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 章 “既然诸位吵完了,那本公主便来说件事。”
原来怜人的清白,早在未及笄之前就被安王夺了。
折合种种。
安王死路一条。
安王妃没想到一转眼,她的王妃之位没了,还成了庶人。
她想要回娘家。
娘家的大门却紧闭,不让她入府。
她便一时气急站在桥上一跃,就进了河里。
安世子在桥上哇哇大哭。
引来人注意。
最后也不知是谁跳进河里。
救了安王妃。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早朝的时候。
就有人启奏“安王虽有罪,但安世子年幼,皇上当赦,以示仁慈。”
也有人道“安王身为皇室中人,最知法不容情,若是给他罪不及家人的机会,他指不定做出更狠的事情来,所以,皇上,安世子不能赦。”
若是当赦,那安世子世子之位,就会依旧存在。
若是不当赦,那他就是庶人。
安王妃想要靠儿子享受荣华,就不可能。
朝堂争论的人不少。
长公主在一旁坐着。
闭着眼睛。
也不知是睡着了。
还是故意忽视此事。
皇上见长公主假寐。
也想闭眼。
奈何
他堂堂皇上,没有长公主那般高调。
哎
想到自己竟然没有自家女儿那般狂妄恣意。
皇上就不免羡慕。
他要是也能有长公主那般狂妄恣意就好了。
皇上走神。
朝堂之上。
两个最厉害的人。
一个沉默不言。
一个闭眼假寐。
争论的朝中大臣,吵着吵着,就自己闭了嘴。
在他们闭嘴之后。
长公主这才睁开了眼问“吵完了吗?”
众朝臣沉默。
皇上顿时来了兴致。
说实话。
对皇上来说。
早朝很是枯燥。
若不是他身为帝王,必须坐在高位聆听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皇上也不想天天早朝。
而且。
有很多大臣说话很不中听。
但他还得忍。
因为朝臣杀不完。
杀了这个,就得有新臣出现。
指不定新臣还没旧臣有用。
所以在无伤大雅的前提下。
就连长公主都闭眼假寐,当听不见那些没用的废话。
“既然诸位吵完了,那本公主便来说件事。”
皇上顿时来了兴致。
长公主要说何种正事。
众朝臣既期待,又忐忑。
在他们一颗心七上八下之际。
长公主开口“本公主想,在各地开设免费书院,供各地孩子读书,诸位朝臣,可有何建议?”
皇上神情一顿。
在各地开设书院之事。
不是小事。
长公主将此事提出来,怕是会受朝臣阻碍。
可令皇上没想到的是。
众朝臣议论之后。
竟没有人持反对意见。
只提了一个问题“启禀长公主,长公主想在各地开设免费书院,是有利萧国之事,可,开设免费书院,要不少的钱,这?国库怕是拿不出这么多。”
钱?
皇上挑眉。
长公主搬回那么大一座金山。
怎么可能没钱。
但谁料长公主道“本公主打算,在各地设书院,只供贫穷孩子读书,而富绅想要读书,就得捐款,因为,本公主决定,凡是以皇室名义开设的书院,书院中的佼佼学子,未来择官,便会优先录用。”
如此
各地富绅为了这个名额,就会纷纷捐款。
如此
朝廷便只用出一小部分钱财。
就能让各地贫穷的孩子都能入学。
朝中官员再次议论起来。
这是对萧国十分有利的事。
他们自然讨论的十分热烈。
朝臣中。
孔大人的眸光落在长公主身上。
他至今还记得长公主那句话“若是萧国的学子都能蒙学,他们就更能像孔大人一样,即便是捉弄当朝长公主,也能做到游刃有余的无伤大雅。”
那时的孔大人只当她随口一说。
没想到这么快就付诸了行动。
而她明明从海国搬回了一座金山。
可她并没有外露此事。
而是想了其他的法子,来聚财成就她的想法。
她真的
太聪明了。
最关键的是。
朝中大臣十分赞同她的决定。
因为她手段狠厉。
朝中大臣畏惧于她。
以至于,他们对她忌惮之下,会下意识拥护她的决策。
似乎不知不觉间。
年仅四岁多的长公主在朝中的威望,比皇上更甚。
怕是再过几年。
皇上被架空都有可能。
莫名的
孔大人突然同情皇上。
他看向皇上。
皇上这个傻货。
还在为长公主的提议而骄傲开心呢!
啧啧啧
孔大人嫌弃的摇头。
待朝臣讨论此事可行后。
长公主便道“既然众臣没有异议,那不知众位觉得,此事,派谁来实施比较妥当?”
没有异议的朝臣,一问选谁来执行。
顿时都默不作声了。
毕竟
这是为长公主办事。
办砸了办差了。
都交不了差。
他们不敢面对办砸了办差了的后果。
众朝臣沉默的空档。
长公主道“既然众位都不自荐,那本公主便亲自钦点,孔大人。”
被点的孔大人一愣。
长公主又开口“许夫子。”
“户部侍郎严明”
“你们三位,带人前往各地,以最快的速度,买下各地书院,实施此政策,只要办的好,本公主一定给你们记头功。”
“户部尚书?”长公主唤。
户部尚书出列“臣在”
“钱财上,多支援,有何问题都来找本公主,至于户部侍郎严明。”
“臣在”严明出列。
“你此去,事关钱财,只要一文钱,都务必登记在册,账目要明,但不必省,只要能将事情办的漂亮,无论花多少钱财,本公主都恕你无罪。”
严明连忙应“是”
“孔大人”长公主又唤。
孔大人出列“臣在”
“各地买书院之事,你要上心,能压榨各地富绅,便尽量压榨,皇室设置书院,只为贫穷学子,而那些富绅,他们为了通天路,会舍得下血本,不必担心他们会舍不得钱财,而你们所设置的每一处皇室学院,在择师之事上,都务必要严谨,本公主不想听到,皇室学子有损皇室脸面之事。”
孔大人出列道“臣谨记。”
“至于许夫子,择师之事,便让他在各地认真考校,务必莫让横僿不文之人,误人子弟。”
“本公主希望此事,你们能圆满完成,萧国未来是否能更上一层楼,你们三人责任重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461/430604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