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 > 第143章 位极人臣,荣耀无双!

第143章 位极人臣,荣耀无双!


杨坚狂笑了一阵,总算平复了心情。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又恢复了帝王的威严。

只是那微微上翘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

“哼,区区第七,不足为惧。”

“接下来,该轮到我大隋了吧?”

他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我大隋能臣辈出,高颎、杨素、苏威……哪一个不是栋梁之才?”

“朕就不信了,我大隋还比不过他一个新生的李唐?”

然而,他期待的目光扫过一圈,殿下的大臣们却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杨坚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怎么?”

“你们都哑巴了?”

“朕问你们话呢!”

“我大隋,能不能上榜?能不能比他李唐排名高?”

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了整个大殿。

群臣们冷汗直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让他们怎么回答?

说能上榜,万一没上,那就是欺君之罪。

说不能上榜,那不是明摆着说大隋不如大唐,自己是废物吗?

那更是死罪!

看着这群沉默的臣子,杨坚心中的喜悦瞬间被怒火取代。

“废物!”

“通通都是废物!”

“朕养你们何用!”

“若是这次金榜,我大隋无人上榜,或者排名不如那长孙无忌,你们就给朕提头来见!”

杨坚的咆哮声在大殿中回荡。

群臣们吓得齐刷刷跪倒在地,身体抖得和筛糠一样。

而就在此时,天穹之上的金榜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

金光流转,一行行新的文字浮现出来。

【画面回溯:长孙无忌生平事迹展播。】

伴随着这行字,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万朝大陆所有人的面前缓缓展开。

画面最初,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他站在李世民身边,眼神坚定,意气风发。

那时的李唐,刚刚起步,内有割据势力,外有强敌环伺。

画面一转,是连天的烽火。

长孙无忌身披甲胄,虽不亲自上阵杀敌,却始终陪伴在李世民左右,在帅帐之中出谋划策。

对抗大隋的残余势力,平定各路反王。

每一次关键的决策,都有他参与的身影。

他用自己的智慧,为大唐这艘刚刚起航的巨轮,扫清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终于,大唐建国。

画面定格在凌烟阁。

长孙无忌的名字,被高高地挂在了二十四功臣之首!

位极人臣,荣耀无双!

然而,他的脚步并未就此停下。

画面再次流转。

长孙无忌脱下了战袍,换上了官服,官拜宰相。

他没有沉浸在位高权重的喜悦中,反而更加勤勉。

镜头里,他不再是那个指点江山的谋士,而是一个奔波于田间地头的实干家。

他亲自走访民间,与老农攀谈,询问收成。

他深入市井,了解物价,体察民情。

他将百姓的疾苦,一条条记录下来,带回朝堂,与李世民和众臣商议对策。

这一幕幕,让无数帝王和臣子都为之动容。

位高权重,却不专权。

手握大功,却不自傲。

这样的臣子,简直是所有君主梦寐以求的。

数年之后,画面来到了一间庄严肃穆的官署。

长孙无忌须发已经微白,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更加明亮。

他正带领着一群官员,夜以继日地整理、修订着堆积如山的卷宗。

【贞观十一年,长孙无忌奉诏,与房玄龄等人主持修订《唐律疏议》。】

【此法典,删繁就简,宽仁审慎,成为唐代法典的最终定本】

【并被后世多个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长孙无忌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为大唐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忠臣,何为良相,最终助力李世民,开创了万国来朝的‘贞观之治’!】

画面到此,缓缓消散。

但那盛世的景象,和长孙无忌忙碌的身影,却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

大明,皇宫。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画面,久久不语。

他出身草莽,最是明白打江山和治江山的区别。

打江山靠的是勇武和谋略。

而治江山,靠的却是日复一日的勤勉和智慧。

长孙无忌,两者兼备。

“是个能人啊。”

朱元璋发出一声由衷的感慨。

“既能上马安天下,又能下马治国家。”

旁边的文武百官也是一脸佩服。

“是啊,陛下,这长孙无忌确实厉害。”

“尤其是他主持修订《唐律疏议》,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大唐的臣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羡慕。

他看向天幕,喃喃自语。

“这个李世民,运气是真好。”

“若没有这些鞠躬尽瘁的能臣辅佐,他大唐,又岂能有今日的盛世?”

朱元璋摸着下巴上粗硬的胡茬,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死死盯着天幕。

“咱说,这长孙无忌的功劳,放眼历朝历代,那都是顶尖的了吧?”

“辅佐开国,定策兵变,修法治国,随便拎出来一件,都够吹一辈子了。”

“结果呢?”

“就这?第七?”

朱元璋的声音里充满了大大的疑惑,他实在是想不通。

他扭头看向站在下首的武将蓝玉。

“蓝玉,你说说,这是为啥?”

蓝玉是个粗人,想问题也直来直去,他咧开大嘴,瓮声瓮气地说道。

“陛下,俺瞅着,这事儿就俩可能。”

“要么,是这鸿蒙昭名榜的含金量高到吓人,排在前面的都是些神仙妖怪。”

“要么……”

蓝玉顿了顿,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要么就是这长孙无忌,跟那李斯一样,晚年脑子抽了,干了啥对不起大唐的事儿!”

“功劳再大,也架不住自己作死啊!”

此言一出,殿内诸臣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李斯的事情才过去多久?

那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朱元璋深邃的目光闪烁了一下,显然,他也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

一个臣子,无论功劳多大,一旦有了背叛之心,那所有的功绩都会蒙上污点。

“哼,管他什么原因。”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油然而生。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了文臣之首,那个一直安静站着,仙风道骨的老者身上。

“咱只知道,我大明的刘伯温,必然能上此榜!”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刘伯温身上。

刘伯温,大明的第一谋臣,算无遗策,神机妙算。

无论是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

还是建国后制定各种典章制度,他的功绩,丝毫不逊于天幕上的长孙无忌!

面对皇帝的夸赞和同僚们羡慕的目光,刘伯温只是微微躬身,脸上没有丝毫得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269/433488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