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探索县城
另一边,李建业出了院子并没有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根据老汉的记忆在附近一带快速穿行。
他将这一片的布局、道路走向、二鬼子哨卡、容易藏身和方便撤离的地方记在心里,防止夜里行动出差错。
熟悉好附近的情况,李建业快步朝新香火车站方向靠近。
越靠近火车站,气氛无形的越发紧张。
距离火车站一公里以内的房屋早已没人居住,宛如鬼城一般,估计住户都被小鬼子强行赶走,防止混入其他人员破坏铁路线。
就在李建业为小鬼子的谨慎感到惊诧时,眼前的一幕直接让他说不出话。
靠近铁路线两三百米的范围内,房屋等建筑全部被推倒,就连树都没留一棵,视野所及之处一片空旷,几乎没有任何可供藏身的遮蔽物。
而且,废墟被清理的十分干净,就连稍大一点的砖石都看不到,显然是为了杜绝任何可能的潜伏点。
最棘手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火车站及附近沿线的六座哨楼。
两座哨楼各处在火车站南北两端,其余四座分布在铁路沿线,相互间仅距离五百米。
哨楼上肉眼可见的有小鬼子身影在晃动,四楼射击孔架着重机枪和轻机枪,三楼二楼射击孔略大,估计是为了使用手榴弹等投掷类武器。
李建业心里暗暗猜测,可能是这里的铁路线之前经常被偷袭,而驻守新香县城的联队又吃过亏,所以才搞了这么一手,不然不会如此大费周折。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附近一处较高民房,伏在屋顶上小心翼翼观察远处火车站情况。
一眼望去,即便隔了这么远,站区的森严守卫依然令人心惊。
火车站一圈拉着层层铁丝网,唯一一个通道还设有结实的沙包工事,后面架着机枪、掷弹筒等武器。
穿着土黄色军装的小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在车站内固定哨位站的笔直,眼神机警的扫视着眼前旅客和四周。
车站外围还有不少二鬼子挎着枪来回巡逻,这些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动作明显懒散。
整个火车站区域,就像是一只全身带刺的刺猬,视觉上几乎看不到死角。
李建业越看心越沉,眼前小鬼子的整体素养和他之前遇到过的国军形成过于鲜明的对比,两者之间差距属实太大。
同时,他还联想到了另外一点。
驻扎新香县城的小鬼子都如此精良,那驻扎北平的小鬼子岂不是更加精锐。
毕竟进攻北平的小鬼子是甲等师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多为老兵,战斗经验丰富。
而驻扎新香县城的小鬼子多为乙等师团,尤其是经过几年战争消耗,现在补充过来的还只是新兵。
想到这,李建业顿时感到一阵强烈的危机感。
这几天实力提升带来的超然自信和前几天轻易干掉国军兵痞带来的膨胀感,此刻被现实彻底击碎。
李建业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个人的勇武和基础的超能力,在真正的战争机器面前,是渺小而脆弱的。
他可以凭借身手和精神力袭杀一两个甚至几个落单的小鬼子,但面对一支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且拥有完善火力配置的军队,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想明白这些,李建业长吐一口气,内心迅速做出决断。
等把家里人安全送走后,自己一定要沿路尽可能的搜集那些蕴含信仰之力的古董珍宝。
中原大地作为华夏的发源地,古墓和遗迹众多,仔细搜寻之下一定大有收获。
远了不说,前面的安洋县城就是古代殷商都城,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祭祀神明、沟通上天的重器,其中蕴含的信仰之力绝对要比后来产生的佛道这类珍宝更加充沛。
如今兵荒马乱,大量遗迹被发掘,几乎全部集中在小鬼子军官手里,此时正是收集的“黄金”期。
虽然过程比较危险,但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值得冒险。
李建业打定主意后,将火车站的整体布局、哨卡、哨楼、巡逻路线等关键信息牢记在脑海,然后悄悄的撤离,准备根据小鬼子的记忆前往县城其他几处关键地方。
首先来到的是小鬼子的司令部,小鬼子司令部设立在新香县衙,高墙大院,门口沙包工事、机枪哨位等一应俱全,巡逻队交错巡逻,戒备森严。
紧接着,他又分别去了县公署(伪政府)、宪兵队驻所、特务处、物资管理处、临时机场等几个地方。
这些地方防守同样严格,尤其是临时机场,四周有八座哨楼和十几个火力点,还有两支步兵大队分成里外两层驻扎,就连二鬼子军官进出都要检查证件并由专人陪同,防守不可谓不严。
一圈转下来,李建业心情有些沉重。
新香县城虽然不算大,但小鬼子防卫体系非常严密,尤其是那些重要部门,真正做到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这对接下来的行动是极其不利的。
看来,还是要先给家里人办好良民证和通行证,等送上火车才能放心行动。
眼见天色不早,李建业准备回家,但回家之前还有件事要做,给家里几人买一身合适的衣服。
几人现在的衣服破破烂烂,上火车很容易引起怀疑,他可没有把握在冷血狠辣的小鬼子手里救下四个人。
李建业在大街上谨慎穿行,连找几家卖衣服的铺子都关门了,最终还是在背街找到一家半掩门板的裁缝铺。
一进去,铺子里面十分冷清,不仅没有人,就连衣服都没几件。
货架上稀稀拉拉摆着六件衣服,全是灰色和黑色,布料粗糙、款式老旧,甚至看起来像是旧衣服改的或者收回来的二手货。
“掌柜的,这件衣服怎么卖?”
李建业随意指了其中一件,询问道。
掌柜的看着有五十多岁,一脸的愁容,有气无力的抬头看了看,说道:
“十五元,或者十斤粮食,不还价!”
李建业听到价格愣了一下,反问道:
“掌柜的,一件衣服你要十五元,当金子卖呢?”
“后生,没多要!”
掌柜的颤颤巍巍站起身,拿下衣服顺着没缝合的缝隙扒给李建业看,说道:
“这里面有棉花、杨絮,还有一点鸡绒,暖和的很。”
李建业点点头,露出一丝了然的神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944/437015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