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一个建议
穆元臻翻阅提纲,眼神专注,片刻后点头:“切口精准,问题导向明确。很好,按这个思路估计秦教授一定会给你们这一组高分。”
这份认可带着领导对下属办事认真的认可,表面看陈青是应对的班长。
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穆元臻和陈青同是副处级别,但身份却截然不同。
即便研修班结束,穆元臻没有机会晋升正处,他也是挂职结束的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副处长。
陈青大大方方的展现对穆元臻的尊重态度,怎么说都没人觉得不合理。
分组名单宣布之后,没人对名单有异议,全都各自找到自己的组员碰面。
毕竟,秦风教授自从第一天对陈青赞赏之后,就再没有在课堂上对任何人有过认可的赞赏。
就连穆元臻有一次被提问之后,秦教授也没有任何点评。
似乎是穆元臻的回答,并没有让他满意。
只是碍于面子,没有批评。
至于蔡军副院长,与秦教授却截然不同,似乎他的每一堂课,总有一个倒霉蛋被他点名指出问题。
三个月的时间,这些老师想要拉拢关系简直是不太可能。
所以,每次老师的点评,都是对学员印象的加深。
被赞,自然会有好的评语;
忽视或者被训斥,那评语能好得了?
大家都紧张的准备。
陈青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和他这一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后。
大家还是认为他的选题更有代表性,而且安全。
毕竟,第一天陈青就青石镇的问题回答,就已经得到秦教授的认可了。
虽然有炒冷饭的嫌疑,但这也是最保险的做法。
到第二天下午,教室里按照分组坐下,秦风走进来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似乎是进教室之前有什么高兴的事,让大家心头都微微松了口气。
前面两组的发言,秦教授有点评,但语气听不出来认可或者不满。
有这样的结果,大家的心情也更松弛了一些。
等到第三组陈青他们发言的时候,他这个学习委员,又是选题的提出者,自然是无可推卸。
当秦教授叫到第三组的时候,他站起身,走到讲台前,插上U盘,放出了事先准备好的PPT。
“秦教授、各位学员,我们选择的是江南市石易县青石镇的突发事件作为选题......”
他没有堆砌理论,而是将青石镇事件的脉络清晰还原:从高速路征地谣言悄然滋生,到魏大勇刻意纵容乃至暗中助推,再到“黑皮”等地痞利用信息差裹挟不明真相的村民,最终演变为冲击镇政府的群体事件。
他着重剖析了事件中几个关键节点信息是如何被层层扭曲、截流,最终引爆危机。
“信息是基层治理的血液,”陈青语速不疾不徐,但足够让教室里的学员都听得清楚。
“血液不畅,则肢体麻痹甚至坏死。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条穿透层级壁垒、直抵群众耳目的‘毛细血管’?”
“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干部思想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高速反应机制。”
“在青石镇事后,石易县做了两点尝试: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员‘直报’机制,重大舆情信息24小时内直达县委核心决策层;”
“二是推行‘村务阳光播报台’,利用微信视频号、村广播站,由乡镇干部或本村乡贤定期直播解读政策、回应疑虑,让官方声音跑在谣言前面。”
案例详实,对策具体,逻辑环环相扣。
研讨室内落针可闻,不少来自其他地市的干部频频点头,低声交流时眼中带着赞许。
秦风教授嘴角微扬,第一次左右手交互在一起,轻轻鼓掌。
这个动作,让学员们全都一愣。
原来不是秦教授今天心情好,对大家的表现都有宽容,而是没有听到让他满意的。
“哗众取宠!”就在学员们都举手附和着鼓掌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穿透掌声从下面传来,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同样的事说一次不够,还说两次。”祁爽靠在椅背上,脸上挂着故作轻松的讥诮笑意。
“陈青同学讲的,听起来像是事后诸葛亮的完美剧本嘛。”
“现实里,哪个县没有几件头疼事?哪个乡镇能保证信息完全透明?把特殊个案当普遍经验,未免有些......坐井观天了吧?”
