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汉末枭雄录 > 第十六章 曹操的盟友与对手

第十六章 曹操的盟友与对手


初夏的日光,已初显几分灼人的热度,慷慨地洒在豫州广袤的大地上。和煦的微风拂过田野,卷起层层碧绿的波浪,带来禾苗拔节生长时特有的、混合着泥土芬芳的清新气息。颍川城外的官道两旁,去年战火留下的焦痕已被茂盛的草木悄然覆盖,田间地头,农夫们赤着脚,弯腰在齐膝深的水田里精心侍弄着秧苗,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脊背滑落,滴入水中,激起点点涟漪。这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农耕图景,也是刘湛就任豫州牧后,大力推行内政、与民休养初步成效的显现。

然而,州牧府内,那暂时被墨香、算盘珠清脆的撞击声以及各级官吏沉稳的汇报声所取代的“硝烟味”,仅仅是一种表象。刘湛,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核心幕僚们——智珠在握的郭嘉、沉稳干练的荀衍、忠诚勇猛的周仓、严谨练达的文聘,乃至那位日益展现出内政才华、身影愈发频繁出现在核心圈层的荀妤——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来之不易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澎湃、暗礁密布的天下大势。他们的目光,如同警惕的鹰隼,始终透过豫州的边界,密切地注视着周边每一个势力的细微动向。而在这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那位占据兖州、正以其凌厉无匹的兵锋与徐州牧陶谦展开激烈厮杀的曹操,曹孟德,无疑是当前焦点中的焦点,一个令人无法忽视、且必须谨慎应对的重量级存在。

这一日,巳时刚过,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州牧府议事厅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刘湛正与荀衍、陈群等人商议着将颍川郡“联保互查”清核田亩的经验,如何稳妥地向汝南郡推广的具体细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轻微的摩擦声。

“报——!”一名亲卫在门口抱拳躬身,声音洪亮,“主公,兖州曹使君遣来使者,已至府外,称有重要书信面呈主公!”

厅内顿时一静。荀衍与陈群二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刘湛放下手中关于汝南豪强田亩状况的卷宗,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是平静地吩咐道:“请使者进来。”

片刻后,一名风尘仆仆、身着兖州使者冠服的中年文士,在亲卫的引领下,大步走入厅内。此人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目光敏锐,步履从容,虽经长途跋涉,衣衫略显褶皱,但神态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他手中捧着一个装饰颇为考究的紫檀木盒,走到厅中,对着主位上的刘湛深深一揖,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兖州牧曹公麾下从事,东郡程昱,奉我主之命,特来拜见豫州刘使君,呈上我主亲笔帛书一封!”  竟是历史上曹操麾下那位以胆略智计闻名的程昱!虽此时程昱名声不显,但其人气质已然不凡。

刘湛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温和地抬手虚扶:“程先生远来辛苦,不必多礼。赐座。”

自有侍从搬来锦墩。程昱谢过,并未立刻坐下,而是上前两步,恭敬地将木盒高举过顶。侍从接过,转呈到刘湛案前。刘湛打开木盒,取出里面一卷用上好白色帛布书写的信函,缓缓展开。

帛书上的字迹苍劲有力,透着一股金戈铁马般的锋芒,正是曹操的手笔。开篇先是极尽溢美之词,盛赞刘湛以弱冠之年,临危受命,整合颍川,大破袁术麾下名将纪灵,挽狂澜于既倒,荣膺豫州牧,实乃“少年英雄,国之栋梁”,“威震中原,义播四海”。其文采斐然,语气恳切,若非刘湛深知曹操为人,几乎要以为这是某位仰慕者的热情赞歌。

然而,笔锋随即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沉痛而悲愤。信中详细叙述了其父曹嵩在避祸途中,如何被徐州牧陶谦部下见财起意、残忍杀害的过程,字字血泪,控诉陶谦“纵容部曲,戕害大臣家属”,“老迈昏聩,治军无方”,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接着,又历数陶谦“勾结阙宣叛匪”、“暗通袁术,图谋不轨”等种种“罪状”,将其描绘成一个昏聅无能、包藏祸心的割据军阀。

最后,帛书的核心意图显露出来。曹操以“共扶汉室,铲除国贼”的崇高名义,向刘湛发出热情洋溢的邀请,希望双方能够“戮力同心,南北夹击”,共讨徐州陶谦。信中不仅描绘了联手攻徐的巨大利益——“陶谦庸碌,徐州富庶,甲兵粮秣,可取之不尽”,更许下了“同分其地,永结盟好”的诱人承诺。结尾处,更是将此次军事行动拔高到“廓清寰宇,重振汉威”的战略高度。

