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152章 将闾新设的官职和机构

152章 将闾新设的官职和机构


殿试放榜这日,咸阳城里风平浪静,天色晴好。

只是那平静下暗藏的,是无数颗忐忑不安的心,其中有殷切期盼的,也有担惊受怕的。

清晨时分,咸阳城街道广场早已人头攒动。

等待金榜揭晓的功夫,百姓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你说这次谁能中状元?会不会又是那什么何家子弟?”

“嘿,你是没听说吗?那何家都被抄家了,哪还有什么子弟啊!”

“我看啊,这次肯定是寒门的天下了!”

“我看也是,听说殿下亲自主持的殿试,出的题可都是实务,那些只会背经念书的纨绔子弟,怕是连笔都提不稳啦!”

众人哄笑一阵,忽然前方骚动起来。

“来了来了!”

“金榜出来了!”

人群如潮水般涌向告示牌,官差刚贴出榜单,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几个跳得高的,已经开始大声念榜:“状元:宋元,榜眼:刘德,探花:张诚……”

“宋元?那不是隔壁村的穷小子吗?”

“对,就是他!前些年还在村里教书呢,寒门学子上榜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不少眼尖的已经发现了这次榜单的特别之处。

“天啊!你们看,前十名竟有九位都是寒门出身!”

“不止呢!据说一百多名新科进士,有九成都是寒门子弟!”

“这可真是天变了啊!”

消息如野火般在咸阳城中蔓延。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世家残余,面色铁青地看着自家派来的人回报,一言不发,只是手中的茶杯被捏得咯吱作响。

高高的府邸内,一位老者闭目沉思:“看来将闾是要彻底铲除我们世家的根基了。”

正午时分,新科状元游街的队伍从皇宫出发,沿着咸阳城的主干道缓缓前行。

宋元一身大红袍服,头戴状元花冠,骑在高头大马上,脸上的喜色还未褪去。

紧随其后的是榜眼刘德和探花张诚,还有数十位新科进士,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街道两旁人头攒动,百姓们争相一睹新科状元的风采。

花瓣与彩带从楼上纷纷扬扬洒下,空气中弥漫着前所未有的欢腾气氛。

“状元郎!状元郎!”小贩们举着自制的旗帜,高声呼喊。

“寒门有子当朝臣,天下英才出草莽!”不知是谁喊出了这么一句,顿时引得众人齐声呼和。

就连不少官家小姐也偷偷撩开窗帘,对着状元郎投去羞涩的目光。

以往这种荣耀都被那些世家子弟所独占,而今日,却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读书人登上了巅峰。

杜周站在街角,看着这盛况,不住点头:“殿下这一招实在高明啊!不仅选拔了人才,更是得了无数民心!”

“杜大人,”身边一个小吏凑过来,“您说这些寒门子弟,真能坐稳官位吗?毕竟他们没有家族支持,又不懂官场规矩……”

杜周瞪了他一眼:“你这话要让殿下听见,非削了你的职不可!殿下既选他们,就必能用好他们。他们虽无家族,但胜在无牵无挂,一心为国!比那些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世家子弟强多了!”

......

次日清晨,朝会。

大殿内官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将闾一身龙纹朝服,威严地坐在首位,目光如炬,扫视殿内众臣。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主要议事一项:任命新科进士官职。”将闾声音清晰有力。

冯劫上前一步,捧着一卷金边黄绢,高声道:“宣读任命旨意!”

“宋元,赐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总理科举改革事宜。”

殿内一片哗然,这个位置竟是直接参与朝廷核心改革的要职。

众臣面面相觑。

“刘德,授光禄寺丞,协理司农事务。”

“张诚,授少府令史,掌理工匠冶铸事务。”

“王明,授典客,协理宾客接待。”

“……”

一个个重要职位被念出,每一个都是实权在握的关键岗位。

那些幸存的老臣们听得面色越来越难看,因为这些位置,要么是之前被清洗的世家成员留下的空缺,要么是将闾新设立的、关乎变法新政的要职。

当最后一个任命宣读完毕,大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官员任命,而是朝堂权力格局的一次彻底洗牌。

“来人,宣新任官员入殿。”将闾一声令下。

殿门大开,宋元等一百余名新科进士整齐地走入大殿,列队肃立。

他们的眼中既有兴奋,也有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的决心。

“尔等皆为国之栋梁,今日受命为官,当不负吾望,不负民望,务实勤政,廉洁奉公。”将闾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臣等谨记殿下教诲,必不负所托!”新官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撼大殿。

将闾站起身,走下台阶,来到他们面前:“你们的才学已在科举中证明,接下来,是要在实际政务中施展。本殿知道,你们会面临无数挑战和阻力。但不要忘记,大秦需要新鲜血液,需要你们这样敢想敢做的年轻人!”

他目光炯炯,看向宋元:“尤其是你,监察御史不仅要监督百官,更要推动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这是本殿对你的期许,也是对大秦未来的期许。”

宋元单膝跪地:“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将闾又走向其他人:“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份特殊的任命书,上面详细说明了你们的职责和权限。有任何困难,可直接上奏。若有人阻挠你们履职,本殿必当严惩不贷!”

朝会结束后,老臣们三三两两离去,脸上各有所思。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低声道:“这些黄口小儿,哪懂得官场规矩?不出一月,非得闹出笑话不可。”

另一位点头:“正是。咱们不必着急,静观其变便是。这些泥腿子,没有家族背景,如何能在这复杂的官场中立足?”

他们浑然不知,在不远处的阴影中,张洪奎已将他们的话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

监国府书房内,张洪奎正向将闾复述着这些言论。

将闾冷笑一声:“果然如此。他们以为新官好欺负,却不知这正中本殿下怀。”

他起身走到窗前:“传令罗网,秘密保护这些新官,尤其是宋元。任何试图架空或阻挠他们的行为,都要记录在案。本殿要让这些老狐狸知道,新官也有新官的厉害!”

张洪奎躬身领命,又道:“殿下,那些世家似乎也在暗中行动,他们派人打探这些新官的底细,似乎想找些把柄。”

“随他们去。”将闾神色淡然,“本殿早有准备。让罗网继续监视,若他们敢轻举妄动,便是自寻死路。”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锋芒:“科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本殿要让这些新鲜血液真正流遍大秦的每一寸土地,让大秦恢复生机与活力!”

窗外,夕阳西下,最后一抹金色的光芒洒在这座古老的都城上,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黎明即将到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57/111109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