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135章 与大强子攀谈

第135章 与大强子攀谈


9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尤其是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

这一年,国内的互联网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第一件事儿是金桥工程,正式实施,初期投入了三百万美金,致力于提出和部署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讯网。

第二件事是国家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了部分网络专家,确立了咱们国家的域名体系。

第三件比较重要的事儿,是NCFC专家们在IENT93年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咱们国家加入国际互联网的要求。

正是因为这次会议的奠基,明年也就是1994年的4月份,咱们国家正式加入了国际互联网,成为了国际互联网第77个成员。

新华书店的这次签售会,倒是没发生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一切按照流程来,就是签名的时候,多耗费了不少时间。

时间一晃到了第三天,京城人民大学的签售会。

虽然是暑假,但是学校里依旧有不少学生留校。

一方面是回去的路费太贵,这个年代大部分学生家境贫寒,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

路程太远的话,想回家一趟太难了。

而且火车票还不打折。

大学生回家火车区间票优惠政策,是十年后也就是2003年推行的。

也就意味着他们现在回家一趟,必须付全额车票价格。

另一方面,家里穷可以留在京城这边勤工俭学,打工赚取生活费。

暑假这两个月,能挣多少生活费是多少,可以减轻家里的压力。

京城人民大学。

陈述漫步在校园里,身边跟着一位学校的工作人员。

这位工作人员是学生会的,留在学校后,被学校领导安排当陈述的向导。

校园里,有学生往返图书馆。

也有学生步履匆匆的朝着校外走去。

这些学生们一个个精神奕奕,眼睛里有光。

不愧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京城人民大学暑假留校的学生大概有多少?”陈述问道。

“大概三成吧!”

身旁跟着的学生会工作人员说道,“本地的学生基本上都回家了,外省的同学大多选择留在本校。”

“学校住宿很便宜,而且附近交通也便利。”

此时的大学还没开始扩招,大学毕业证含金量还是很足的。

以清华大学为例,今年的毕业生大概是2100人左右,如果刨除第二学位的话,只有1900人。

30年后,清华大学的毕业人数达到了8600多人,其中本科生大概有3600人。

相较于此时,人数几乎翻了一倍。

这都算少的,有些大学三十年后,学生人数规模扩大了三到五倍。

所有的大学招生规模都在扩大。

还陆续增添了许多新的大学,大专升二本,二本升一本。

一本升双一流。

大学生成了大白菜,不值钱了。

有人戏称,一砖头砸下去,十个人被砸到了,其中6个本科生,3个硕士,1个博士。

这话自然有夸张的意思,但国内的大学生数量的确越来越多。

学历贬值的越来越快。

“强子!”

就在这时,陈述身边的这位工作人员好似看到了一位熟人,朝着不远处挥了挥手。

那位同学的背影陈述有些眼熟。

等对方回过头来后,陈述瞬间明白了,为什么看他眼熟。

原来是大强子!

就特么离谱,没想到这次来京城人民大学,居然碰到了这位!

“刘山,你怎么在这儿?”

大强子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冲着陈述身旁的工作人员说道。

“学校老师给我派了个任务,让我接待一下陈述先生。”

“对了,陈述先生还是你的老乡。”

“他是国内新锐青年作家,《明朝的那些事儿》就是他写的。”

身旁的工作人员介绍了一番陈述后,然后又向陈述介绍起了大强子,“陈先生,强子是我的舍友,我们俩都是哲学系的,他可是学霸,学习特别刻苦。”

此时的大强子还有些瘦削,满头黑发,没有那一绺白。

为人质朴、纯粹。

谁能想到现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未来能成为国内的商界巨鳄!

虽然也有人说大强子是靠女朋友才起来的,他的那位前女友身份背景可不一般。

但能认识那位前女友,也是大强子自己的本事!

他是真的白手起家,是许多草根创业人的偶像。

而另一边,大强子也在打量陈述。

《明朝的那些事儿》这本小说他听说过,没看过。

太忙了,这段时间他疯狂迷恋上了计算机编程。

他大学的专业是哲学系,但是现在开始自学编程,动辄钻到学校的计算机室里面自己琢磨。

而且他家里负债了,只能疯狂的接兼职,减轻家里的负担。

“陈先生,你好!”

大强子伸出了右手。

“哈哈哈,用东北话来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陈述笑着和大强子握了握手。

这位大强子大学时期就开始牛了,大二的时候用自学的编程技术帮助一家餐饮店编写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然后又参与了老家政府的信息化改造项目。

通过这两个活,赚了二十多万块。

然后花了两万多块买了一个大哥大,大三的时候又用这二十万块开了一家饭店。

在学生里面,绝对算得上是风云人物。

看到陈述如此善意,大强子也停下了脚步,没有急着去学校图书馆看编程书。

三人走在校园里,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

不知不觉中,聊到了计算机、互联网这块。

大强子表情郑重,缓缓开口,“陈先生,我觉得互联网才是未来!”

“互联网才能代表人类目前最先进的科技和技术。”

“可以这么说,拥抱了互联网,就能与未来接轨。”

大强子最近看计算机编程书,已经有些魔怔了。

“我认可你的意见。”陈述点了点头,“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蒸汽机为核心,推动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核心,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为核心,加速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如今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关键的时期之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271/435666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