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全厂推广!
一夜无话!
第二天,当周卫国送完沈南意回到机械厂,不等他回到办公室就被吴春生叫到了他那里。
一进门办公室的门儿,吴春生就迫不及待的将一份手写的文件推到了周卫国面前,同时有些激动的说道:“卫国同志,你快看看这个!”
“啥东西了?”
周卫国一边拿起文件一边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是总装车间各个装配小组的生产数据统计,你先看看咱再说!”吴春生的语气中满是期待。
周卫国点了点头,随即拿起这份统计表认真看了起来。
这些统计文件是技术科的同志们,根据总装车间各个小组的生产效率这几天汇总出来的,详细记录了最近6天来各个小组的生产情况,并做了对比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来,相比于之前,眼下每个小组的生产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之前,各小组装配一台拖拉机至少需要的18个小时,有些比较拖沓的小组则是需要20多个小时才行。
但现在大部分小组装配一台拖拉机,平均只需要9个小时,效率增加了一倍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组并不是作为试点生产组,也没有使用周卫国提出的“区域化组装”理念,他们工作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轮胎安装辅助器以及棘轮扳手等新工具的使用。
而作为试验班组的第三小组,他们的数据更为夸张。
根据对他们的跟踪记录,现在第三小组装配一台拖拉机只需要5个小时。
没错,就是5个小时!
短短六天的时间,他们小组就装配下线了12台拖拉机,整体工作效率至少提升了3倍。
看到周卫国将手中的汇总材料放了下来,吴春生当即开口说道:“卫国同志,我觉得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确认你提出的那个区域化装配,确实可以在不增加人手后的情况下,大幅度的提升工人们的生产效率。”
“然后呢?”
“那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向厂革委会报喜,并在全场推行了?”吴春生看着周卫国说道,眼神里满是渴望和期待。
作为一个在企业厮混了近三十年的老油条,没有人比吴春生更清楚这个喜讯的含金量了。
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倍是什么概念,要是地委那边的拖拉机厂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及时的话,他们厂的效益就能提升3倍,甚至于更多,全厂...不,应该说全县都能跟着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周卫国提出的这种新型生产模式可不仅仅只适用于机械厂,完全可以向其他企业推广。
可以这么说,只要他们将这事儿上报上去,那就是大功一件,他和周卫国以及整个技术科都会受到厂里...甚至于县里的重奖。
尤其是他这个技术科负责人,很有可能凭此功劳成功跻身机械厂的核心领导层,混个副厂长或者是党政办主任、工会主席当当。
看着吴春生满脸的激动与期待,周卫国略作思索,随后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说再实验一段时间更好,但现在报喜也没问题,这事儿老吴你定吧!”
“既如此,我觉得就今天上报吧!”吴春生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好,那就上报吧!”
“那等一下咱们一起?”
“行呢!”
随后两人拿着这些材料,一同向着楼上的厂长办公室走去...
..........
厂长办公室!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木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厂长李长安正和副厂长朱海生凑在桌前,对着一份生产进度表低声商议,眉头微蹙。
“总装车间那边搞的‘区域化装配’动静不小,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咋样?”
朱海生手指夹着香烟,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李长安点点头,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说道:“周卫国那小子脑子活,提出的方案应该差不了,就是没个准信儿,心里不踏实。”
“嗯,咱们厂这生产效率再上不去,想要完成上级定下的的任务指标怕是悬了。”朱海生叹着气说道。
“我倒是不担心任务指标,大家伙儿多加几个月的义务班肯定能完成,只是一个劲儿的加班怕是职工干部们心里会有怨气,一个处理不好,影响会很不好的!”李长安担忧的说道。
“虽说不是...”
正说着,办公室外响起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请进!”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就被人轻轻推开了,就能接着就看到周卫国和吴春生走了进来。
李长安和朱海生对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期待。
“你们俩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吴春生看了周卫国一眼,看到他没有开口的意思,当即快步上前,把那份汇总分析文件递到两人面前。
同时,他又声音洪亮的汇报道:“厂长、朱副厂长,我们正是来报喜的!总装车间推行‘区域化装配’新流程的效果出来了!”
“这么快?”
惊讶之余,李长安随即拿起了桌面上的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而一旁的朱海生则是看着吴春生说道:“老吴,你继续说,倒底啥情况?”
吴春生急忙说道:“技术科对最近这段时间总装车间的生产情况做了统计分析,咱们车间生产效率比之前整体提升了一倍左右,而试验小组更是提升了3倍有余...”
“嘶...真有这么夸张?”朱海生一脸震惊的问道。
而李长安翻阅文件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同样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吴春生,等待他的很好回答。
“确实是夸张了些,但这就是事实,我拿到这份统计表之后和下面的同志们反复确认了三次,确定没问题!”吴春生语气肯定的说道。
得到确认之后,李长安和朱海生也懵了。
这段时间他们也在关注生产车间的情况,也知道那个新的生产流程效果挺不错的,但却万万没有想到效果竟然如此夸张。
“卫国同志,你那个方案只是调整了一下生产流程,为何效果会如此的显著,到底是怎么做到把生产效率提升3倍这么夸张呢?”李长安看着周卫国问道。
周卫国笑了笑说道:“生产车间的效率提升不仅仅得益于生产流程的调整,还得益于新工具的普及使用。”
接着他指了指李长安手中的文件,继续说道:“根据汇总的数据显示,从零件分拣、工序衔接,到成品检验,每个环节的耗时都比之前大幅缩短,效率提升是必然的,而且这还不是极限,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还有提升的空间?”李长安一脸激动的问道。
“当然有了,等工人们对新的生产流程熟悉了,到时候我再研究一些新工具,效率至少还能提升三分之一。”周卫国自信的说道。
虽说现在5个小时组装一台小四轮,在李长安等人看来已经很夸张了,但是在周卫国看来只能说马马虎虎。
前世他可是参观过国内最大的拖拉机厂,人家的工人可以做到2.5小时装配一台中型拖拉机,自动化装配车间更是10分钟就会有一辆拖拉机下线。
而他们十多个人5个小时才装配好一台,连及格线都没到。
李长安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语气激动的说道:“好...太好了,老朱立刻通知召开中高层领导会议,咱们要在全厂推行‘区域化装配’!”
朱海生也站起身,连忙应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不到一个小时,机械厂的中高层领导就齐聚会议室。
李长安将总装车间的成果和向众人说了一遍,接着在所有人震惊的表情中提议道:“诸位,总装车间用新流程实现效率飞跃,我认为这方法值得在全厂推广,大家觉得如何?”
话音刚落,第一生产车间主任王磊率先举手表态道:“我们第一车间坚决支持新流程的推广,也欢迎吴科长和周副科长到我们车间指导工作。”
“我们第二车间也赞成,只要主要零部件供应及时,我们保证三个月就能将剩下的生产指标全部完成。”
“我们第三车间也全力支持...”
“我们金工车间也支持...”
随着各个部门负责人齐齐表态,很快李长安的提议就被一致通过决议,同意在全厂推行 “区域化装配”。
散会后,各车间迅速行动起来,划定区域、调整设备...阴山县机械厂生产技术大革新终于由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
而在不久之后,他们的改革成果将会影响全省、甚至于全国的工业生产格局...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098/111110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