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国重工1975 > 第八十三章:建土窑,试制砖瓦!

第八十三章:建土窑,试制砖瓦!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生产队的上工哨声便划破了黄石崖村的宁静。

周卫国从炕上翻身坐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想起昨天村里定下的分工计划,周卫国便迅速洗漱收拾,然后与大哥一同直奔后山。

等兄弟俩赶到后山时,只见空地上早已聚集了不少人,村里的男性社员和知青几乎都到齐了。

大家伙儿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眼神里满是期待。

梁队长、王满仓和刘得水等人看到他们过来,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一见面,梁队长就面带笑意率先开口道:“周支书,卫国同志,你们可来了!跟你们说个好消息,一号井昨晚抽了一整夜水,已经把井里的泥浆全抽干净了!”

“哈哈哈,那敢情好,水量咋样?”周卫平笑着问道。

“抽了一整夜都没干,水量很足,绝对能满足砖瓦厂以后的生产用水。”

接着梁队长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二号井也已经开钻了,按这进度,最多三天就能完工。”

周卫国听了,心里顿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用水问题解决了,咱们就能正式开工建窑烧砖了!”

随后,他看向大哥,语气坚定地说道:“大哥,我带二十个年轻力壮的社员先建土窑,争取在我到厂里正式上班前,试烧一窑砖瓦出来。”

话音刚落,就听刘得水插口说道:“那我们呢?”

“你和满仓叔带着其他人,按图纸建砖瓦厂的厂房和其他设施。”  周卫国道。

周卫平点点头,当即应下:“行,就按你说的办!”

很快,周卫国挑了二十个身强力壮的社员,在空地上选了一块平坦的地方,开始准备建造土窑。

他先是拿着锄头清理地面,将杂草和碎石铲干净,然后用石灰在地上画了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圈,接着对众人说:“咱们今天建的是简易圆顶土窑,也叫蜂窝窑,先从地基和窑床开始弄。”

说着,周卫国指挥几人搬来事先准备好的砖块,沿着石灰画的圆圈,砌了一圈单砖墙作为地基,砖墙高出地面约三十厘米。

“这地基能挡住地面的潮气,免得窑体受潮损坏。”

他一边指导大家砌砖,一边解释。

地基砌好后,他又让人在圆圈内部填土,几人轮流用石夯将土夯实,形成平整坚固的窑床。

接下来是规划火道,周卫国拿起砖块,在窑床上摆出一条从窑门位置通向圆心的主火道,又在主火道两侧摆出几条分火道,像鱼骨一样分散开来,还特意让砖块之间留出两三厘米的缝隙。

等窑床和火道弄好,就到了最关键的窑顶建造环节。

周卫国让人在窑床中央堆了一个沙堆,沙堆堆成半圆形,正好是窑内穹顶的形状,还特意在沙堆表面铺了一层湿报纸。

“铺报纸是为了之后好拆沙模,大家一会儿糊泥的时候可得注意,泥层要均匀。”

另一边,几个社员按照周卫国说的比例,将粘土、沙土和剪成十几厘米长的稻草段混合在一起,加水后赤脚在泥堆里反复踩踏揉搓,直到揉成韧性十足的草拌泥。

随后周卫国拿起一块草拌泥,示范着往沙模上拍:“从底部开始往上糊,每层泥都要拍实,厚度保持在二十到三十厘米,这样保温效果才好。”

众人跟着周卫国的样子,一块块往沙模上糊草拌泥,有人负责递泥,有人负责拍打,还有人用抹泥板把表面抹平。

中途,周卫国特意在穹顶靠近底部的位置,留出一个高五十厘米、宽四十厘米的拱形窑门,又在穹顶最高处留了一个直径约二十厘米的烟囱口...

另一边的开阔地上,王满仓和刘得水带着剩余的一百五六十名社员知青,按照周卫国给的图纸,正式开工修建大型转龙窑。

整个施工现场忙碌而又紧张,不时能听到王满仓和刘得水喊出的号子声。

“同志们哪!  ——  嗨哟!”

