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054章 扶苏内心挣扎和选择

054章 扶苏内心挣扎和选择


秋收的喜悦尚未完全驱散大旱留下的阴霾,咸阳城内外的空气中,便又悄然弥漫起一股别样的紧张。

监国府邸内烛火跳动,映着将闾沉静的脸庞。

“殿下。”

张洪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凝重和紧张,“我们的人和蒙毅将军那边都发现了一些不寻常。几处驻扎在咸阳周边的军营,近期将领之间的走动过于频繁了些,有些还是私下里的秘密串联。另外军械库那边有几批制式的戈矛和皮甲被调用,手续合规但去向和数量与常规操练有些对不上。”

蒙毅,这位新晋的上将军,如今已是京畿禁军的实际掌控者之一,他传递来的消息分量极重。

将闾的手指在冰凉的案几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轻响。

秋雨洗去了尘埃,却洗不掉人心深处的躁动。

赵高那条老毒蛇,果然不甘寂寞,而且角度总是那么刁钻。

这次居然还敢指使手下调用甲胄,胆子是真的肥。

“继续查。”将闾的声音听不出情绪,“重点放在那些调动异常的军官身上,查他们的过往,查他们最近接触的人,查他们的钱财往来。尤其是那些与赵高或者旧贵族有过牵扯的。”

张洪奎的情报网与廷尉府的力量暗中联动,如同一张无声的大网,悄然撒向那些看似平静的军营。

线索如同一条条细小的溪流,最终汇聚到同一个源头。

几日后,张洪奎再次呈上密报。“殿下,查到了。有三个中低级军官,一个是早年受过赵高提携之恩,另两个则是在李园案中家产受损,对新政怀恨在心。我们截获了他们与外界传递消息的渠道,虽然极其隐秘,但指向明确——源头就在廷尉府大牢深处,是赵高在遥控指挥。”

密报后面还附了几张模糊的记录,是关于一些钱款如何通过七拐八绕的商铺最终流入这几名军官家中的。

“又是替罪羊的把戏。”将闾看着那几个名字,眼神冷冽。

赵高擅长此道,推出几个心怀不满或被抓住把柄的人在前台冲锋陷阵,自己则隐于幕后。

“他以为这样就能撼动京畿兵权?”将闾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屑,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看来,光靠我们自己提拔的力量还不够稳妥。”

他看向一直侍立在旁的蒙毅:“蒙将军,禁军内部还需要再加一把力。那些摇摆不定的,该敲打的敲打,该安抚的安抚。务必确保关键时刻,刀把子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殿下放心。”蒙毅抱拳应道,脸上是军人特有的刚毅,“禁军核心各部,将领皆是陛下与殿下信得过之人。些许宵小,翻不起大浪。”

“只防守是不够的。”将闾站起身,踱了几步,“我们需要争取更多的力量。蒙恬将军和王贲将军劳苦功高,他们的家族在大秦军中根深蒂固。你去一趟,不必直接言明兵变之事,只说如今朝局微妙,有人欲借机生事,动摇国本。新政虽触动旧弊,却利在长远。请他们看在陛下、看在大秦社稷的份上,约束族中子弟,莫要被奸人利用,至少……保持中立。”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们,大秦需要稳定。一个稳定持续推行强国之策的大秦,对他们蒙、王两家,同样是最大的倚仗。”

蒙毅目光微动,明白了将闾的意思。

这不是去求援,而是去晓以利害,分化瓦解可能存在的反对力量。

蒙、王两家虽然也是旧勋贵,但他们是军功世家,与那些纯粹因循守旧、反对一切变革的腐朽势力不同,他们更看重帝国的稳定和强大。

“臣明白。”蒙毅领命而去。

就在将闾紧锣密鼓布置应对之时,咸阳城郊的格物院冶炼基地,秘密进行着另一项工作。

一小批经过反复试验、品质最优的新钢,被秘密送往禁军的一处核心武备库。

几日后,在一处戒备森严的校场内。

将闾和蒙毅看着眼前一队不过百人的禁卫。

他们身上的甲胄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幽光,与旁边普通秦军的青铜甲或铁甲截然不同。

手中的长戈和环首刀,也闪烁着更加锐利迫人的寒芒。

一名卫士持新钢环首刀,对着一具充作靶子的旧式铁甲用力劈下。

“锵!”一声脆响,远比寻常金铁交击更为清亮。

那铁甲竟被从中劈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几乎断裂。围观的禁军将士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

接着,几支强弩射向一名身着新钢甲的卫士。

箭矢撞在甲片上,发出“叮叮”的声响却纷纷弹开,只留下几点浅浅的白印。

“好!好钢!”蒙毅忍不住赞叹,眼中精光四射。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支装备了新钢武器和甲胄的小部队,其冲击力和防御力,足以在关键时刻成为决定战局的铁拳!

这便是将闾不惜代价也要推动钢铁计划的底气之一。

将闾看着这些钢甲锐士,心中稍定。

这是技术带来的不对等优势,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时,他手中最可靠的王牌。

咸阳城表面上恢复了平静,秋雨过后,街道整洁,市井如常。

然而在这份平静之下,敏锐的人已经能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些旧贵族的府邸门前冷落了许多,而另一些与军方关系密切的府邸,则车马往来却又刻意保持着低调。

长公子扶苏府邸。

扶苏放下手中的一卷竹简,眉头紧锁。近些日来,他总感觉心神不宁。

他虽不直接掌管军务,但通过自己的一些故旧和门生,也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

军中似乎有些将领对九弟的新政颇有微词,私下里多有抱怨。

更让他不安的是,其中似乎还夹杂着十八弟胡亥府上门客的身影。

胡亥近来的消沉和偶尔流露出的怨怼,扶苏都看在眼里。

他本以为只是少年心性,失宠后的不甘。

但若是与军中异动扯上关系……扶苏不敢深想。

一边是同胞兄弟,另一边是刚刚显露出强国之兆的新政和国家的安危。他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他想起将闾在大旱中展现出的果决与担当,想起那些在田间地头奋力转动的水车,想起官府凭证给百姓带来的便利和保障。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他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仅仅站在道德高地上空谈仁义。

九弟的手段或许过于刚猛,但其方向似乎并无差错。

若是因为一场可能的兵变而中断这一切,大秦的未来……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是夜,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驶入监国府邸。

书房内将闾看着风尘仆仆,面带忧色的扶苏,有些意外。

“长兄深夜到访,可是有要事?”

扶苏屏退了左右,看着将闾欲言又止。

他斟酌着词句,声音低沉而诚恳:“九弟,近来咸阳城中暗流涌动,想必你也有所察觉。为兄听到一些……不太好的风声。”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目光复杂地看着将闾:“军中有些将领对新政颇有怨言,私下里走动频繁。我还听说似乎与十八弟府上的一些人有所牵连。九弟你行事须得万分小心,切不可大意。”

扶苏没有点破也没有提供具体的证据,但他这番含蓄的提醒,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他选择了国家安危,而非盲目的手足之情。

这等于将一份极其关键的情报,送到了将闾手中。

将闾看着扶苏眼中那抹挣扎后的坚定,心中微动。

这位一向以仁厚著称的兄长,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艰难却正确的抉择。

“多谢长兄提醒。”

将闾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暖意,“弟心中有数。”

扶苏见他似乎早有准备,心中稍安,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便起身告辞。

看着扶苏离去的背影,将闾久久未动。

兄长的示警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也让他更加确信,赵高和胡亥已经准备铤而走险。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将闾低声自语,眼中寒光一闪。

既然你们要来,那便来吧。

他已经布好了网,只等着猎物自投罗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10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