刘湛逐字逐句地看完,将帛书轻轻放在案上,目光平静地看向堂下的程昱,并未立刻表态。

程昱见刘湛看完信,便从锦墩上站起身,再次拱手,开始了他精心准备的说辞。他口才极佳,声音抑扬顿挫,将曹操的“丧父之痛”与“为国除奸之志”渲染得淋漓尽致,极力塑造曹操悲愤而正义的形象。

“刘使君明鉴!”程昱言辞恳切,目光灼灼,“我家主公与使君,皆乃心系汉室、矢志讨董之忠臣,志同道合,如日月之辉!那陶谦老儿,名为汉臣,实为国贼,不仅纵凶害我主公至亲,更与逆贼袁术暗通款曲,窥伺中原!此獠不除,兖豫难安,汉室难兴!今我主公提兖州忠义之师,已克彭城,兵锋直指下邳!若得使君出兵响应,自豫州北上,截其归路,断其粮道,则徐州指日可下!届时,兖豫连成一片,中原腹地,尽在掌握,我两家携手,西向以讨国贼董卓,何愁大事不成,汉室不兴?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亦是匡扶社稷之壮举,望使君慎思之,明断之!”  他描绘的蓝图确实颇具诱惑力,仿佛只要刘湛点头,霸业便可期。

刘湛依旧端坐,面色如古井无波,只是偶尔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上一口,仿佛在品味着茶香,也品味着程昱话语中的每一个字。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在不经意间扫过身旁的郭嘉和荀衍。

郭嘉不知何时已取出了他那个似乎永远也喝不完的酒葫芦,正有一下没一下地小口抿着,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看穿一切的讥讽笑意,那双看似慵懒的眸子深处,闪烁着洞悉世情的冷光。而荀衍则眉头微蹙,右手无意识地捻着颌下清须,目光低垂,盯着面前的地板,显然在飞速地权衡着利弊。

待程昱一番慷慨陈词完毕,满怀期待地看向刘湛时,刘湛并未直接回答这关乎战略走向的重大问题。他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语气舒缓地说道:“程先生一路辛苦,所言之事,关乎重大,涉及两州乃至天下格局。湛,虽为豫州牧,亦不敢独断。需与州内诸位贤达仔细商议,方能回复曹使君。还请先生先至馆驿歇息,沐浴更衣,消除旅途劳顿。待我等议定,再行告知先生。”

这番合情合理的说辞,让程昱无法反驳,他只得压下心中的急切,再次拱手:“如此,昱便在馆驿,静候使君佳音。”  在侍从的引领下,他退出了议事厅。

几乎就在程昱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的瞬间,议事厅内的气氛陡然一变,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

刘湛尚未开口,那位急于在新主公面前展现价值、刚刚被提拔为军中都尉的一名汝南豪强出身的将领,便抢先一步,声音洪亮地嚷道:“主公!末将以为,此乃天赐良机!曹操势大,用兵如神,连战连捷!陶谦老迈,岂是对手?我等若与之结盟,南北夹击,必能速破徐州!徐州富庶,盐铁之利甲于天下,若能分得数郡之地,于我豫州而言,无异于猛虎添翼!既可扩土增民,又能与曹操这等强援结下盟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他的话语代表了一部分渴望通过军功快速晋升的武将的心思。

“荒谬!短视!”

他话音刚落,一个清冷而带着锐利锋芒的声音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只见郭嘉已将酒葫芦挂回腰间,缓缓站起身,他身形看似单薄,但此刻站直了,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他目光如电,扫过那名面露不忿的都尉,以及厅内其他一些似乎意动的官员,嘴角的讥诮之意更浓。

“此乃曹孟德驱虎吞狼之毒计!亦是想将我新定之豫州,拖入他与陶谦争锋的战争泥潭,耗我钱粮,损我兵力!”  郭嘉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直剖核心。他几步走到悬挂在墙壁上的巨幅中原舆图前,拿起一旁的竹鞭,指向兖州、豫州、徐州交界之处。

“诸位请看!”竹鞭在图上划动,“曹操,新得兖州不过年余,北有雄踞冀州、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虎视眈眈,时刻觊觎;南有南阳袁术,虽新败于我等,然其根基尚在,淮南之地兵粮足备,岂会甘心?西面,还需分兵防备洛阳方向那个真正的巨擘——相国董卓!他此刻为何倾尽全力,猛攻徐州?正是因为其内部不稳,急于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并攫取徐州财富以充军资,稳固统治!”

