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谣言
徐瑾年说话算话,又休整了一日,就带着盛安在城里城外逛起来,为此推了好几个相熟之人的诗会邀约。
两人玩的尽兴,不知道有一则流言在学子们之间悄悄传开了。
这则流言是冲着徐瑾年来的,说他幼时为过好日子,抛弃只育有他一子的亲生父母,死乞白赖的过继给有钱伯父。
之后担心亲生父母会赖上他,小小年纪就挑唆养父与生父断绝关系,自己跟着养父进城享福,完全不管亲生父母的死活。
这次他来金陵参加乡试,恰好碰到陪侄子赴考的生父,担心被人知道他做的事,故意激起生父的怒火,以扰乱贡院秩序为由,让差役把生父抓走关进大牢。
徐瑾年是三年前那场院试的头名,又是上次姜氏内部大比的魁首,不仅在同届秀才中声名赫赫,在一众老秀才中也颇有名气。
私下里不少人盯着徐瑾年,认为他很可能会成为这一届乡试的解元。
东江府的解元呐,其含金量不言而喻,足以让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眼红嫉妒。
因此短短几日的工夫,这则流言迅速在学子们之间流传,骂徐瑾年不孝不义的人多不胜数。
都说他不配为人,朝廷应该剥夺他的秀才功名,彻底断掉他的科举之路,警示那些跟他一样的不孝不义之辈。
徐瑾年每日陪盛安逛街游玩,自然没有听到这则流言。
还是今日方轻舟和叶云华参加轻舟学子举办的一个诗会,才无意中从他们口中听说了这件事。
二人怒不可遏,当场斥责乱传谣言的几个人。
随即,他们急匆匆地赶回别院,将这则对徐瑾年很不利的流言说了。
盛安气得浑身发抖,顾不得外人在场直接爆粗口:“那对不要脸的叔侄怎么能贱成这样!”
除了徐怀宁和徐老三,她想不出还有谁会这样造谣。
方轻舟和叶云华与盛安相识三年,还是第一次见她气成这样,纷纷开口安慰:
“谣言止于智者,只要及时辟谣,对明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相比盛安的暴怒,徐瑾年显得格外平静,轻抚盛安的后背平复她的情绪:“这件事不难解决,把自己气坏了不值当。”
盛安深吸一口气,压住内心翻涌的怒火:“事关你的前程,不能让谣言继续传下去,我们现在就去官府,让官府抓住那对罪魁祸首!”
徐瑾年眼底划过一丝寒意:“官要报,但不是现在。”
盛安心念一转,就猜到他的意思:“好,再让他们得意两天。”
离放榜之日还有二十天,只要在这之前揪出罪魁祸首,对徐瑾年的乡试结果就不会有影响。
见好友心里有数,方轻舟和叶云华都松了口气。
徐瑾年心知他们不会听信谣言,还是主动开口将自己与徐怀宁以及徐老三之间的恩怨纠葛提了下。
“颠倒黑白,贼喊捉贼,岂有此理!”
两人没想到好友襁褓时的经历如此悲惨,竟然被亲生父亲扔到山里喂野兽,此举简直禽兽不如!
还有那个徐怀宁,看着人模狗样,实则是个阴险小人,这种人才应该被剥去功名,一辈子仕途无望。
“我不生气,你们也别气了,接下来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与人争辩,也不必为我澄清。”
徐瑾年拍了拍两位好友的肩膀,完全不像被人造谣污了名声的受害者。
方轻舟神情复杂,半晌才道:“听你的。”
叶云华没有说话,无声支持好友的一切决定。
两人没有多留,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方轻舟叹息道:“没想到明瑜的身世如此可怜,若非当年徐叔心善过继他,他怕是难以活到今日。”
叶云华的心情也很沉重:“还记得他刚来学堂旁听那会儿皮的不像样,偏偏天分悟性远胜我们三个,因此都很讨厌他。”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一对三也没让我们占到便宜,这小子就不是个会吃亏的主儿。”
方轻舟的脸上也露出怀恋之色:“”是啊,谁能想到他差点长不大,早知道他身世这么惨,当年就该让着点。”
叶云华摇了摇头:“他不需要咱们让,而且看他那副嚣张的模样,他不会觉得自己可怜。”
方轻舟总结道:“有这般心性,他天生就不是普通人。不过也有徐叔的功劳,把他当作亲儿子照疼。”
叶云华很认可:“他对徐叔也很孝顺,徐叔的心血没有白费。”
说到这里,他皱起眉头:“倒是那个徐怀宁,怕是个不记恩的白眼狼。”
徐老三一个乡野农夫,第一次出远门来到金陵这种地方,从上次贡院被抓的反应来看,是个十足的窝里横。
要是身边没有人撺掇,他肯定没有底气编排这样的谣言。
方轻舟嗤笑:“这种人早晚自食恶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958/434904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