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接触八路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距离孙家老宅不远的路口。
李建业通过孙大荣的记忆得知,里面安排了两个人常年驻扎,防止有小偷或者不开眼的祸乱。
所以,他提前停车徒步靠近,防止惊动里面两人。
来到孙家老宅门前,借着月光能看见这是一座破败的老式院落,门上、柱子上的漆皮斑驳一片,青砖垒的围墙表皮已经有些脱落,不知道的还以为常年没人居住。
李建业悄无声息的翻进去,径直来到两人居住的平房。
此时,两人正呼呼大睡,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来临。
他们在这里已经待了三四年时间,除了刚发生灾荒时有些灾民过来寻食被强行赶走,其他时间再无人来,渐渐的也就没了警惕心。
李建业悄然进屋解决掉两人,然后直奔后院土窑。
那是一孔早已废弃的土窑,周边杂草丛生,里面除了一方土炕和几个破木家具,再无其他。
很难想象,孙大荣竟然会把毕生家财藏在这里,也算是另辟蹊径。
李建业走进土窑,按照孙大荣的记忆钻进土炕下面黑布隆冬的火膛,然后摸索着推开一块活动的木板,顿时露出一个洞口。
“真他娘的是个人才,也不怕窑塌了把自己砸死。”
李建业埋怨一句,顺着洞口往里钻,一股潮湿阴冷的土腥味顿时扑面而来。
来到最下面,底部整整齐齐摆放着二十几口木箱子。
通过精神力探查得知,有两口装的是大洋,加一起约有上万枚,还有两个箱子装的是大小黄鱼和一些金饰子。
剩下二十口箱子全都经过专门处理,里面装的都是古董珍宝,其中有十来件是殷商时期的青铜器。
这些都是孙大荣半辈子搜刮来的,没想到最后竟然便宜了李建业。
李建业在洞里待的浑身别扭,赶紧将这些箱子全部收进双鱼界,然后离开孙家老宅,赶往沙窝村。
沙窝村位置偏僻,距离横川镇三十公里,距离新香县城四十公里,处在新香和安洋之间,刚好是小鬼子无暇顾及的交界地带。
八路军把驻扎地选在这里,进可攻击两县小鬼子,退可固守村子破坏铁路线,倒也合理。
一路颠簸,李建业终于赶在八点赶到沙窝村外。
他揉了揉有些麻木的屁股,将跨子摩托车收起来,徒步靠近村子。
新香县域有跨子摩托车的只有小鬼子,万一自己被暗中侦查的八路军战士当做小鬼子打了黑枪,岂不是冤死。
来到沙窝村外,李建业并不打算贸然上门。
他不是傻子,自己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空口白牙就说沙窝村有个队长投了小鬼子,晚上小鬼子还会来夜袭,别说是八路军,就是三岁小孩都不相信,说不定还会把自己当奸细抓起来审问,徒增麻烦。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八路军看到自己的诚意,逐步接受。
至于什么是诚意?
第一,能杀不杀!
第二,雪中送炭!
李建业将精神感知施展到最大范围,谨慎的往村里摸去。
期间遇到老百姓路过,直接闪身进入双鱼界躲藏,避免自己陌生面孔引起注意。
行走几分钟,终于来到村中央,一名“老百姓”引起李建业注意。
这人穿着老百姓衣服,但眼神锐利的扫视四周,定然是八路军的暗哨。
李建业施展心灵感应,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驻扎沙窝村的八路军是第六军分区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叫吴济川,副营长叫林大明,此刻正在不远处一间民房开会。
而其他战士,都在村后面树林进行训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结束。
李建业掌握信息,继续向里面潜行,悄无声息来到营长吴济川和副营长林大明开会的屋子。
就在这时,屋里突然传出声音。
“老吴,再这样下去不行啊,战士们已经断粮两天了,天天就靠那点稀糊糊,扛不住啊。”
“还有,仓库弹药也没了,一人匀不到五发子弹,万一哪天小鬼子打过来,咱们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副营长林大明语气充满焦虑和无奈,隐隐还带着一丝自责。
营长吴济川声音沉稳,但难掩疲惫,沉声道:
“老林,你说的情况我知道,我比你更着急,但办法不是一下就能想出来的,总得要时间吧?你让我再想想!”
“你也甭想了,我决定去扒火车!”
“什么?扒火车?不行!”
吴济川瞬间急了,大声道:
“现在小鬼子严防死守,每节车厢都有鬼子兵,上次侦查小队只是去侦查都差点没回来,咱们现在饿着肚子、缺枪少弹,去扒火车不是送死吗?”
“那怎么办?去找老乡借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战士们饿垮吧?”
“不行,这样更不行!”
吴济川神色严肃,一口回绝:
“乡亲们自己都吃不饱,咱们怎么能再伸手呢?更何况咱们已经给父老乡亲们添了这么多麻烦,这件事想都别想!”
林大明显然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声音猛的提高,大声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告诉我怎么才能行?”
“老吴,咱们千辛万苦拉起来的队伍,绝不能就这么垮了!”
话音落下,屋内陷入一片愁云惨淡的沉默,再无一人说话。
李建业听完两人对话,内心有些不是滋味。
条件已经这么艰苦了,两人却还不忘保持队伍打小鬼子,坚强的抗争下去,这份心实属难得。
他决定,给这支八路军送上一份礼物,尽可能的改变现在的窘状。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建业还是习惯性的对二人“审查”一番。
通过记忆得知,两人都对小鬼子充满恨意,也是在真心实意的抗击小鬼子。
李建业终于放心,闪身进入双鱼界写下一张纸条,然后开始计划第一步。
他来到屋子窗户边,手腕一抖,一枚大洋在精神力的精准引导下紧擦着吴济川的耳朵深深射入后面槐木架。
“谁?”
“有情况!”
吴济川和林大明大惊失色,拔出枪迅速冲出来,警惕的四下张望,却连人影都没发现。
“老吴,是不是小鬼子摸进来了?”
林大明压低声音,神色紧张的说道。
吴济川没有回话,目光锐利的扫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窗台,上面有一枚大洋,大洋下面是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他小心翼翼上前打开小纸条查看,只见上面笔迹工整的写着:
二队长马有福已投敌;
日军于今晚十二时发动夜袭;
如需粮弹物资,可至村南五里城隍庙领取。
最下面的落款:钟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944/437015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