竹鞭重重地点在代表徐州的区域:“他邀我出兵,其心可诛!无非是想借我豫州之力,牵制陶谦部分兵力,甚至奢望我替他挡住可能来自南阳袁术,或者荆州刘表的侧翼干预!让我等为他火中取栗!诸位试想,一旦徐州真的被攻下,以曹孟德猜忌雄狠之心性,以及其麾下谋臣猛将如云的实力,他岂会履行诺言,真心实意与我平分徐州?届时,他携大胜之余威,兵精粮足,下一个兵锋所指,会是谁?”  郭嘉的竹鞭,缓缓地,却带着千钧之力,从徐州移向了——豫州!

“恐怕就是我豫州了!”郭嘉斩钉截铁地结论,“届时,我豫州刚经历战火,民生疲敝,又为他消耗了实力,拿什么来抵挡曹操挟新胜之锐气的虎狼之师?与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自取灭亡!”

这一番抽丝剥茧、直指人心的分析,如同冰水泼头,让刚才还热血上涌的武将顿时哑口无言,额头沁出冷汗。其他官员也纷纷露出深思和后怕的神情。

荀衍此时也站起身,补充道,他的声音沉稳,带着士族特有的审慎:“奉孝所言,可谓一针见血,将曹操之谋算剖析得淋漓尽致。曹孟德,确是世之枭雄。观其行事,自陈留起兵,至掌控兖州,手段凌厉,深谋远虑,其志绝不仅仅在于一州一郡,其所图者大也!与此等人物合作,需有足以制衡其实力与野心的本钱。而我豫州现状如何?”他环视众人,语气沉重,“新定未久,各郡人心初附,内政百废待兴,水军方才搭建草创,步骑虽经整训,尚需时日磨合沉淀。实不宜在此刻,再启大规模远征战端,徒耗来之不易的钱粮民力,动摇统治根基。此非畏战,实乃持重之道!”

刘湛端坐其上,将麾下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早已明晰。他深知曹操的厉害,那是未来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绝世枭雄,其权谋、决断、用人之道,皆属顶尖。更清楚在自身实力尚未打磨坚固、内部尚未彻底整合之前,贸然与这等可怕的对手进行深度捆绑,或是被其拖入战争的漩涡,都将是极度不智,甚至可能招致灭顶之灾的行为。郭嘉和荀衍的分析,完全契合他基于历史认知的判断。

然而,他也同样明白,政治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此刻的曹操,虽然野心勃勃,但毕竟名义上还是“讨董联盟”的一员,其实力也远未到巅峰,四面皆有不弱的敌人。与曹操彻底撕破脸皮,将其推向对立面,对目前的豫州而言,同样并非最优选择。他需要的是时间,是空间。

待厅内议论声稍歇,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时,刘湛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一锤定音:“奉孝、荀衍之见,高屋建瓴,深合我心,亦切中我豫州当下之要害。”他肯定了核心谋士的判断,定了基调。

“曹操,曹孟德,”刘湛念出这个名字,语气复杂,“其人雄才大略,用兵如神,确为一时之人杰。在当前形势下,可暂为遥相呼应、互通声气之盟友,借其势以牵制袁术、袁绍,乃至董卓。然,其人心性,深沉莫测,野心极大,绝非可推心置腹、托付腹心之友;相反,乃是需我辈时刻警惕、谨慎应对之潜在对手,甚至可能是未来中原霸业最强劲的竞争者之一!”  他毫不避讳地点明了与曹操关系的本质。

“故此,关于徐州之事,”刘湛做出了最终决策,语气不容置疑,“我豫州,态度明确:绝不直接出兵介入!需集中全力于内修政理,固本培元。”

那么,如何回复曹操,便成了一门极其精妙的艺术。刘湛亲自口述,由书记官笔录,斟酌词句,草拟了一封给曹操的回信。这封信,通篇使用极其委婉、客气、甚至带着几分“无奈”与“遗憾”的外交辞令。

信中,首先再次感谢曹操的“看重”与“厚谊”,对其“丧父之痛”表示“深切同情”与“道义上的支持”。然后,笔锋一转,大谈豫州面临的“实际困难”:着重强调此前为抵御袁术部将纪灵来犯,颍川乃至汝南部分地区“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仓廪尚未充实,士卒亟需休整”,“新募之兵不堪远征”,实在是有心无力,无法抽调兵马参与“讨徐义举”。字里行间,充满了“非不愿也,实不能也”的诚恳与无奈。

