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寡妇,还要艰难逃荒? > 第118章 修房子。

第118章 修房子。


她没动那些贵重物件,只取了些碎银和几匹上好的棉布,又拿了些消炎药和感冒药,这些都是日后生活能用得上的。

等工匠和壮丁们上门时,夏晚月早已把修房的图纸画好。

前院留着种点花,再种几根果树,可以在果树中间拴上绳子晒渔网。

一进院做正房和客房,二进院做卧室和储物间,还特意给孩子们隔出一间玩耍的小屋子。

屋顶用的是城里最好的瓦片,墙基则用海边的青石加固,比村里的土坯房结实数倍。

“夏姑娘,您这图纸想得真周全!”

领头的工匠拿着图纸,赞不绝口,“就是这用料,比普通民房讲究多了,得多花些时间。”

“不急,慢工出细活。”

夏晚月笑着递过定金,“大家辛苦了,中午我让村里的婶子帮忙做饭,忙完之后就过来吃饭。”

领头的工匠接过定金,笑着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望海村的人都围着夏晚月家的工地转。

壮丁们忙着挖地基、运材料,工匠们则细致地砌墙、上梁。

村里的婶子们轮流来帮忙做饭,孩子们也常跑到工地旁,好奇地看着房子一点点成型。

李温言和李知夏更是每天守在工地边,时不时问工匠。

“叔叔,我们的小屋子什么时候能做好呀?”

夏晚月也没闲着,白天去海边捕鱼、赶海,傍晚就去工地查看进度。

每天的饭食顿顿都有肉,有鱼。

工人们和来帮忙的村里人都吃的十分满足。

每次剩下的菜,夏晚月都让帮忙的人带走,算是给帮忙的人当谢礼。

村里的人都说她是个能干又大方的姑娘,原本还有些疏远的邻居,也渐渐和她热络起来。

这天,工匠们开始给屋顶上瓦,夏晚月站在院旁,看着初具雏形的两进院子,心里满是期待。

望海村的午后总带着些闷热,夏晚月蹲在院角的空地上,面前摊着几样东西。

水泥的原材料  ,作为钙质来源的石灰石这个还能用贝壳代替,还有提供硅铝成分的粘土,以及少量助熔的铁矿粉(或含铁的矿石粉末)。

这都是夏晚月在山里找了很久才找回来的。

她将原料破碎磨细后混合均匀,制成块状,放入耐高温的土窑。

需要的温度要能达到1400℃左右,  中煅烧4-6小时,直到块状原料变为浅灰色,敲击有清脆声音,才算是水泥熟料。

然后将冷却后的熟料破碎,与草木灰  一起,用石磨磨成细粉,简易水泥就制成了,使用时加水搅拌就成了水泥。

前几日看工匠们用黄泥混合稻草砌墙,她就知道这种墙面经不起海风长期侵蚀。

雨季会返潮,台风天还可能开裂。

想要房子真正坚固耐用,必须有水泥。

她没敢声张,只趁着孩子们去海边玩的间隙,悄悄在院角搭了个简易的土灶,开始尝试炼制。

第一步是煅烧贝壳,她把洗净的贝壳敲碎,放进土灶的陶罐里,用柴火猛烧。

贝壳中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冒出阵阵白烟,她守在灶边,不时添柴、翻动贝壳,直到贝壳变成灰白色的粉末,才关火冷却。

这一步最关键,火候不够会导致粉末纯度不足,后续凝结效果会大打折扣。

接着是配料,她按照记忆里的比例,将煅烧好的贝壳粉、木炭灰、黏土按3: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海水搅拌。

海水里的盐分能增强水泥的抗腐蚀性,正好适配望海村的海边环境。

她赤脚踩在混合物里,反复揉搓,直到原料变成均匀的灰色糊状,没有颗粒感,才算完成。

“娘,你在做什么呀?”

知夏抱着布娃娃跑回来,好奇地看着院角的“灰泥巴”。

夏晚月赶紧把她拉远些,笑着解释:“这是能让房子更结实的‘特殊泥巴’,等干了就知道了。”

她把水泥糊抹在两块青石之间,做成一个简单的试块,放在通风处晾干。

接下来的几天,夏晚月每天都观察试块的变化。

起初试块只是表面变硬,她用手指敲了敲,声音还带着些发闷。

等到第三天,试块彻底干透,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用力掰了掰,青石与水泥黏合得纹丝不动——水泥成了!

她立刻找领头的工匠,把水泥试块递过去。

“用这个代替黄泥砌墙,墙面能防海风、抗雨水,比普通泥巴结实十倍。”

工匠接过试块,又敲又掰,满脸震惊:“这东西真这么厉害?夏姑娘,你从哪儿弄来的?”

“是我老家的方子,自己试着做的,没想到做成功了。”

夏晚月没多解释,只教工匠们如何按照比例调配、使用水泥。

有了水泥,后续的施工效率快了不少,工匠们用水泥砌墙,墙面平整又牢固。

给屋顶铺瓦时,再用水泥勾缝,彻底杜绝了漏雨的隐患。

村里的人见了这“神奇泥巴”,都围着夏晚月问东问西,她只笑着说这是“祖传的手艺”。

偶尔还会教邻居用少量水泥修补自家漏雨的屋顶。

渐渐地,望海村的人都知道,夏家姑娘不仅会捕鱼、会盖房,还懂些“能让房子变结实”的本事。

看着用水泥加固的房子一点点成型,夏晚月心里格外踏实。

空间里的现代知识,终于在这个时代派上了用场。

这座用水泥筑牢的两进院子,不仅能护住她和孩子们,更能让他们在望海村真正扎下根,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日子。

望海村有“神奇泥巴”的消息,像海风一样,没几天就吹遍了惠州周边的村镇。

先是邻村的里正带着人来参观,指着夏家墙上的水泥勾缝,反复追问。

“这东西到底怎么配的。”

后来连惠州城里的商户都闻风而来,有人想花钱买配方,有人想请夏晚月去城里指导修房,把夏家的小院挤得满满当当。

“夏姑娘,我愿出五十两银子买你的水泥方子!”

城里最大的粮商刘掌柜,手里攥着沉甸甸的钱袋,语气急切,“我想在城里盖个大粮仓,就缺你这能防漏又结实的东西!”

夏晚月端着茶水,语气平静:“刘掌柜,这方子我不能卖。”

她早有打算,水泥虽好,但一旦配方外流,不仅可能被人垄断牟利,还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我可以帮你修粮仓,按用料和工时算钱,保证比你找工匠用黄泥结实,还能省下后续修补的开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325/435446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