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邀请见面
“嗯……”
“好,你先下去准备。”
裴元绍听完了谋士的话,顿时嘴角露出了笑容。
休整一个月,随后进攻睢陵,并以此为据点,收拢大量百姓,养精蓄锐。
不碰大城就不会被发现,只要霍霍周围的村子和一些小城便足以。
“裴将军英明。”
谋士虽然松了口气,但心中还是有一个过不去的梗:黄巾未来部署已经供出去,随时都会有危险。
“所有人听令,休整一个月,进攻睢陵!”
“先把那据点给拿回来!”
裴元绍一声令下,整个大厅里都跟着欢呼起来,好似拿下睢陵只是时间问题。
在所有人休息之后,那谋士便让跟他一起回来的人去下邳寻找那个叫做陶应的人。
说服了裴元绍,只是第一步,他要在一个月内找到那个陶应,然后将其暗杀……
第二天一早,陶应打了个哈欠更衣起床。
没想到,自己老爹姜然回信了。
陶应打开信查看。
上面那些繁文缛节的字看的他想吐,但最后还是有一些“有用”的东西。
大致也就是陶谦让自己好好经营睢陵城之类的事情,不要过多的去想黄巾的事情。
在陶谦的眼里,黄巾军已经被剿灭,剩下的不过是散兵游勇。
“要有大局,所谓大局,是百姓生活。”
看到这几个字,陶应真是气不打一出来。
都已经看到大批黄巾了,而且就在自己脸上,这破老爹还当没事?
“我去你的大局!”
陶应破口大骂,随后将信撕得粉碎。
脑袋里,已经想到了自己老爹陶谦到底在考虑什么:黄巾已灭,还注意什么黄巾?无非是找我要兵罢了。
不打仗要兵干什么?想造 反吗?
大概也就是类似的心路历程。
陶应知道,自己第二封密报,应该也会被自己老爹无视,心中更是有几分窝火。
把第二波黄巾起义灭在萌芽中的好机会,你就这么浪费掉?
可他自己要干,也没有这个能力。
根据探到的消息,水寨周围起码有上万黄巾偷偷隐藏,自己手上一百人都不到,就算人均以一当百,也难以对抗。
想到这儿,陶应看了一眼系统任务。
现在抵御黄巾进攻的支线任务已经只剩下三十天不到,估计是时间到了,裴元绍这群黄巾军就要来攻打了!
等会……
陶应眉头紧皱从心里发问:你说三十天,黄巾一定不会提前进攻么?
【系统提示:此次任务不会更新,不会有紧急情况。】
看到这条提示,陶应倒是安心不少。
至少在面对这群上万黄巾的大军之前,自己有三十天的时间准备。
那么,哪里能够扩充人手呢?
陶应心中默默地再次询问:如果军队不加入亲卫队,应该不会占用人手吧?
【系统提示:只有将其转化成绝对忠诚的亲卫队,才会占用亲卫队人数,当前91/40】
看到提示,他算是放下了一些心。
撕掉陶谦的信,陶应找到了许褚。
“许褚,你在陈留有多少人?”
他立刻询问。
“要是算跟着俺的,那应该也就三四百的样子,不过咱们这儿粮食充足,应当会有不少老百姓跟着俺们过来的。”
许褚思索着回答。
百姓!
居民!
陶应就差这个!
除了百姓,还有六个月的存粮,只要完成,就有三万钱!
换了一大口气不说,还能到处再搞点粮食回来!
不,武器装备,盔甲,马匹!
当即陶应激动起来。
“准备一下,我们,去一趟陈留。”
“把你的人带回来,顺便,再找一些百姓过来住。”
闻言,许褚也激动起来,“好嘞!俺这就去准备!”
回到房间,陶应便开始准备起来。
还未收拾,一名士兵就带着消息敲门。
“陶大人,有新的信。”
征得允许,士兵进门将信放在桌上,随后退出去。
陶应拿起信,看到曹孟德三个字,又是多了一丝激动。
总不能曹操也跟自己拿破老爹一样,说什么大局吧?
打开信,曹操的话倒是比陶谦好了许多。
信中,曹操已经派人侦查了一圈,确实在一些村子发现了黄巾的踪影,同时他邀请陶应道陈留的考城东南三十里的荀家村秘密会谈,商讨应对之策。
时间是十天之后。
陶应算了一下,这送信来回时间,十天也差不多。
“顺带去见一下。”
陶应这么想着,收下信便开始准备。
“陶公子,您要出去?”
看到陶应准备的行李,蔡琰有些疑惑。
“嗯,去带点人回来,许褚在那边的人手,正好都召回来。”
陶应一边回答,一边已经做好了准备。
衙门的门口许褚也已经准备好了路上的粮草。
这次出行,需要低调,所以陶应没有带上长矛兵和剑盾兵这些引人注意的人,也就带了十个弓箭手随行。
剩下的人自然是守城。
他不相信系统不会给自己来一手紧急任务,不然自己身在陈留,收到紧急任务这不完犊子?
“琰姑娘,你就放心好了,有俺在陶大人不会有事的!”
许褚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还未等他们出发,就有不少老百姓从堵在大门口。
陶应打开城门准备出发的时候,正好和他们撞上。
“你们这是……”
陶应仔细打量他们,手无寸铁,衣衫褴褛,而且都瘦骨嶙峋。
应当是百姓,不是什么黄巾军装的。
再者,就算自己之前劫了粮食,也不至于让黄巾饿成这样。
“大人,俺们的村子被黄巾给抢了!”
“大人俺也是!”
“求求大人行行好……”
这些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请求陶应收留他们。
“陶大人,俺们这……”
许褚看到这些百姓也于心不忍,看向边上的陶应。
“我收了!”
“我的人会给你们安排住处和粮食,等到安定,你们便想办法找一些粮食。”
陶应爽快开口,“城中粮食也就三个月,若是没法增加,我们过不了这个冬天。”
闻言,这些百姓都跪下,随后大呼“谢谢陶大人”。
看着这些人,陶应心里不禁有一丝异样。
人多了,管理起来也会困难,自己在还则罢了,自己不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344/502782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