他试图将陈青的实干经验拉低为纸上谈兵,话语中的酸意几乎要溢出来。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透出怪异。
这祁爽很明显对陈青再次获得秦教授认可不满,但这样公然的反对,格局太小了。
然而,站在讲台上的陈青神色未变,甚至没有特意去看祁爽。
转头看了一眼秦教授,得到对方点头后,这才语气平和的回应:
“祁县长说得对,矛盾是普遍的。但普遍性不等于合理性,更不等于束手无策。”
“青石镇事件不是剧本,它付出了我头上缝了针、几名警员差点受伤、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的代价。”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凝一分,“正因为痛过,才更要找到避免下一次流血的方法。经验或许有其局限,但正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应是我们坐在这里的共同追求。”
这番回应不卑不亢,既承认现实的复杂性,又牢牢守住立足实践、锐意破题的立场,格局高下立判。
秦风教授颔首,直接接过话题,“每一个事件都有浅层次和深层次的问题。要对重要事件进行由浅到深的分析,这才是我们现代化治理的根基,也是我们做理论研究的根本之道。”
“要学会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和自我剖析,找出痛点,找到准确的治理关键问题所在。”
秦教授的话无疑对陈青“炒冷饭”的举动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引导大家走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反思。
祁爽脸色阵红阵白,彻底哑火。
穆元臻、孙力看向陈青的目光都露出深思,研修班说到底是提升干部的思想。
而能担任任课老师的教授,别看只是学者,但他的“学生”可是遍布全省。
他们也许没有直接决定干部任免的权利,却有能组织干部聚会的名头和对干部个人评价的能力。
陈青入学不到十五天,先后两次受到秦教授的认可,这力度绝不是运气这么简单。
他在党校紧张的学习,却没让正在发展的校外时间停下。
江南市的暗流比研修班的对比更凶险。
基层治理难点剖析的讨论结束之后,陈青下课刚踏进宿舍,手机便急促地震动起来,是石易县公安局局长宋海办公室打来电话。
“陈书记,有动静!”宋海的声音透着紧张,“两件事。刘明在看守所突发‘急病’,送外就医途中差点被一辆违规渣土车撞上,司机当场逃逸,手法......跟你在十字路口那次很像!”
陈青眼神瞬间冰寒。
刘明是扳倒林浩日残余势力的关键活口,对方这是要彻底灭口,掐断一切!
“另外,”宋海语速加快,“冷链基地核心区征地,青石镇又有几户突然反悔,咬死补偿标准过低。我们查了,领头闹的跟上次‘黑皮’的圈子有交集!更蹊跷的是,县里刚启动对魏大勇的深入审计,就有人往市纪委匿名举报......举报李县长在冷链项目土地审批上‘违规操作’!”
双管齐下!
一边在石易县点火,动摇李花,干扰冷链项目;
一边在外围对关键人证刘明痛下杀手!
这绝不是小打小闹的余孽,而是有组织、有能量的反扑!
陈青感到一股冰冷的压力从脚底升起。
自己身在省城,鞭长莫及,对方显然抓住了这个空档!
宋海打电话来给他说这件事,就说明了一点,恐怕江南市新任的领导也对柳艾津有所羁绊,抽不出身和精力了。
他猛地想起柳艾津临行前那个信封,但宋海说的这两件事都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这个时候动用在个信封,就不是护身符应该起的作用。
正想着该怎么处理,穆元臻和孙力一起走了进来。
陈青灵机一闪,起身笑道:“穆班长,找你说个事。”
说完,不由分说拉着穆元臻就走了出去。
孙力张了张口,还是没有叫出声。
陈青拉着穆元臻走到宿舍外,大致给他说了一下现在江南市的状况。
“我知道,江南市新市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确实都是比较强势和实干的人。省里对江南市的重点治理也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现在有人趁机在新领导上任的阶段闹事,这很明显就是原有的派系在做最后的疯狂反扑。”
“没错!”穆元臻点点头,“所以,研修班结束之后,你回去的任务还很重啊!”
“穆班长既然明白,那能不能帮帮忙。”
“你想让我帮你什么?”穆元臻停下脚步,“我也只是一个副处,而且现在还在研修班学习。”
“给个建议。”陈青非常恳切的说道:“怎么做才能让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或者缓解?”
“本来,这件事柳市长直接打电话给郑省长,应该就没什么问题。”穆元臻开口道,但看到陈青不为所动的样子,“不过,你们柳市长应该是不愿意给领导添麻烦。”
“穆班长慧眼如炬!”
“我知道省纪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廖志远处长,是个非常公正,也很中立的干部。刚好,我和他私下关系还不错!”
“那就多谢穆班长了!能不能.....”
“我不方便直接联系,你记个电话。他的私人手机号码1330333****,通常下班后就会开机。”
“谢谢穆班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43/430448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