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考上了


结束露营,他们返回伦敦住宿。

  第二天,便踏上了归国的航班。

  飞机穿越云层,脚下是广袤的欧亚大陆。

  墩墩没有再像来时那样兴奋地看窗外,也没有埋头记录,他只是安静地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似乎在回味这将近一个月旅程的点点滴滴。

  从巴黎的浪漫,到罗马的厚重,再到威尼斯的梦幻,佛罗伦萨的艺术洗礼,最后是伦敦的历史沉淀,街头风波和峰区的雨中露营…

  这一段段经历,如同拼图一般,在他年轻的心里构建起一个立体丰富的世界图景。

  他看到了文明的辉煌,也感受到了历史的伤痕;体验了艺术的极致,也见识了市井的真实;遭遇了不愉快的偏见,也收获了温暖的交流;展现了力量,也享受了宁静。

  这趟旅行,远远不只是简单的观光。

  它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浸染,一次真实的社会观察,更是一次重要的心志锤炼。

  想了许久,他打算将这一切写下来,正好打发漫长的飞行时间。

  写到中途,空乘人员开始发放晚餐。

  墩墩收起笔记本,一边吃一边说。

  “爸爸,妈妈,这次出去,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世界真的很大,很复杂,有特别美好的东西,也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我觉得,光学好数理化不够,还得懂历史、懂艺术、懂别人是怎么想的。以后,我想学一些能连接不同文化的专业,比如比较文化或者国际关系什么的。”

  “我们国家要更好地走向世界,也需要更多真正了解世界的人。”

  舒雪和裴晔听着他这番话,心中颇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欣慰。

  “墩墩,不管你想做什么,爸爸妈妈都支持你。”

  这趟旅行犹如一把钥匙,为墩墩敞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激发了他对文明、历史及国际关系的深度思考。

  同时,在他心底悄然埋下了一粒种子,待时光成熟,必将生根发芽。

  等一家人回到京市时,墩墩的录取通知书,也早就送到了四合院。

  “墩墩,快拆开看看!”

  裴开华和宋咏梅戴着老花镜,眼巴巴地看着孙子。

  虽说都知道孙子能考上,但是那种心愿落地的感觉,还是格外振奋人心。

  “好!”

  墩墩也很激动,拿起了那封挂号信。

  信封上写着醒目的“清北大学”,右下角还有招生办公室的落款。

  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下,他的手微微颤抖,用裁纸刀仔细地划开信封边缘。

  里面是一张印制精美的录取通知书。

  最上方是庄重的校徽,下面是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体打印的“录取通知书”五个大字。

  正文写道:“裴墩同学,祝贺你被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

  专业方向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这是现在的清北乃至全国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

  “爸!妈!我考上了!清北计算机系!”

  墩墩忍不住喊出声来,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将通知书紧紧抱在胸前。

  为了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全部努力。

  舒雪接过通知书,反复看了几遍,眼眶微微湿润,她用力抱了抱儿子。

  “好儿子!妈妈就知道你一定行!”

  裴晔性格内敛,此刻也难掩激动。

  “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学好它,将来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大有作为。”

  裴开华哈哈一笑,用力拍着孙子的肩膀。

  “好小子!给我们老裴家争光了!”

  喜悦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四合院。

  当晚,家里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庆祝。

  裴开华还开了一瓶珍藏的茅台,破例让墩墩也抿了一小口。

  饭桌上,墩墩兴奋地说。

  “我听说清北的计算机系有很多牛人,图书馆的书也特别多…”

  舒雪这几年和母校来往频繁,对母校新增的专业和变化也很了解。

  “不止呢,还有先进的机房…”

  一家人就着墩墩的大学生活,聊得热火朝天。

  等到开学报道的时候,舒雪亲自送墩墩去学校。

  报到的流程还是那些。

  这些年雪晔发展不错,舒雪来学校演讲过好多次,还来招过员工,学校里有不少人都认识舒雪,纷纷和她打招呼。

  “学姐,这是您儿子?和您真像!”

