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李牧承:科举第一场,洒洒水啦
这题目竟然与边关军营独立制钢一事有关。
说实话,李牧承看见这道题目出现时,多多少少是有些惊讶的。
毕竟他如今考的是童生,还只是第一场。
所谓的童生试第一场,其实就是筛选出一大批质量不太好,基础不怎么扎实的学子淘汰掉。
只有过了这第一场的,才有资格走上真正意义上,决定是否能够考取童生资格的第二场童生试。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入门级里面的入门级考试而已,上来就出个这么引人深思的题目,后面的难度都拉高到什么程度?
好在大乾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朝代,古诗词这里才开始有了例子和浅显的雏形,成语也是不全的。
比如钢在未被李牧承带人捣腾出来之前,和钢有关的成语自也是没有的。
李牧承也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穿越到这里,做了诗词文抄公就算了,连成语也是要抄的。
不就是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和醒悟嘛,轻轻松松!
李牧承继续挥笔唰唰狂写。
值得一提的是,李牧承书写速度虽快,但字依然十分漂亮,隐隐显露出一丝大气。
“百炼成钢,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更凝结着无数工匠的智慧结晶。正如我们学子在求知上,也要有千锤百炼,磨炼意志的决心。”
李牧承第一句话,就直接升华点题。从炼钢丝滑的过渡到学习上。
可比在场许多正在抓耳挠腮,写出“我邻居是个铁匠”和“我有个叔叔是铁匠”这种类似小学生作文开篇要好太多了。
李牧承之前在军营里的时候,没少和那些配合他炼钢的年轻铁匠们聊天。
也从他们口中,知道了有关打造铁器一类的历史传承。
因此,李牧承后面还大量引用听来的东西,又一次展现出他的知识面很广。
试想一下,连举人老爷都不一定能知道的东西,李牧承轻轻松松地写出,足以证明其优秀。
再加上所写的东西完全没有跑题,又一直很有自己的逻辑和行文节奏,这一场童生考对于李牧承来说,还是很舒服的。
李牧承不知道的是,这个题目不只是在望月城境内的童生试上出现,距离望月城颇近的几个府城也都同步了这道题目。
甚至是和许文远率领的边关常有摩擦的敌国人,他们选拔人才的考场上,也出现了这道题目。
只不过他们的题目却是“大乾新型制钢术对我国危害有多大,又有何方法应对?”
就连李牧承这个制钢牵头人都不知道,制钢一事的影响力竟然从现在就开始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周围已经有人开始吃东西了。
只不过童生试里面成年人并不算多,因此会自己做饭的也不多。
味道倒是没多重,就是咀嚼的声音不算小。
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听力本就敏感,李牧承清晰的听到两侧的学子吃吃喝喝。
好在李牧承已经答完了,只需要耐心等候自己的答卷上面的墨迹干透即可。
对了,检查一下书院名称、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有没有写好,免得答卷答得不错,最终却因为忘了署名而错失童生第二场的入场券。
很快,一阵阵饭菜香传出,所有学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眼巴巴的看着在考场上巡视的人拿着食盒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有些细心的人瞬间意识到,这群人去的方向所对应的学子全都是南城书院的。
要不是考场上必须保持肃静,他们这会儿羡慕的嗷嗷大哭了。
南城书院的伙食也太好了吧!
南城书院好厉害啊,能把饭菜送进考场来。还是给所有南城书院在考的学子们人手一份的发放!
紧张大半天了,好不容易能吃东西了,谁不想吃热乎的啊?
李牧承两边坐着的刚吃完,就闻到了冲击他们天灵盖儿的香气。
本就卡在最后一道题不知道如何写,这会儿更是没有任何思路。
李牧承如今风头正盛,又清楚白马书院那个老东西想方设法的针对自己。
他不敢保证那个老东西是否会将手伸向科考的地方,但保险起见,还是要小心谨慎些为妙。
虽然时间还很充裕,李牧承已经将所有答案写好。但若是不小心溅上菜汁,答卷脏污,又得重新写一遍,实在是令人烦躁。
于是,李牧承小心翼翼地将半干的试卷拿在手中,最开始写的那部分已经全干,李牧承小心翼翼又松松垮垮的卷起来,没有留下任何褶皱与痕迹。
负责给李牧承送饭菜的巡视之人瞧着李牧承这小心翼翼的样子,微微一笑。
不错,是个警醒的孩子,以后必成大事。
不管怎么说,都是同一个镇子里的人。镇上每出现一个能力强的读书人,对于整个镇子都是长脸面的事。
因此,不会有人蠢到对一个站在科考门槛边上的孩子动手,尽管对方是李牧承。
白老院长确实很想拿捏李牧承,但若是李牧承没有考上童生,那么这个神童就毫无意义。
可以说,所有人都不希望李牧承的科考出现任何问题,甚至都很期待李牧承拿到第一名。
李牧承将食盒小心翼翼的提起放到一边,又仔细擦了擦桌子,确认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弄脏纸张的东西,这才小心翼翼的又将答卷重新平铺在桌子上。
李牧承自然也没闲着,轻轻掀开食盒盖子,看了一眼里面的吃食。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里面都是些少油少盐的食物,汤汤水水的也没有。
只要学子们用餐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出现弄脏答卷的事情。
科考是可以提前交卷走出去的,只可惜李牧承入场前,冯墨扬刻意叮嘱他不下三遍——
“这次科考还是要尽量晚一些交答卷,咱们书院有不少学子也下场了,好几个和你一样都是第一次下场,给他们留下压力尚算小事,若是留下阴影了,怕是他们这辈子都要完了。”
李牧承很想反问一句“与自己何干?”但仔细想想,都是同一个书院的院友,低头不见抬头见。
于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394/431293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