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恶女和离后觉醒,强占重欲前夫 > 第130章 女子当自强,与郭家夫人谈生意

第130章 女子当自强,与郭家夫人谈生意


苏玉瑶带着谢蓉蓉,以及碧桃所带的药材,直接去了郭家。

她们去的时候,郭家夫人陈绣娘,正在院子里带着大女儿在院子里浆洗衣裳。

见苏玉瑶带着人来的,陈绣娘忙着起身擦了下手,招呼让女儿去厨房烧水泡茶。

她引着苏玉瑶到屋内坐下,倒是热情而周到。

陈绣娘和郭秀山的大女儿郭婉茹,今年十五岁了。

陈绣娘是郭家童养媳,与郭秀山同岁,今年三十有五。

原本郭秀山是不愿意娶陈绣娘的。

但这陈绣娘是郭家老太太选中的未来儿媳妇。

陈绣娘更是从小跟在郭家老太太身边,学了绸缎织造法,会的种类甚多,也是做的极为精妙。

郭秀山从小就对生意不上心,只喜欢读书钻研学术。

郭家人唯恐到了郭秀山这一代,绸缎织造法会从此掉落,特意培养了童养媳陈绣娘。

不管当时郭秀山如何的不愿意娶陈绣娘,郭家还是逼着他娶了。

成婚四年后,才圆房。

陈绣娘次年就生下了女儿郭婉茹。

又隔了三四年,相继生下二女儿郭雨柔,儿子郭鼎。

郭家本就人丁不旺,陈绣娘在郭家被抄之前,还怀过一个男孩。

怀孕刚过三个月,因忙着家里的生意,而累倒了。

等醒来了,腹中胎儿便是没了。

郭家老爷子临终前拉着陈绣娘的手,恳切的说,从此郭家,便是交给你了。

而陈绣娘还真是做到了,她仅一人之力,撑着郭家。

郭秀山在外面得罪人,她就不停的花钱摆平。

奈何郭秀山得罪的人太多了,而这次,更是得罪的是当今圣上,陈绣娘是帮不了了。

但她在流放路上,依旧撑起了一个家。

苏玉瑶对陈绣娘是钦佩的。

与陈绣娘闲聊,听得她的故事,苏玉瑶只觉着一阵唏嘘不已。

她抬眸看向陈绣娘。

“这辈子把自己搭在一个男人身上,值得吗?”

陈绣娘显然一愣,却是很快说道:“也不算是为了男人,更是为了公婆。我公爹去世的时候,人走的很安详,很放心。”

“我婆母经常说,我在,她便是安心的。”

“秀山后来也是说,看着我,就是觉着心里踏实。”

“兴许是跟我的出身有着关系,我六岁那年入了郭家,郭家二老对我视若己出,我便是拿郭家当做自己家了。”

苏玉瑶闻言,轻声说道:“也是,人与人不一样,这选择也是不同的。”

“郭夫人,我这次来,特意送了些药材。”

谢蓉蓉轻声提醒说道:“郭夫人,我嫂嫂的药材全都是极品好物。”

陈绣娘点头,倒是认真说道:“的确是如此,娘子给的药材,我给我夫君和婆母服下,吃完之后通体舒坦。”

苏玉瑶道:“你们也可以泡点水喝,预防水土不服。”

听得苏玉瑶跟前的年轻姑娘特意说了句药材,而今日苏玉瑶又是来送药材的,陈绣娘知道,这位苏娘子怕是有什么事情要提的。

她倒是直接问了。

“娘子可是有别的要求?”

苏玉瑶道:“着实瞒不过夫人,夫人聪明。”

“我想要郭家绸缎织造法,我想请夫人教授我婆家妹妹学会。”

“当然,价格好说。另外,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不会要求郭家今后的后人,不准再做绸缎的生意。”

“只是想请郭夫人,收个徒弟。”

陈绣娘也想过这个事情,他们郭家最值钱的,也就是郭家绸缎织造法了。

原先在京都的时候,郭秀山一而再的得罪了人,郭家不得不掏钱来摆平,可家中哪有那么多的现钱。

陈绣娘便是出手过郭家的一些生意门面房。

也真是有人盯上了犯事儿的郭家,想要从陈绣娘手中买走郭家绸缎织造法。

除了苏玉瑶外也有旁人。

他们给的价钱不低,要求也高,买走郭家绸缎织造法后,郭家今后不许再做同种绸缎。

这是陈绣娘绝对不会答应的。

现在听到苏玉瑶的话,却是让陈绣娘带了些惊讶。

“你是说,我将绸缎织造的法子卖给你,我们现在以及我的后人,也是可以继续做绸缎的?”

