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对付崔家,她有更好的法子
第六十一章 对付崔家,她有更好的法子
老嬷嬷起初嘴硬,被活剥了一条胳膊,终于受不住,交代是受崔老夫人指使让叶拂衣跪毒针。
崔老夫人虽为长辈,但她谋害叶拂衣,是违反朝廷律法。
这次不是叶拂衣告状,是谢绥要为未婚妻出头,自己立了案。
眼下衙差过来,是依律带嫌犯回大理寺审讯。
崔老夫人虽担心老嬷嬷会吐露实情,但她没想过谢绥真敢拿她下狱,以为最多就是给叶拂衣撑腰,在后宅捞点实惠。
故而当永安带着衙差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更多的是怒。
崔家百年世家,就算如今在朝中无大官,可崔家门生故吏遍地,世家联姻之间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
牵一发而动全身,连陛下都不敢轻易动他们。
谢绥是哪里来的胆子,敢抓她这个崔家老太君?
“老身怎知你们不是屈打成招?”
崔老夫人咬牙道,“再者,一个奴才的话又岂能当真。”
她坚决不肯配合,“你们若敢动老身,老身便一头撞死在大理寺,届时,看你们谢大人如何同崔家交代。”
门阀士族之间平日虽也有龃龉,但自从皇帝有削弱门阀之心,他们这些年越发抱团。
今日谢绥敢动她,其余门阀世家便会弹劾打压他。
甚至集体拖延赋税,消极执行政令,让朝廷的政策无法真正推行。
届时,皇帝举步维艰,纵然再器重谢绥,也只能严惩谢绥。
她不信谢绥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谢绥明白,但门阀世家侵占大量土地,普通百姓生存越发艰难,从门阀手里夺回土地,迫在眉睫,他打算拿崔家试刀。
叶拂衣猜到他的想法,叫来永安,“你去同大人说,对付崔家,我有更好的法子。
这次我会让崔老夫人拿出一笔钱,充入国库。”
她知道一个秘密,一个崔家能要挟皇后和国舅必须帮崔家的秘密。
是以,这次谢绥若强行带走崔老夫人,皇后和国舅必定出手。
若再加上其他门阀,谢绥会很艰难。
何况,她中毒昏迷是装的,难保皇后他们不会从这个入手深究。
叶拂衣从不小看国舅那些人的本事。
永安也知此时动崔老夫人,会让其余门阀以为是皇帝想打压他们,从而群起抵抗朝廷。
可他更知陛下和主子对百姓的怜惜,皇帝寝卧的地下室里,全是主子从民间收集的百姓真实现状。
百官奏折上的盛世之下,是百姓无人开智,食不果腹,牛马不如的生活。
陛下和主子都是心系百姓之人,他们急啊。
但若有更好的法子,那自然是好的,他忙回大理寺传话。
谢绥亲自来了侯府。
“你有何招?”
他开门见山。
叶拂衣让知意等人守在外头,“崔家所处太原辖内有六县,隔壁永平府辖内有四县。
五十年来,这两府的赋税,皆由太原辖内的兰溪县和永平辖内的清泉县承担。
其余八县,只需交纳朝廷规定的八成给太原崔家和永平王家。
兰溪和清泉两县,承担了十个县的所有赋税,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她看向谢绥,“此事延续多年未暴露,因其余八县皆是受益者,且这十县的官员大多是崔家的门生。
所以,兰溪和清泉两县的百姓,纵有民怨,有官员和其余八县百姓的看守,他们无法申冤,大人可着人秘密前往两县查探。”
只要将此事闹出来,贪墨朝廷赋税,朝廷便有理由发落崔家。
这罪名比崔老夫人给她下毒大的多,其余门阀想帮崔家,也会掂量掂量。
何况,几十年过去,因县城数量不同,贪墨的赋税不一样,合作的两家私下早有嫌隙。
若再让王家知道,此事由崔家泄露,朝廷也因着这两县的事,查其余世家,涉及自身利益,世家的团结便没那么牢不可破。
前世,谢绥便是由此事为突破口,灭了崔家和王家,不过是几年后的事了。
谢绥眸色深沉。
五十年前,那便是先帝手里的事,太原和永平两府每年缴税积极,大殷朝地域辽阔,他还没查到这两处。
“此消息可靠?”
他没问叶拂衣是如何得知此事。
从察觉叶拂衣对侯府不同寻常的恨意时,他便知道她有秘密。
叶拂衣点头,“小女敢以性命担保。”
谢绥颔首,“那我帮你去找她要补偿?”
叶拂衣摇头,“这样要,那老太太不会甘心给的。
崔家在太原做了多年土皇帝,那老妇自视甚高,大人今日行为在她看来是耻辱,她必会让崔家学生弹劾大人,大人不若先写个请罪书……。”
说完,她笑了笑,“余下的事,小女自己来便可。”
崔家和王家势力根深蒂固,那两县的百姓又被教化几十年,想要他们勇敢站出来,还瞒过崔王两家的耳目,不是容易事。
谢绥实际要担的责任,远比大理寺卿这个职务多得多。
“若小女不行,定会第一时间寻大人相助。”
谢绥走了,他的确很忙。
但大理寺衙差却留在了崔老夫人的院外,且喊话,“叶姑娘心善,替崔老夫人求情。
我家大人敬重未婚妻,已同意让崔老夫人向叶姑娘道歉,且承诺往后不再害她,我家大人便不再追究。
否则,我家大人便会请陛下和天下学子评理,是否年纪大,胡搅蛮缠便可不受律法约束,胡乱伤人。”
崔老夫人气得大骂,“狂妄竖子,老身风光时,他还不知在哪里讨食,如今做了几年狗,竟敢胡乱咬人了……”
骂了好一会儿,她吩咐婢女,“拿着老身的玉佩,去老爷几个学生的家里走一走。”
谢绥敢如此对她,她必要让他知道,崔家不是他惹得起的。
第二日早朝,好几个官员出来弹劾谢绥。
说他还未做上门婿,就去掺和人家家事,欺凌老者,滥用酷刑屈打成招报私仇,影响恶劣。
还有说崔家如今虽定居太原,但祖上曾出过帝 师,这些年也替朝廷培养了不少人才,是天下学子的精神丰碑。
谢绥因外祖母和外孙女间的家事,就要将崔老夫人下狱,难免寒天下学子的心。
皇帝自然是帮儿子的,将一封奏折递给心腹太监,对百官道,“这是谢绥昨日送来的请罪书,你们也听听。”
弹劾谢绥的几个官员闻言,彼此对视一眼,暗自得意。
谢绥定是猜到他们会弹劾,先行认罪了。
但他们早看谢绥不顺眼,这次好不容易有打压他的机会,他们绝不错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925/111110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