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逃难进行时,我靠咸鱼翻身 > 第三十四章暗潮涌动

第三十四章暗潮涌动


王巧姑到底没有下定决心,找老夫人说这些不知真假、道听途说的事。

一来老夫人最近食欲不振,整日昏沉。二来萍儿一直把持着房中事物,不让任何人靠近。

偏老夫人也不知吃了什么迷魂药特别信任萍儿,这就间接导致王巧姑已经很久没有近身侍候老夫人了。

但贺瑾儿却始终疑心流民攻城一事,这几日整夜不得好眠。可近来知州从沧城塞边调来五百精锐铁甲兵,终日在城门口巡逻,震慑流民。

满城的恐慌压了下去,人们又开始安居乐业,过着云淡风轻,平安无事的日子。那些吃人要命的眼神似乎不存在,好像全是贺瑾儿恍惚间的错觉。

比常人多了几分危机感的贺瑾儿,每日依旧往外行走,打探消息城里只有粮油铺子在频繁涨价,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翻倍涨价也很正常!

粮油米面似乎只有红小豆还是正常价,三十文一斤,贺瑾儿喜出望外她很喜欢吃红豆饼。往年比现在涨得还厉害,去年她根本不敢买。

不过现在嘛!能活一天算一天!身负四百两巨款的贺瑾儿通通包圆,往平台暂放。

脸上有伤的贺瑾儿也没忘记每天去宝芝堂打卡,这么久了她跟柳医女也混熟了!眼瞧着柳医女整天赶驴车往乡下义诊,她出声提醒:“近来城里不太平,无所事事的闲汉太多,柳姐姐还是少出门吧!万一莽汉冲撞了姐姐可怎生是好!”

柳医女好笑地看着这喜欢骗人的小丫头,骗自己主子就算了,连她也开始忽悠了。不过外头的闲汉确实很多。

即使贺瑾儿不说,她也打算带着众姐妹去城外的尼姑庵暂避一段时日。仔细研究炮制药材,总靠开药方挣钱,维持药堂的开销,终究不太切实际。

索性今天便关门,去山里深造。临行前柳医女瞧贺瑾儿少气懒言、心脾两虚,耐心写了两样方子四君子汤、  藿香正气散,帮她调理身体。

贺瑾儿不是个讳疾忌医的人,有病就治呗!生怕小毛病拖成大麻烦的她,立马去了隔壁药铺。

药铺的学徒负责抓药,瞪着药方与医书来回翻。抓药的学徒自诩学识渊博,向来看不起宝芝堂的女大夫,每每遇到与医书相悖的药材剂量时,他总大呼小叫引来药铺掌柜。

强调柳医女是庸医,乱开药方害人。说到言辞犀利之处,他还会找贺瑾儿评理,让她辨辨医书与柳医女开得药方那个更权威!

可惜,他找了一个睁眼瞎,贺瑾儿完全不认得药方与医书那个说得对,因为上面的字她压根不熟。

柳医女喜欢写草书,字迹潦草、行文洒脱,贺瑾儿每每看到就头疼。医书好一点是官府正规的楷书,结构规整、易于辨认。

但是贺瑾儿只认识隶书,她平常也只写隶书。隶书与现代的简体字相近得多,天知道她有多羡慕其他穿越女,能写出一手漂亮到没边的簪花小楷啊!

不像她!换种字体如同换了套外语,字体认得贺瑾儿,贺瑾儿不认识它。每到这时药铺掌柜就出来解围了。

学徒是他的亲儿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劝他少打听别人的药案,每家都有不传之秘,若是这位病人吃了三月还不见好,那他们才有资格说柳医女是庸医,上前砸了她的招牌!

药铺与诊堂是供给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家有利益往来,药铺掌柜从不会把人往死里得罪。

不过他的小心思也不少,经常劝贺瑾儿买点牛黄片,若是嫌解毒的牛黄片贵,换成便宜的巴豆、泻药也是一样的,他们都有解毒的效果。

言语之间也暗藏了对柳医女的不信任,甚至贺瑾儿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了点儿,他还会推荐别处的方子让贺瑾儿试试。

这些时日下来,贺瑾儿手里已经攒了很多祛疤、淡痕,治跌打损伤的古方和药膏,搁现代她能靠方子开个美容公司。

这次调理身体的药方同样如此,虽然药铺掌柜没有否定柳医女的医术,但照样不声不响的推了其他药材方子给贺瑾儿。

贺瑾儿不敢得罪药铺掌柜,生怕他在药里动手脚。他推荐什么,贺瑾儿就买什么!反正平台的空间有锁鲜功能,她不怕药材变质!