“加把劲啊!  ——  嗨哟!”

“高高地抬呀!  ——  嗨哟!”

“稳稳地落呀!  ——  嗨哟!”

“建砖厂哟!  ——  嗨哟!

“为增收哟!  ——  嗨哟!”

“不怕流汗哟!  ——  嗨哟!”

“争上游哟!  ——  嗨哟...”

激昂的号子声中,所有的社员知青都很卖力,干劲儿十足,连平时爱偷懒的二柱子都撸起袖子,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抄起铁锹猛挖地沟...

由于周卫国要建的只是一座小型土窑,且所有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再加上周卫国亲自坐阵现场指挥,所以施工进度非常快。

晨雾散去,太阳渐渐升高,到了中午时分,一座简易的圆顶土窑就基本成型了。

周卫国绕着土窑检查了一圈,用手敲了敲窑壁,听着沉闷的声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窑体够结实,咱们歇口气,下午就准备烧窑。”

吃过午饭,众人稍作休息,便开始准备烧窑的前期工作。

土窑虽然已经建好了,但眼下还不能用,需要进行烧窑烘干,确保土窑的干燥性。

当下,周卫国让人去自家院子里拉了两马车煤炭过来,然后开始对土窑进行空烧。

在对空窑进行干烧的同时,周卫国开始带人制作砖坯。

制作砖坯的关键是原料处理,周卫国命人将收集回来的粘土、煤矸石、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人工粉碎,然后进行搅拌。

这是内燃砖的核心技术,内掺热量不足,砖烧不熟,强度低;内掺热量过高,砖会过火、软化、变形,甚至烧成废品。

好在这些数据周卫国都了然于胸,再加上眼下只是小规模试制,所以配料的过程还是很轻松顺利的。

搅拌好原料之后,简单的陈化便可正式制作砖坯了。

由于没有真空挤出机和切坯机,整个制坯的过程全部人工进行,过程很繁琐也很费力气。

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也就仅仅赶制出500多块砖坯。

不过现在的砖坯全都是“生坯”,强度很低,还不能直接进窑烧制。

通常而言,需要先将这些生坯放到特制的干燥室或干燥洞中进行脱水干燥处理。

村里虽然没有干燥室,但好在土窑烘干刚刚结束,周卫国当即命人将所有的生坯放到窑炉里,利用窑炉的余热来加热空气,带走砖坯中的水分。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天一大早,周卫国就早早的来到了后山土窑。

他先是来到已经冷却的窑炉里查看昨天晚上放进去的生坯,经过一夜的干燥处理,这些生坯的湿度大大降低了,已经可以进行真正的烧窑。

当下,周卫国让人把这些干燥好的生坯,小心翼翼地码放进窑室内。

他一边码放,一边叮嘱:“砖坯之间要留够空隙,让火焰能顺畅通过,每一块砖都得受热均匀才行。”

砖坯码好后,周卫国找来几块干燥的木柴,放进火道里,点燃了火柴。

这是小火预热,目的是把砖坯和窑里的潮气排干净,这步可不能省,更不能急,火太猛砖坯会裂的。

由于是第一窑砖,周卫国也有一点紧张,全程亲自指导。

只见他蹲在窑门口,看着跳动的火苗,时不时添几根木柴,控制着火势大小。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轮流守在窑边,按照周卫国的要求,慢慢加大火力。

到了傍晚,窑内的温度逐渐升高,从窑门缝隙里能看到橙黄色的火焰在跳动。

周卫国凑到窑门口看了看,对众人说:“现在温度差不多了,接下来保持这个火力,明天咱们就能焖窑了。”

次日一早,周卫国查看了窑内情况,确定砖坯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便让人用湿泥把窑门和烟囱口封死。

焖窑的目的是让窑里的余热把砖焖得更瓷实,等焖上一天,就能开窑了。

而随着试制砖瓦的各个流程逐步进行,村里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后山的小土窑上,就等土窑正式开窑了....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098/111110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