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度假
临近金秋十月,京市的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甜气息,大街小巷悬挂起红旗,一派喜庆气氛。
裴晔和墩墩的生日都在十月,之前执行任务的时候,舒雪和裴晔就说好了,今年要带家人去琼岛度假。
既是为裴晔和墩墩庆祝生日,也是为了重温承载了他们太多记忆的海岛时光。
但当他们把计划告诉家人时,却遇到了四位老人的“阻力”。
舒沧林和于欣连连摆手。
“我们这老胳膊老腿,可经不起长途跋涉咯,坐飞机也累得慌。你们仨去,好好玩,代表我们看看就行!”
裴开华和宋咏梅也是同样的想法。
“我们留守,等你们带回照片和故事。”
其他人也各自有工作,难以抽出长假。
最终,这趟旅行还是成了一家三口的专属行程。
舒雪和裴晔协调好各自的工作,为墩墩向学校请了几天假,怀着雀跃的心情,登上了飞往琼岛的航班。
飞机呼啸着冲上云霄,墩墩第一次坐飞机,兴奋得不得了,小脸紧紧贴着舷窗,看着地面的建筑物越来越小,最终被云层覆盖。
“妈妈,我们在云上面飞!”
“墩墩怕不怕呀?”
墩墩用力摇头,眼睛亮晶晶的。
“不怕不怕!像小鸟一样!”
舒雪笑着摸摸他的头,又给他讲了一些关于飞行的知识,裴晔则在一旁温柔地看着母子俩,时不时插上一句逗趣的话。
当飞机穿过云海,下方再次出现蜿蜒的海岸线,舒雪和裴晔的心潮也随之起伏。
十一年了,琼岛,我们回来了。
飞机降落在琼岛机场。
与十年前相比,机场增加了一些简易的临时通道和指示牌,忙碌了一些,但整体规模变化不大。
走出舱门,那股熟悉的热带湿热空气立刻包裹上来。
墩墩喊了起来,忙不迭地脱外套。
“好热啊!”
舒雪和裴晔相视一笑,这就是专属于琼岛的热情欢迎。
他们预订的住处位于市区。
安顿下来后,便决定先在市区转转,再去寻访故人。
走在街道上,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不像后世那样高楼林立,但许多地方都在施工,墙上刷着“建设新海南”、“经济特区欢迎您”的大红标语,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百业待兴的感觉。
街上行人的穿着明显比十年前鲜亮多样,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背着大背包,拿着地图的游客,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变化真大。”
舒雪知道,这一切都源于去年。
1988年4月,琼岛正式独立建省,撤消了粤省琼岛行政区的建制,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这个重磅消息当时轰动全国,如今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这股开发热潮。
他们先去了海洋研究院。
研究院的大门和主体建筑依旧,但院里添了些新设备,也多了许多陌生而年轻的面孔。
舒雪凭着记忆找到家属楼,敲响了马兰花家的门。
开门的正是马兰花。
十年光阴,在她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皮肤黝黑了些,眼角的皱纹也更多更深了,但笑容依旧爽朗。
“哎呀!裴教授?舒雪妹子?!”
她愣了一瞬,随即惊喜地大叫,赶紧把他们让进屋。
“快进来,外面热!哟,这是你们家小子吧?都这么大了!”
马兰花的丈夫魏华也在家,见到裴晔十分高兴,忙着倒水切西瓜。
大家坐在吊扇下聊天,马兰花看着裴晔和舒雪,啧啧称奇。
“裴教授,舒雪妹子,你们俩是咋保养的?咋看着还跟十年前差不多?你看我们,魏华头发都白了,我也成老太婆了。”
舒雪笑着解释。
“大姐,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不过京市气候干,不像这边日头毒。”
马兰花说,研究院现在项目多了,忙得很,老魏在保卫科上班,也快退休了。
小儿子魏程程早就结婚生孩子了,一家人都在单位上,回来的时候也不太多。
聊起建省后的变化,马兰花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
“到处都在搞建设,地价都涨了嘞!我们这儿还算好的,听说那边沿海,好多村子都等着开发呢…”
离开研究院,他们又去找了裴晔当年的司机小张。
小张,现在应该叫老张了,模样沉稳了许多,见到裴晔一家,激动得不行。
他媳妇陆玉珍也在家,热情地张罗着留他们吃晚饭。
“裴教授,舒同志,要不是当年您提拔我,我可能现在还是个愣头青司机呢!”
这些年,老张凭着踏实肯干,待遇和稳定性比以前好了不少,陆玉珍在政府内的职位也升了,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孩子们呢?”
陆玉珍满脸幸福,丝毫看不出当年那沉默寡言的样子,她眼角笑出了一些细纹。
“上学去了,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都在琼岛中心小学。”
“挺好,你们俩**协力,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舒雪和裴晔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第二天,裴晔跟当地的公安局借了车,朝着观海村驶去。
十年前,这里是一个小渔村,给舒雪和裴晔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也是裴浩和黄雅婷的定情之地。
十年后,他们再次来到这里。
虽然主干道已经铺了柏油,但通往观海村的岔路仍然是沙土路,车子驶过,扬起一片烟尘,路两旁的椰林和灌木丛依然茂密。
当村落轮廓出现在眼前时,舒雪和裴晔发现,观海村的变化并没有很大。
村里的屋舍大多保持着原有的模样,只是多了一些新盖的砖房,新添了一些公共设施,粗粗一扫,也能看到饭店字样的招牌。
村里很安静,老人和妇人坐在树荫下,一边聊天一边处理渔获,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嬉戏,狗懒洋洋地趴着。
偶尔也有一些外地人穿梭其中,看得出来,旅游业在观海村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
时间在这里,流淌得格外缓慢。
他们还是来到了村长家,十年过去,村长家似乎翻新过,更加整洁漂亮了。
村长和村长媳妇苍老了不少,但还是那么热情。
“哟?我记得你们!”
村长媳妇一下就认出了二人,这么亮眼的一对属实少见,当年她可是印象深刻呢。
“这十年,村里都有变化了,但你们俩,可是一点没变啊!”
舒雪笑着和村长夫妇寒暄,询问起村里的情况。
村长媳妇感慨地说。
“现在村里日子好过多了,政府扶持,年轻人也愿意回来,搞搞吃的、住的,卖卖海鲜,比以前强多了。”
村长家就在海边,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条件不算特别好,但床单被褥都是新洗的,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这就是早期的渔家乐雏形了。
安顿下来后,墩墩就像出了笼的小鸟,欢呼着冲向海滩。
此时正是黄昏,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
墩墩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海,兴奋得无以复加,脱了鞋就在沙滩上狂奔,感受着细软白沙的触感,又被涌上来的浪花吓得尖叫着跳开。
“啊——爸爸!”
裴晔也被儿子的快乐感染,挽起裤脚,和墩墩一起在海边踏浪、捡贝壳。
舒雪沿着海滩慢慢散步,海风拂面,她看着落日一点点沉入海平面,天际色彩变幻无穷,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幸福感。
晚上,村长一家用最新鲜的渔获招待他们。
简单的清蒸海鱼、白灼大虾、粉丝螃蟹…配着酱油和蒜蓉,墩墩吃得满手是油。
没有复杂的调味,只有食物最本真的味道,这一口,他们俩可太怀念了。饶是裴晔的口腹之欲并不强,也吃撑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035/433284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