苏玉瑶道  :“正是这个意思,我今日来,是想帮你们郭家的。”

“当然,若是郭夫人不愿意的话,我也是不会勉强的。我在岭南商会做行首,哪个项目的生意不能做,也不是非得一定要在绸缎生意。”

“且看夫人的意思。”

苏玉瑶说完直接看了碧桃一眼,“将药材给郭夫人送到屋内去。”

碧桃应了句是。

苏玉瑶这才瞧向陈绣娘。

“若是夫人愿意,三日后去谢家找我,我好安排夫人给蓉姐儿教学。”

陈绣娘知道,这是苏玉瑶在给她思考的时间。

她点头说道:“我听娘子说的。”

“等我想好,不管做与不做,都会亲自跟娘子说一声的。”

苏玉瑶闻言,轻笑了下,等碧桃把药材送完出来后。

苏玉瑶带着碧桃和谢蓉蓉直接离开了郭家。

回去的路上谢蓉蓉还在担心的问苏玉瑶,万一郭家不愿意教授她学习绸缎织造法,那该怎么办?

苏玉瑶只是淡声道了句,耐心的等着。

等苏玉瑶她们离开后,陈绣娘将院子里的衣裳交给了大女儿来洗,她想去找了婆母郭家老太太,将苏玉瑶说的那番话,斟酌之后跟郭家老太太说了。

“娘,儿媳不敢擅自做主,想着,这件事还是要问问您的意思。”

“夫君他素来不管家里的事情,更是不操心生意上的事情。咱们如今到了岭南,说实话,儿媳也是没别的法子了,但凡是有一点法子,也不能想着变卖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郭老太太是看着儿媳陈绣娘长大的,她自然是了解陈绣娘的秉性。

老太太叹息了一声,拉着陈绣娘的手,低声带着无奈说道:“咱们这个家,亏得是你撑着,要不是有你在,我这把老骨头,怕也跟你爹一起走了。”

“既然这苏家小姐说了,把绸缎的织造法子卖给她,咱们还能做,做好了的绸缎,她要是能收,咱们在岭南,也能起来。”

“娘觉着,此举可行,你倒也不用觉着心里愧疚。”

“这些本该秀山撑起来的,全压在了你的肩头,着实委屈你了。”

陈绣娘别过脸去,擦了下眼角的泪水,什么都不说,只要有人懂她的付出就行。

委屈什么?

委屈丈夫跟她生了三个孩子,对她也只有亲情和习惯……

郭秀山习惯了陈绣娘的存在,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他的身边事情,全都是陈绣娘事无巨细的安排交代好。

并且,陈绣娘也能帮郭秀山将郭家老太太给照顾的安好。

还拉扯到了郭家的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也都特别懂事,大女儿手巧,擅刺绣,二女儿跟着陈绣娘学绸缎,小儿子读书好,还很孝顺。

他们在京都的时候,还算幸福……

幸福吗?陈绣娘自问。

其实从郭秀山开始被人弹劾,陈绣娘开始不停地花钱捞人的时候,他们郭家在京都的幸福,就出现了裂痕。

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也是不敢去想,如果有那么一天,郭家倒了,会是怎样的?

没过三日,在第二天,陈绣娘收拾的整齐干净,且去找了苏玉瑶。

这事儿原先就说了清楚,既然陈绣娘来,那就是带着决定来的。

“苏娘子,我答应您,教授谢姑娘学绸缎织造法。您看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为好?”

