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大清算


京试结束当夜,卫尉府的铁蹄踏遍咸阳城的每个角落。

章邯一身戎装,面无表情,率领精锐甲士冲入何府。

府门被巨斧劈开的轰响惊醒了府中众人,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便被闯入的甲士按倒在地。

“何志贤何老太爷,你涉嫌谋逆大秦,按律当诛九族!”章邯的声音冰冷如铁。

何老太爷从睡梦中被拖出,衣衫不整,满脸惊恐:“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冤枉啊!”

“冤枉?”章邯冷笑一声,从腰间取出一枚令牌,在老太爷面前一晃,“监国公子亲令,廷尉已查明,你府上管事杨逵就是策划京试刺杀行动的核心人物之一,罗网已拿到他亲笔书信和账册,证据确凿!”

何老太爷双腿一软,瘫坐在地。

不仅是何府,王府、赵府、钱府等数十处世家府邸,同时被卫尉府突袭。

尖叫声、哭喊声、求饶声在咸阳城此起彼伏,血腥味弥漫在夜色中。

天亮时分,被捕的世家成员、朝臣、将领已达数百人,他们被五花大绑,押往廷尉府。

一些负隅顽抗的,当场被斩,尸体被挂在城门示众。

监国府书房内,将闾神色平静地听着张洪奎的汇报。

“殿下,行动十分顺利。涉案的何、王、赵等十七家主要世家已全部被控制,其家主及亲信共一百七十二人被捕。朝中官员三十六人、军中将领十一人也已拿下。叛军残部已被彻底剿灭,无一漏网。”

将闾微微颔首:“证据呢?”

张洪奎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张:“这是罗网收集的全部证据,包括密信往来、行贿账册、叛军部署图,以及影石记录。每一条都足以定他们死罪。”

杜周急匆匆赶来,手里抱着一摞账册,满脸兴奋:“殿下!臣已将那些世家的田产、商铺、矿山全部查封!光是初步清点,就有良田数万顷,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国库怕是一夜之间要满溢出来了!”

将闾看了他一眼:“杜卿,这些财物暂且封存,待本殿召开朝会后,再行处置。”

杜周连连点头:“臣明白!臣这就派人严加看管,一个铜板都不会少!”

次日清晨,麒麟殿内,百官肃立。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不少官员面色苍白,双腿发抖,既不敢抬头,又不敢低头,目光空洞地盯着前方。

将闾一身黑色朝服,面色严峻地坐在首位。

他环视殿内众臣,声音冰冷:“诸位可知道,昨日京试考场内外,发生了什么事?”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几声吞咽口水的声音。

“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试图刺杀朝廷大员,扰乱考场,同时勾结外部叛军,意图冲击宫城和监国府!这是何等大逆不道的行径!”

将闾的声音陡然提高,如雷贯耳。

众臣无不心惊胆寒,有几个胆小的已经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

将闾猛地拍案而起:“来人!将证据呈上来!”

张洪奎带着几名罗网密探,抬着数个大箱子走入殿内。

箱子被打开,里面是堆积如山的信件、账册和各种文书。

“这是罗网搜集的铁证!”将闾从案上拿起一封信,声音冷峻,“这是何志贤给他家管事的亲笔书信,信中明确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科举成功,除掉那个妖星"!”

他又拿起一本账册:“这是王家的密账,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贿赂朝中官员和军中将领,策划叛乱!”

将闾一一展示着证据,每一样都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在场官员的心头。

那些与世家有勾连的官员,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廷尉何在?”将闾厉声喝道。

廷尉连忙跪下:“臣在!”

“将涉案人员押上来!”

殿门大开,一队队被五花大绑的囚犯被押入殿内。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世家家主,有朝中显贵,甚至还有几位身披铠甲的将领。

何志贤被押至殿前,已是面如死灰。

他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浑身颤抖。

“何志贤,你可认罪?”将闾冷声问道。

何老太爷抬起头,眼中尽是绝望:“老臣……老臣认罪。只求殿下……开恩,饶过家中妇孺……”

将闾眼神一冷:“谋逆之罪,按律当诛九族!本殿已经仁至义尽,只诛三族!”

何老太爷惨叫一声,瘫软在地。

接下来,一名名囚犯被审问,一条条罪证被公布。

整个朝堂如坠冰窟,那些侥幸未被牵连的官员,大气都不敢出。

廷尉宣读罪状和刑罚:“何志贤等人,谋逆大秦,罪大恶极,当诛三族!其田产家财,尽数充公!”

将闾环视殿内众臣:“大秦变法图强,科举选贤,乃国之根本。今日之事,是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警示!此后若有人再敢阻挠科举,破坏国策,必将如此处置,绝不姑息!”

大殿内的官员们噤若寒蝉,连一声咳嗽都不敢有。

刚才的血腥审判,已将他们的胆子吓破了。

朝会结束后,扶苏匆匆来到将闾身边,面色复杂:“九弟,此事可否从轻发落?毕竟牵连甚广,若都诛三族,恐怕会——”

将闾打断了他:“长兄,证据确凿,他们不仅要阻挠科举,更意图谋逆作乱,这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本殿已经网开一面,只诛三族,已是天大的恩典。”

扶苏叹了口气:“九弟所言极是。只是……太过血腥,恐非长久之计。”

将闾看着扶苏,语气稍缓:“长兄宽厚仁慈,是好事。但治国理政,有时需要雷霆手段。这些世家盘踞日久,根深叶茂,若不狠狠打击,科举制度难以真正立足,大秦政令也难以通达四方。”

扶苏无言以对,默默离去。

当日午后,咸阳闹市。

几十个露天架子上,挂着血淋淋的人头,每个人头下方都有一块牌子,写着死者的姓名和罪状。

行人经过,无不噤声,加快脚步。

杜周正带着一队人马,在何家府邸清点财物。他乐得眉飞色舞,不停地搓着手:“这些世家,真是富得流油啊!有了这些钱粮,国库再也不用发愁了!”

忽然,一个小吏匆匆跑来:“大人,查出何家地窖里还藏有大量金银珠宝和丝绸,请大人过目!”

杜周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跟了上去:“好好好!一定要仔细搜查,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这可都是国家的血汗钱啊!”

与此同时,张洪奎正在各个未被牵连的世家府邸外巡视。这些府邸如今大门紧闭,安静得如同无人居住。府内的家主们,战战兢兢地躲在内室,生怕被卫尉府的甲士找上门来。

张洪奎看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世家大族,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后,再没有人敢对科举说半个不字。

那些幸存的世家,只能乖乖接受现实,放弃与将闾为敌的念头。

监国府书房内,将闾看着满案的奏报和世家罪证,眼神平静。

一场席卷大秦世家大族的风暴,至此,终于告一段落。

而科举,也必将在这片血雨腥风洗礼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09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