试点县。让百姓知道,格物院做的是利国利民的正经事,不是什么妖物。”

“是,殿下!”杜周立刻领命。

很快,一份份用新纸印制的《邸报》出现在咸阳的街头巷尾和各县公告栏上。

清晰的文字,配上简单的图画,解释着格物院的成果如何改善民生,描绘着新钢未来可能带来的好处。

虽然不能立刻消除所有谣言,但官方的及时发声,加上新纸本身带来的便利体验,确实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不少识字的百姓围着《邸报》议论纷纷,对那些耸人听闻的谣言也多了几分警惕。

与此同时,农商署衙门内,长公子扶苏正埋首于一堆关于农技推广和物资调配的文书之中。

按照父皇的旨意,他正式进入这个新设立的机构,协助将闾处理具体事务。

这几日下来,扶苏的感受颇为复杂。

他亲眼看到一份份来自试点县的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水车灌溉了多少亩地,曲辕犁节省了多少人力,但也看到了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偏远地区的运输不便,部分地方官吏的阳奉阴违,还有因为触动了某些地方势力利益而引发的小摩擦。

他看到杜周带着手下的官吏,为了调配一批急需的种子,连夜核算签发凭证,忙得脚不沾地,言语间却全是“效率”、“成本”、“落实”这些他以往不太关注的词汇。

“杜署令,”一次,扶苏看着一份关于某县豪强阻挠新犁推广的报告,忍不住问道,“此人阻碍政令,按律当惩。然其家族亦曾有功于国,若处置过严,恐失人心。可否……”

杜周放下笔,脸上带着一丝苦笑:“公子仁厚。然新政推行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等关头若因顾及旧情而手软,则政令不行,前功尽弃。殿下的意思是法不容情,尤其在此关键时刻,需以雷霆手段,确保政令畅通。当然具体如何拿捏分寸,确实考验智慧。”

扶苏沉默了。他开始理解,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空有仁德之心远远不够。

那些看似冰冷的律法条文、毫无人情味的效率计算背后,是为了更广大群体的利益,是为了帝国机器的正常运转。

他看着旁边堆积如山的卷宗,第一次觉得,或许九弟那些看似激进的手段,并非全然无情,而是应对这种复杂现实的必要之举。

他对将闾的看法,不再是简单的钦佩或疑虑,而是多了一层更深层次的思考。

就在咸阳城内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角力之时,城郊的钢铁冶炼基地,却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调整,匠作们夜以继日的辛劳,第一座按照新图纸建造、使用了改良耐火材料的冶炼高炉,终于成功点燃,并稳定运行了数个时辰。

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

汗水浸透了匠作们的衣衫,他们紧张地注视着炉口,空气中弥漫着焦炭燃烧的气味和金属即将熔炼的炽热。

终于,在一位经验最丰富的老匠作的指挥下,炉口被打开,一股炽热耀眼的铁水,如同金色的岩浆,缓缓流入预备好的模具之中。

“哗啦——”铁水注入模具,发出滋滋的声响,伴随着升腾的热气。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冷却。

当第一块新钢锭被小心翼翼地从模具中取出,虽然表面还带着粗糙的痕迹,但那沉甸甸的分量,那远比普通生铁更致密的质感,以及敲击时发出的清脆回响,都宣告着一个事实——成功了!

“成功了!炼出来了!”

“是新钢!真的是新钢!”

压抑许久的欢呼声终于爆发出来,匠作们互相拥抱着,又笑又跳,有人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虽然这只是第一炉,产量极其有限,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有遥远的路要走,但这从无到有的突破,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完全可行!

这给了所有人巨大的信心和鼓舞。

将闾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欢腾的场面,脸上也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

他知道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就在这初步成功的喜悦尚未散去之时,张洪奎再次带来了一份加急的情报。

“殿下,”张洪奎的声音比以往更加凝重,“我们顺着散布谣言的几条线往下深挖,发现其中一条线索,最终指向了宫内……是胡亥公子身边的一个贴身宦官,名叫韩谈。”

将闾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胡亥,韩谈。

他意识到这场针对新政的反扑,其源头恐怕比他最初预想的要深得多,也危险得多。

这浑水,已经搅动到了深宫之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10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