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下马威
这也是为什么,父亲一定要让他努力考取功名,重回京城,振兴沈家。
因为,沈家的根在京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京城。
那些旁支的叔伯兄弟,是因为他父亲被打压,一辈子碌碌无为的。
父亲去世之前,最大的意愿,其实想要让他重回沈家。
只是,沈枝意身份特殊,他走的是一条不归路,跟他牵扯太深的人,日后一旦沈枝意的身份被发现,都讨不了好。
因此,他迟迟没有跟京城沈家那边有什么联系。
但那些过往,经不起查。
他要是离开了大靖,整个沈家就会覆灭。
沈枝意抿了抿唇,原来如此。
难怪他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大楚。
“那你现在……你要回去了吗?”
沈知时想了想,“不知道。”
“假扮太子殿下的那个人,是个侏儒,他心思缜密,不好对付,陛下那边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将你抓回去,他还没抓到你,恐怕不会那么轻易回去。”
“不过,你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他们传信回了大楚,现在还在等那边的命令。”
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忍受自己的女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跟别的男人有染,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孩子,甚至还把那个孩子当做是他的。
“陛下的手段不简单,你要小心,尽量别再出皇宫。”
这些年,凡是跟陛下作对的人,惹怒陛下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他不确定陛下对她的那几分真心,能否挡得住帝王不容挑衅的威严。
沈枝意沉默了片刻,轻嗯了一声,“我知道,那你……多保重。”
“若是有需要,可以随时来找我。”
当年她在陆承身边当了那么多年的暗卫,都没能摸清陆承的底牌。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男人更不能小觑。
沈知时目光深深望着她,笑了笑,“好。”
“其实,我回去不一定会死,你没必要这么担心。”
陆承不是个暴君,更不是个沉迷于女色,耽误朝政的昏君。
只要他的价值,远远大过于他犯下的罪。
陆承不会杀他的,最起码,在他有价值的时候,不会轻易对他动手。
只要他现在不对他动手,那么他就能拼出一线生机,靠着这一线生机活下去。
沈枝意知道他这话有安慰她的成分在,心里不由得一闷。
但分别在即,或许此次一别,再也不会相见。
她还是笑了笑,“那好,我等你,我和珏儿在大靖等着你。”
下一秒,沈枝意落入了一个温暖炙热的怀抱,被人紧紧抱着,男人的下巴抵在她的脖子上。
“放心,我会没事的。”
他还想活着见她,还想活着见他们的孩子。
因此,他不会让自己轻易死掉。
回到皇宫内,还没几天。
沈枝意接到了消息,沈知时离开燕都了,但那些人还没走。
跟着沈知时一块走的,只有玄封一个人,其他人都留下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
沈枝意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她总觉得,这是陆承亲自下的命令,很有可能,他们又要见面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生活平淡,没有什么波澜。
沈枝意一直待在皇宫内,大部分时间在跟祁渊学习处理朝政,其他时间用来陪孩子,还有打理后宫的一些事务。
简简单单的生活,平淡而又美好。
就当她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
陆承突然御驾亲征了。
大楚边关士气大涨,一举攻破了大靖的一座城池,还斩杀了多年来一直镇守边关,宁死不降的陈老将军。
把陈老将军的人头,挂在那座他们夺来的城池门墙上。
这个消息传来,整个大靖一片哗然,满朝文武都乱了起来,各种奏折从边关急报传来,在祁渊的紫宸殿内堆积如山。
陈老将军,乃是朝廷之中战功赫赫的老将军,为大靖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年纪虽大了,但自身本事还是很强的,朝廷之中鲜少有对手。
这样的人,按理来说,镇守边关足够了。
可偏偏,突然战死沙场,还死得这般凄惨壮烈。
也不怪朝廷之中乱了起来。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有人主张出战,有人主张求和,两派吵闹不休,各执一词。
祁渊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吵闹成一团的人。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心情沉闷。
“陛下,臣请战,还望陛下准许。”这时,顾长风站了出来。
陈老将军于他们这些从军的人来说,不是别人,是先辈,是信仰。
原本陈老将军年迈,去年的年底就该回燕都养老的。
可今年先帝驾崩,陛下初登基,朝廷不稳,可用的将帅之才少之又少。
陈老将军硬是上奏折请求在多镇守边关一年,等来年再回燕都跟家人团聚,颐养天年。
然而,眼瞅着马上就要到年底,跟家人团聚了。
陈老将军却永远留在了边关。
有人又跳了出来,“陛下,不可啊,大楚来势汹汹,陈老将军刚刚战死沙场,我们大靖经不起折腾了,不如派使臣求和,再派出一位公主跟大楚联姻。”
先帝虽不剩几个儿子,但却留下不少公主,其中就有几个刚刚及笄,生得颇为貌美的公主。
大楚帝王正值壮年,只有两个皇子。
日后的事谁也不好说。
若是他们大靖的公主也诞下皇嗣,那个位置是谁还不一定。
……
“娘娘,你说那些大臣是怎么想的,居然连送公主和亲的念头都冒出来了,难道他们没瞧见大楚压根没打算议和吗?”
要是存了议和的心思,就不会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斩掉年迈的陈老将军的人头,挂在那城墙上任由风吹雨打。
连她一个女人都明白,大楚这是在敲打大靖,给大靖一个下马威。
要是他们现在退一步,大楚只会更逼近十步。
刚刚从宫外忙完回来的红月,一听今日早朝上的那些消息,气得她脸色都难看了。
沈枝意抬头看向大楚的方向,沉默了良久,迟迟没有说话。
这时。
有宫人来报,“娘娘,玉章公主和玉清公主哭着跑来求见娘娘。”
这两位公主,正是今日早朝上,那些主张求和的大臣们,打算送去大楚和亲的两位公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467/430712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