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震惊
詹和玉笑着抱起詹思莹,眼里满是期待。
一家三口上车后刚好还有空位,便找了两个相邻的位置坐下,詹思莹窝在爸爸怀里。
车子启动的瞬间,詹和玉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稳。
像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司机在操控,没有丝毫晃动或顿挫。
无论是起步、刹车,还是遇到过马路的行人、想超车的私家车,公交车都能提前预判,及时做出最稳妥的反应。
詹和玉越坐越心惊。
这无人驾驶系统的算法强大到可怕,居然能在复杂路况里做出最优选择。
他忍不住好奇,想知道是谁研发出了这样的技术。
哪怕自己不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也想上门拜访学习。
之后几天,一家三口把非凡周边的景点逛了个遍,体验好得超出预期。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服务差、体验糟的景点,早就被取消了营业资格,
要么就是被罚款罚到几乎倾家荡产。
如今非凡周边所有景点,都由沈小龙的一个系统分身实时监控。
只要发现问题,半小时内景区负责人若不到场处理,负责人也会被追责,监管严得近乎苛刻。
就算是路边的小摊位,想摆摊也得在系统上注册,接受实时监管。
注册免费,后续也不收取任何费用,系统维护费由两市旅游部门专项拨款。
正因为有这套零容忍的监管系统,西京、非凡的旅游业这两年越来越火,
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超两亿人次,数据还在持续暴涨。
今天天气好、温度适宜,一家三口特意来全国闻名的大秦书院赏樱,
却没成想,两人光顾着拍照,把女儿给忘了。
等了好几辆通勤车,终于有一辆空出了座位。
上车后,潘雅还在不停念叨:“你说思莹现在会不会哭啊?有没有害怕?”
詹和玉嘴上安慰“书院肯定会照看好孩子”,心里却也揪得慌。
很快,两人到了大秦书院二号食堂三楼。
刚一走进大厅,就看到一对年轻男女正陪着詹思莹说笑。
自家闺女手里攥着个大鸡腿,正大口啃着,早把他们平时教的淑女仪态抛到了脑后。
两人快步走到餐桌前,还没来得及打招呼,詹思莹就从椅子上跳下来,
一手拿着啃了一半的鸡腿,满脸油乎乎地朝着潘雅扑过去:“妈妈!”
沈琰和苏幼雪看得都忍不住龇牙。
这小丫头手上、脸上全是油,要是蹭到衣服上,估计直接没法穿了。
潘雅也反应过来,连忙后退两步,急声道:“闺女,别过来!先擦手!”
詹和玉赶紧把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放,冲过去抱住女儿,牢牢按住她的小手,生怕油蹭到两人的衣服上。“放开我!我要妈妈抱!”
詹思莹不依,在爸爸怀里扭着身子抗议。
“乖,听话。”詹和玉柔声哄着,
“你看你手上全是油,蹭到妈妈衣服上,妈妈还得费劲洗,多累啊?”
听到妈妈会累,
詹思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手里的鸡腿,立马安静了下来。
詹和玉这才松了口气,转头对沈琰、苏幼雪笑道:“你们好,我是詹和玉,这是我妻子潘雅。”
“你们好,我叫沈琰,这是苏幼雪。”两人也站起来打招呼。
“爸爸妈妈,琰哥哥和小雪姐姐可好了!他们请我吃大鸡腿!”詹思莹说着,把啃得沾了口水的鸡腿往詹和玉嘴边递,小短腿踮得老高,脸涨得通红也够不着。
“爸爸妈妈不吃,你自己吃。”詹和玉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见爸妈不要,詹思莹又坐回原位,继续啃起鸡腿来。潘雅在女儿身边坐下,感激地看着沈琰和苏幼雪: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思莹真丢了,我们俩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丫头在国外长大,性格太活泼,总爱到处跑。今天都怪我们,光顾着拍照,把她给忘了。”
直到这时,潘雅才彻底放下心,认真打量起眼前的年轻人。
她见过不少俊朗的小伙子,却从没见过像沈琰这样的。
双眼深邃又炯炯有神,脸颊轮廓利落分明,五官精致却不失阳刚,浑身都透着清爽的朝气。
旁边的苏幼雪更是让她惊艳。
作为记者,她见过不少明星,
甚至接触过王室成员,可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苏幼雪的气质。
清新脱俗,面容精致典雅,五官匀称明亮,尤其是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像能洞察人心,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更难得的是,沈琰和苏幼雪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上位者气质。
温和却不卑不亢,哪怕只是随意坐着聊天,
那种从容高贵的气场也藏不住。
潘雅甚至觉得,连她见过的国王、女王,身上的气场都没这么浓郁。
见此情景,潘雅悄悄瞥了眼身旁的詹和玉,发现他眼中也透着同样的察觉。
显然也注意到了沈琰和苏幼雪身上的不凡。
两人瞬间收敛了随意的态度,变得愈发谨慎起来。
他们实在想不通,竟有人能拥有这般气质。
这种与生俱来的上位者气场,绝非普通家庭、甚至小国权贵能培养出来。
有些小国的国王,身上的贵气甚至不如中层贵族浓郁。
要养出这样的气质,需在国家层面拥有崇高地位,更重要的是,必须是能主导决策的核心人物。
可夫妻俩搜遍了高层的认知,始终想不出谁能有这样的气场。
沈琰和苏幼雪并未察觉两人的心思,听闻他们曾在国外生活,便顺势聊起了海外见闻。
其实沈琰对歐州也有些好奇,只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出国不仅需经上层批准,
他自己也没太大兴趣。
想了解什么,让沈小龙查询即可。
更何况,大好河山他还有九成没去过,
哪有功夫去国外?
“詹叔,您居然毕业于德堡大学粒子物理学专业,还在马普学会粒子物理学研究所工作过?”
