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想让你当高尔基的厂长
陈卫民回到别墅,看到伊凡正在和孙铁军聊天。
孙铁军的俄语已经说的非常流利了,完全可以无障碍交流。
“哈哈,伊凡,我的朋友,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陈,非常抱歉,因为下大雪,路上不好走,又买不到火车票,所以迟到了两天时间。”
“哈哈,欢迎你。”
孙铁军说道:“刚才我和伊凡会长商量了一下高尔基汽车厂的下一次生产安排。”
伊凡说道:“经过我们青年联合会施压,厂里已经决定再一次启动生产线,为你们公司生产五千辆汽车,但是价格方面,我们必须重新商谈一下。”
“伊凡,你应该明白,我付出的足够多了。”
“但是厂里的职工意见很大,认为我们的车子价格被严重低估了。”
陈卫民又拿出了他的杀手锏。
“伊凡,不论多少钱,都不是你个人的,而是高尔基汽车厂的,所以,你完全用不着为了厂里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利益。”
陈卫民说完掏出了一张支票,推到了伊凡面前。
“汇丰银行支票,全球通存通兑。”
“陈,不得不说,你太慷慨了,等我回去后,会尽力说服同志们,如今苏联的经济情况很不好,能拿到解决温饱的食物,我们已经比大多数厂要好太多了。”
“伊凡,这次请你过来,除了让你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之外,我还想跟你商量一下关于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线的事情。”
伊凡无奈的说道:“沙尔瓦这个死硬份子,死活不肯执行苏联经济改革委员会的指令,可是,我们不拆除生产线,福特公司不肯向我们提供全套生产线和技术,否则,我们厂早就盘活了。”
伊凡纯粹是在睁着眼说瞎话,哪怕生产出福特汽车,你们厂也盘活不了,整个苏联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没有一个人、一家企业能独善其身。
再说了,你就这么确定福特会向你们提供技术和生产线?
反正我不信。
“所以,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什么主意?”
“推你当你们厂的厂长。”
年轻的高尔基汽车厂青年联合会会长伊凡·库帕拉感觉自己的呼吸骤停了。
只听得陈卫民说道:“这事,我一个人推不动,如果可以,麻烦伊凡会长把福特公司的人介绍给我,我们两家一起努力,应该很快就能把你推到厂长的位置上,即便不是厂长,我们也可以让你进入高尔基汽车厂党委,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陈,请允许我考虑考虑,风险太大了。”
“我明白,但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
伊凡沉默了。
陈卫民让孙铁军带着伊凡在莫斯科好好玩几天。
他晚上还要接待巴莎耶夫。
伊凡离开后,王慧仪向陈卫民汇报了一下各个公司的情况。
“告诉周国良,留下一千万美元备用,其他资金全部转到日本股市,按照上一波的节奏继续做多。”
“好的。”
“罗斯拉夫那边怎么样了?”
“今天上午,罗斯拉夫汇报说他们正在游说东德博物馆的相关领导,但是进展不大,对方始终没松口。”
“柳丁有消息了吗?”
“没有,自从柳丁先生离开海参崴后,一直没有消息。”
陈卫民真怕把柳丁给折进去。
他倒是不担心柳丁的性命,反正陈卫民和他没感情,而且他还是日本人,死了就死了。
他担心的是万一苏联把柳丁抓住,再把自己供出去,那可麻烦了。
自己还要在苏联做生意呢,哪怕不要这几套五轴加工中心,也不能耽误了自己的生意。
赚钱是第一大业,为国家做贡献放在第二位。
夜幕降临。
陈卫民独自一个人上了车。
此时的莫斯科,正应了那句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普通老百姓为了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彻夜在国营面包房排队,甚至有些人依靠酒精麻醉自己。
而权贵们则穿着体面的衣服,在温暖的房间里享用价值千金的鱼子酱。
陈卫民虽然悲天悯人,但是一进入高档场所,他的精神立刻放松下来。
“哈哈,巴莎耶夫,欢迎你来莫斯科。”
“上帝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竟然盯上了飞机?你知道一架飞机多少钱吗?”
“当然,但我们是朋友。”
戴什坎特也笑了起来,“哈哈,对,朋友有朋友的价格。”
在戴什坎特和巴莎耶夫面前,捷尔曼失去了他骄傲的资本。
“三位,咱们是先吃饭,还是先玩两把?”
巴莎耶夫使劲搓着双手,“当然是先玩了,上次我和谢尔盖被这个家伙赢走了几百美元,今天我一定要报仇。”
“来吧,看看谁怕谁。”
陈卫民拒绝了小姐姐的帮助,巴莎耶夫三人都点了一个小姐姐陪同。
一上牌桌,巴莎耶夫就激动。
底牌五十美元。
对四个人来说,毫无压力。
“三位,你们对航空运输成本有研究吗?”
“你买飞机是为了运货?”
“不是,只是想打听一下。”
巴莎耶夫说道:“每种货机的成本不同,就比如空军在用的安124,空载起飞阶段十七吨每小时燃油,巡航阶段十吨,如果满载,再增加百分之五十,可以自己算一下成本。”
“载重多少?”
“飞华夏的话,可能不到一百五十吨,飞苏联国内,一般都是两百吨。”
“航空煤油多少钱一吨?”
“国外不知道,苏联现在是68卢布。”
“多少?”,陈卫民震惊了。
“68卢布。”
“是卢布,不是美元?”
“当然,国外飞机加油才用美元,苏联的飞机都是按照卢布结算。”
陈卫民吞咽了一口口水,当倒爷当的脑子糊涂了,苏联国内,当然按照计划内的价格计算了,六十八卢布,三美元?
燕京到莫斯科的距离按照六千公里计算,安124要飞八个小时左右。
满载油耗按照十五吨计算,要消耗一百二十吨航空煤油,一吨三美元,三百六十美元?绝对不会超过四百美元。
可是,回来的时候,岂不是要买高价油?
“航程多少?”
“两万公里。”
我糙,两万公里?加一次油就足够来回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739/430712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