但与此同时,信的后半部分,则巧妙地拔高格局。他高度赞扬曹操在关东讨董联盟中的“重要作用”和“忠勇之举”,反复强调双方在“共扶汉室,讨逆安民”这一“大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表示豫州虽暂不能出兵,但“精神上与曹使君同在”,期望双方能“保持友好,信使往来,互通声气”,共同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最后,预祝曹操“早日克竟全功”,并“期待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

这封回信,堪称外交辞令的典范。它既明确而坚定地拒绝了曹操的出兵要求,避免了被拖入战争泥潭;又给双方留下了充足的转圜余地和面子,没有使用任何刺激性言语,不至于立刻将关系彻底搞僵,为豫州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发展时间。程昱接到这封回信后,仔细阅读了数遍,虽心知目的未能达成,却也挑不出任何失礼之处,只能暗叹刘湛及其幕僚手段老辣,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回兖州复命。

在处理曹操联盟试探的同时,刘湛也采纳了郭嘉更具远见的建议,进一步主动加强了与北面冀州牧、关东联军名义上的盟主袁绍的使者往来和书信沟通。尽管刘湛内心对袁绍那种“好谋无断”、“外表宽厚而内实忌刻”的性格缺陷洞若观火,深知其并非真正的明主。但在当前微妙的战略平衡下,维持与这位实力雄厚、名望极高的“盟主”表面上的良好关系,甚至偶尔送上一些不痛不痒的“捷报”或“问候”,却可以有效地震慑和牵制曹操,使其在谋划对豫州不利的行动时,不得不顾虑北面袁绍的态度。

顺利化解了这次外交危机后,刘湛非但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专注于内部的巩固与建设。他更加频繁地亲临颍水河畔的“伏波寨”,督促文聘加速水军各项战术的演练和舟船的改良;他命令周仓等人,以更高的标准、更贴近实战的要求,严格操练步骑各营,尤其注重各级军官的指挥能力和士卒的协同作战;同时,他要求荀妤、荀衍、陈群等人,将已在颍川初见成效的内政措施,如清核田亩、劝课农桑、招抚流民、整顿吏治等,克服阻力,加速推行至汝南、陈国、梁国等豫州各郡,务必尽快将整个豫州的力量整合起来。

夏日的夜晚,暑气渐消,微风送爽。州牧府的后园,荷花初绽,暗香浮动。刘湛与荀妤处理完一日公务,并肩在月光如水的曲径回廊间漫步,稍作休息。四周静谧,唯有夏虫的鸣叫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巡夜梆子声。

荀妤轻轻依偎在刘湛身侧,沉默了片刻,低声道:“近日从徐州逃难至汝南的流民日渐增多……听闻,曹孟德在徐州,为报父仇,纵兵屠戮……所过城池,往往……鸡犬不留,泗水为之不流。”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那些流民口中描述的惨状,给了她极大的冲击。

刘湛的脚步微微一顿,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目光凝重地望向北方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天空,仿佛能穿透这静谧的夜空,看到徐州大地上的烽火与血光。他沉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这便是乱世枭雄,最真实、也最残酷的本来面目。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视人命如草芥。攻城略地是表,震慑不臣、树立权威才是里。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他转过头,看着荀妤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亮的眼眸,“欲在这乱世行仁义之道,庇护一方百姓,必先拥有足以守护这份仁义、令所有觊觎者不敢轻举妄动的强大力量!否则,空有仁心,而无铁腕,终将沦为他人刀俎下的鱼肉,连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和事,都守护不住。”

荀妤感受到他话语中的决心与力量,也感受到他掌心因长期习武和处理公务而生出的、粗糙而温暖的薄茧。她反手紧紧握住他的手,仿佛要从他那里汲取力量,也传递自己的支持。她的语气变得异常坚定,如同立誓:“所以,我们更要抓紧每一刻,摒弃杂念,脚踏实地,尽快让豫州真正地强大起来,富足起来!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真正远离战火,安居乐业,让孩子们能在田埂上奔跑,而不是在废墟中哭泣。”

刘湛握紧了她的手,两人十指相扣,在清冷的月光下,都能感受到彼此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共同的信念。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北方,那里是兖州的方向,是曹操势力范围所在。他心中无比明了:与曹操的较量,无论是暗地里的谋略博弈,还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正面冲突,绝不会止于这一次不痛不痒的外交辞令往来。

前路漫漫,强敌环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343/503396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