沈琰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真诚的崇拜,心中却暗自惊喜。
他正为粒子对撞机项目找负责人发愁,这不就是现成的人才吗?
不过,他并未立刻表露意图,还需确认两件事:
对方履历的真实性,以及人品是否可靠。毕竟非凡机械厂在建的粒子对撞机,虽由企业牵头,却早已被列为重点工程,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款粒子对撞机的意义远不止完善物理理论。
建成后,它将帮助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起源与演变,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沈琰如今能偶尔关注进度、轻松应对,全靠龙科院派来的一众院士、专家协助。
若非如此,他恐怕得天天泡在工地上。
想到这里,沈琰不动声色地给苏幼雪递了个眼神。
两人早已达成一个眼神便懂彼此的默契。
趁着沈琰与詹和玉夫妇闲聊的间隙,苏幼雪悄悄拿出手机,
快速输入指令联系沈小龙,
调取两人的详细资料。
没过多久,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詹和玉夫妇从求学至今的完整履历,人品与学识均无问题,
完全值得信任。苏幼雪微微颔首,对沈琰露出一抹确认的笑容。
沈琰心中有了底,当即开口邀约:
“不知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我们非凡机械厂最近有个重点项目正缺负责人,詹叔您愿意来牵头吗?”
“您……您是非凡机械厂的人?”詹和玉猛地抬头,语气里满是震惊。
“算是吧,非凡机械厂是我们家的产业。”沈琰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
直到此刻,詹和玉夫妇才恍然大悟。
两人身上的上位者气质,正是来自一手打造成世界顶尖高科技企业的沈家。
短短几年,
沈家不仅盘活了无人问津的小厂,还让它引领多个行业的技术方向,
期间必然克服了无数困难与阻挠。
更难得的是,非凡机械厂至今仍百分之百归沈家所有,足见沈家的实力与魄力。
换做旁人,恐怕早被各方势力蚕食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得知沈琰的身份,詹和玉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手心甚至冒出了细汗。
他此次来,核心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入职非凡机械厂。
可外界都知道,非凡机械厂对海归并不算热衷,更偏爱国内高校毕业生,
哪怕国内学生的履历稍逊一筹,也会优先录用。
此前并非没人质疑过这种倾向,甚至有人公开讨伐,但非凡机械厂始终我行我素,从未改变。
如今沈琰主动抛出橄榄枝,对他而言无疑是天大的惊喜。
他强压下激动,深吸一口气问道:“能具体说说是什么项目吗?”
沈琰看穿了他的顾虑,心中暗自失笑。
非凡机械厂从没有歧视海归的规矩。
只是早期发展时,他优先招聘了国内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国防七子的学生。
这些高校早已与非凡机械厂达成战略合作,每年定向输送大量高端人才,甚至有专门为非凡机械厂培养的特色专业。
有了这些自主培养的人才储备,非凡机械厂自然不再急于招聘海归,
但绝非排斥真正有实力的人。
云明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是粒子对撞机项目。”
沈琰笑着简要介绍了项目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全长超过 100公里,建成后将是世界顶尖的基础科研平台。”
詹和玉彻底愣住了。
他原本只盼着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却没想到非凡机械厂竟在推进如此量级的粒子物理项目,
简直与他的专业完美契合!
他下意识看向潘雅,发现妻子眼中满是惊喜与鼓励。
“我答应你!”詹和玉几乎没有犹豫,刚要再说些什么,沈琰又转向潘雅:
“潘雅若是愿意,也可以来非凡机械厂工作。我们有自己的新闻媒体部门,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工作地点可以由您自己选。”
潘雅眼中一亮,连忙问道:“能具体说说吗?”
“我们的媒体板块主要有四个平台。”
沈琰条理清晰地介绍起来:
“第一个是熊猫博客,主打用户个人动态分享;
第二个是熊猫头条,以用户自主发布新闻为主;
第三个是熊猫快播,短视频平台,在全球的传播度很广,你们在歐州或许也见过;
第四个是凤凰资讯,性质和您之前工作的媒体类似,主打记者深度挖掘新闻,不过它的总部在香江,不在西京。”
他补充道:“这四个平台有部分内容重叠,但侧重点不同,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詹和玉夫妇彻底震惊了。
他们此前竟不知非凡机械厂掌控着四家主流媒体。
即便在歐州,他们也从国内亲友口中听过这几家平台的名字:
在国内,除了央媒,非凡机械厂旗下的这四家媒体体量最大;
而凤凰资讯更是近几年在国际上快速崛起的传媒力量,素有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凤凰记者的说法。
关键是凤凰传媒的出镜记者,全是打扮时尚的帅哥美女。
他们言辞犀利、直言不讳,从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这样的风格让他们在全球圈粉无数。
无论世界哪个角落爆发冲突。
凤凰传媒的记者总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报道,很多时候甚至比当地媒体还快。
也正因如此,
现在不少其他传媒公司的记者,都会习惯性守在凤凰传媒的新闻页面下捡线索。
哪怕做不了第一个报道,能跟上第二个也不算落后。
“我能考虑一下吗?”潘雅脸上带着纠结,轻声问道。
这几家传媒公司,每一家都比她之前任职的机构规模大、平台广,说是幸福的烦恼一点不为过。
按说凤凰传媒最合心意。
总部在香江,她父母也在那边,要是去香江工作,既能兼顾事业,又能照应年过七旬的父母。
可转念一想,要是自己去了香江,詹和玉留在西京工作,
夫妻俩就得分居两地,这对詹思莹的成长显然不好。
詹和玉的父母倒还好,虽然也七十多岁了,
但一直生活在内地,真要接来西京,适应起来不难。
所以潘雅想先缓一缓,跟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8/4248257/433356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