苏玉瑶直接定下时间,说道:“那就从明天开始吧。”

“郭夫人,这是我跟你说好的银钱,总共三千两……。”

陈绣娘知道,他们家落难到岭南,全家上下难掏出三两银钱,苏玉瑶没在这个时候坐地压价,已经算是仁义道德了。

她自然是不能再继续往上提价。

当下说了句,“多谢苏娘子。”

“不必客气。你们没承我什么恩情,我们也是交易罢了。郭夫人也是个生意人,应该知道,做生意从来不亏本的。”

“这三千两给你,等日后你们郭家想要在岭南重做生意,也是你们的本钱。”

“苏娘子说的是。如今您是岭南商会的行首,这岭南地界若是有什么挣钱的买卖,还请苏娘子提一下郭家。苏娘子放心,我会好好教谢姑娘的。”

苏玉瑶颔首,轻声说道:“好说。”

她说着瞧了下谢蓉蓉,谢蓉蓉立刻了然,随即冲陈绣娘行礼。

“郭夫人,劳烦您了,我定然会好好学的。”

对于这位今后要跟着她学绸缎织造法的女子,陈绣娘虽在内宅,却也是听说过,谢家被抄家下放岭南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苏家小姐对谢家郎君那是真心喜欢。

和离之后,又带着嫁妆千里追夫到了岭南。

陈绣娘甚至想,这是不是苏娘子的一番谋划?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苏玉瑶可真是太厉害。

陈绣娘要了银票,并五百两碎银,回到郭家后,她将两千两银票给了婆母。

给了丈夫五百两。

她自己收着五百两碎银,好操持家用。

陈绣娘也是带了破釜沉舟的心思,想跟丈夫说清楚郭家眼下的局面,希望丈夫能把重心放在了家里,少管朝堂上的破事儿。

“如今,我们郭家的也只能靠着卖掉郭家绸缎织造法来度日了。”

“秀山,现在到了岭南,你也好好想想,今后,我们郭家的路,该如何走?”

郭秀山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治国策,只是眼神淡淡的看了妻子一眼。

“你一个妇道人家,自然是不懂为官之路,我既然选择做官,就不能只想自己,我要想江山社稷,我要想主上圣上。”

“我想,圣上迟早有一天能看到我的真心谏言。”

郭秀山说着,眼神里透着几分对陈绣娘的不喜。

“绣娘,我知道,这一路上委屈你了,你要相信,我迟早有一天,能重回京都朝堂。”

“现在是处于蛰伏期,我也相信,顾相肯定会保全我的。”

郭秀山的抱负是那么的伟大,却又显得那么自私。

他怎么就自私的那么冷静。

他们郭家人都到了这个境地,他还想着给圣上谏言,企图让圣上感到他的忠诚之心。

陈绣娘顿时懒得跟他去说了。

“既然如此,你就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我现在要带着家人在岭南安顿下来,生存下来。”

郭秀山听得这话,顿时不喜了起来。

“绣娘,你不要轻视我,我终究有被重用的一天,天下无能说真话之人,我要做圣上跟前悬着的一把刀。”

陈绣娘只觉着,那九五之尊,岂能容得下郭秀山这般放肆的人?

郭秀山可真敢给自己戴高帽子?

还要做圣上跟前悬着的一把刀,替老百姓说话,替老百姓做事。

他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

可是,……谁会像他这般蠢,专门盯着圣上的事情挑缺点?

寻常人都受不了,更别说是最为尊重的圣人了?

郭秀山原本是想着,他这下放岭南好歹也是有个官职在的。

不曾想,到了岭南一晃三个月,并没人主动找他。

郭秀山就不得不去找了岭南刺史。

岭南刺史是谢如琢,郭秀山是知晓的,对于谢家的事情,他当年也曾在朝堂上说过情。

因此当郭秀山知晓,他们入岭南地界后,前来接应他们的是谢刺史的人。

当是以为,谢如琢是在感激他当年的朝堂之上帮说之情。

郭秀山在身体好利索后去找了谢如琢。

谢如琢倒是没敷衍他,给他安排了个刺史掌书的文职。

朝堂文官,能面圣说的上话那种。

突然到了岭南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还只能做一个小小的掌书。

郭秀山是不甘心,可他也知道,他没死在下放的路上,已经是极限  。

他想,只要自己做的好,终有得到重任的时候。

在处理岭南大小事宜上面,他做的得心应手。

谢如琢逐渐腾出手来,开始让郭秀山操持刺史府内部案件。

他则是把重心从刺史府内转移到了部队内。

与此同时,苏玉瑶这边的生意,也做的如火如荼。

韶州的茶叶,分等级好坏的开始往京都送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331/432478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