  “哇!学姐的儿子好帅!”

  还有一些女生小声嘀咕。

  “舒雪学姐真的有50岁了吗?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来啊,感觉她顶多就30出头。”

  “是啊…她的气质好好,一点皱纹都没有,说是她儿子的姐姐,别人都信…”

  舒雪听到这些窃窃私语,哭笑不得。

  墩墩则是骄傲地挺起了小胸脯:嘿嘿,我妈妈可真厉害。

  办理好报到手续,墩墩被分配在28号楼的一间四人间宿舍。

  宿舍楼有些老旧了,但还算整洁。

  墩墩的三位室友分别来自东省、蜀市和沪市,都是学子中的佼佼者。

  初次见面,大家略显腼腆,但年轻人很快便熟络起来,互相介绍着家乡和兴趣爱好。

  墩墩开朗随和的性格,以及见多识广的谈吐,让他很快成为了宿舍的核心。

  安顿好行李,舒雪带着墩墩在校园漫步,让他熟悉一下环境。

  他们走过二校门,在“水木清北”的牌匾下合影,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边驻足。

  看着儿子走在自己的母校,舒雪心中既充满了欣慰,也有一丝不舍。

  “墩墩,妈妈和爸爸老了,你也长大了。”

  墩墩揽了揽舒雪的肩膀。

  “妈妈,你和爸爸一点都不老。”

  他乐呵呵地调侃。

  “你没见之前那些学姐,都好想跟你请教保养秘诀呢,哈哈哈~”

  舒雪也忍不住笑了。

  “就你嘴甜。”

  看着儿子阳光灿烂的笑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舒雪也释怀了。

  雏鹰总要离巢,儿子一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墩墩的大学生活迅速步入正轨。

  他不仅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还积极参加了学生会和计算机协会,在清北如鱼得水,忙得不亦乐乎。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九月底,迎来了举国欢庆的国庆节,也恰逢裴晔的生日。

  往年,这一天家里都很热闹。

  今年墩墩上了大学,更是双喜临门,一家人准备着为裴晔庆生。

  裴开华和宋咏梅格外高兴,虽然老两口已经年过九旬,但依旧是精神矍铄。

  宋咏梅不顾孩子们的劝阻,亲自下厨做了两样裴晔爱吃的家常菜,裴开华再次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茅台。

  墩犊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父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作为生日礼物。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上,笑语晏晏。

  裴开华心情极好,多喝了两杯。

  他看着墩墩考上了顶尖学府,心中感慨万千,拉着裴晔的手,絮絮叨叨地回忆起了许多往事。

  从裴晔小时候,说到他参军入伍,再到他考上中科院,投身科研,与舒雪成家立业…

  说到动情处,老人声音有些哽咽。

  “老四啊,爸这辈子值了,你们几个孩子都很好,没让我和你妈操心,一个个都有出息,家庭也和睦…现在佳佳、墩墩他们都争气…”

  “我跟你妈,这辈子值了…真的值了…”

  宋咏梅也被他搞得眼眶发红。

  “哎,你这老头子,一喝多了就话多。”

  舒雪笑着给宋咏梅夹菜。

  “妈,爸这是开心呢。”

  饭后,一家人移步客厅,吃着水果,看着电视里播放的国庆联欢晚会。

  晚上八点多,裴开华起身想去卫生间。

  可能是因为喝了酒,加上年事已高,脚步有些虚浮。

  宋咏梅关切地提醒。

  “老头子,慢点儿走,扶着点墙。”

  裴开华笑着摆摆手,语气轻松。

  “没事儿,没事儿,我还没老到那个地步…”

  话音未落,他脚下突然被绊了一下,身体猛地失去平衡,一下子重重地侧摔在了硬质的水泥地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035/433284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