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人参养荣丸、柏子养心丸、左归丸、右归丸、年份大朵的灵芝、雪蛤、三七、海参、燕窝、阿胶、当归、鹿茸、石斛。

贺瑾儿被药铺掌柜一忽悠,说这玩意儿对身体好,吃了身体倍棒倍精神儿!这些贺瑾儿也看不懂啊!她就是个外行。

不过还好她有咸鱼出品的辩识功能,确认不是假药冒充。贺瑾儿小手一挥,一百五十两花掉,一笔药材进了平台。

花完这些钱不算,贺瑾儿的购物欲彻底上来了。路过布店瞧见合适的成衣清仓,样式简朴,颜色也不鲜艳,放在店里灰扑扑的,但它便宜啊!三件加一起才十七文!买了!资产减十七文。

路过鞋店,贺瑾儿买了雨天的油膀靴、宋代买不分鞋号,右脚穿得下去,左脚就不用试了。所以买鞋最好本人来买。

但是贺瑾儿照样每人给添了一双,这鞋家里只贺富宽有一双,别人雨天只能穿自制的木屐、草鞋。

出行很不方便,贺瑾儿早就想买了,她对众人的脚码了熟于心。略微瞧着合适就拍板买下,更别提其他的绣鞋、麓皮靴。

贺瑾儿在这一整条街上大买特买,活像一个暴发户。身后跟着一群帮她抬货的跑腿活计,正当贺瑾儿在外消费时。叶府的大娘子柳氏身边的赵嬷嬷冷不丁的提到了她!

“大娘子何必忧心,府里家生子有不少长成的,侍候老夫人的王嬷嬷,她有个孙女十一二三,虽破了相,但身段极好,买去怡红楼得三、五十两银钱不是问题!

还有庄子上高庄头的女儿,模样也是少见的俊俏,灶头上封厨娘的小姑子暗香、角门婆子赵氏自个买的小丫鬟娉娉,把她们四个放出去,不就填了买春莺、夏菱、秋桂、冬蕊四个丫头的亏空么!”

因为城门口戒严,大宗货物没有知州的调令完全运不出去。叶府已经有两月没有纯利润入账,加上开封几家分店被淹,具体损失多少还未统计。柳氏急得嘴上长满了火燎泡,叶老爷又极为好面子,城里几家大户纷纷在城角门施粥。

他也跟风布施,结果负责施粥的婆子中饱私囊,往白粥里掺沙子偷换粮食,若不是柳氏突发奇想去查看,她们还不知道这群婆子能欺上瞒下到这个地步。

柳氏当场发作,把涉事的婆子全家发卖。回来的路上又瞧见几个婆子说嘴,气得柳氏偏头痛也一并发卖了。

高门大户有卖就有买是既定俗成的规矩,牙行又领了几位水灵小丫头进来,老夫人敲打柳氏该为二小姐配人了,秋小娘作为二小姐的亲娘,亲自挑选一眼相中了秋桂、冬蕊两个丫头。

那两个丫头每人一百两的身价,这钱柳氏掏得胃疼。买人向来不买双,柳氏又挑了两个便宜货,凑成春夏秋冬四季,图个一年顺遂。

可四个丫头买下来,府里便再也没有流动的银钱了。如今账上两眼空空,一分钱也逼不出。柳氏不想动自己的嫁妆,她的体己还要留给女儿。

但明天府里的菜金、甜水、满府人的吃喝用度,她的香薰炉、叶老爷出门的行头费、叶老太太的茯苓膏,这么多钱从哪儿掏!

大娘子柳氏刚刚为此忧心,已半日未进米水了!赵嬷嬷自以为出了个顶好的主意,大娘子一定会赏她一颗银豆子,谁知道却惹来柳氏的怒骂,一盏热茶泼过去。

“好你一条老狗,为我宽心就能搜罗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主意。你是不是想满府的人怨我!好卖秋小娘的脸啊!”

赵嬷嬷不敢躲那直面脑门的茶盏,碎裂的瓷片与滚烫的茶水在她脸上炸开,她也不敢露出一丝痛苦神色,只一个劲儿地磕头狡辩。

“大娘子明鉴,奴才全是为了叶府着想。如今的粮价一天一个价!城外多得是吃不起饭的流民。大娘子心好,奴才提这几个丫头在府里也是吃白饭的,还不要脸吃了府里这么多年,也该她们为府里分担一二了!再说…””

说到此处,赵嬷嬷大着胆子抬头撇一眼柳氏不怒自威的神色,又道:“不止她们几个奴才秧子是吃白饭,就连她们的爹娘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大娘子太心善,纵着他们不知好歹。

别的不说,就提王嬷嬷的大儿媳梁氏,听说为了讨秋小娘欢心,一条茄子就要数十只鸡来煨,秋小娘只吃茄子,末了那鸡全进了这帮奴才的肚子。”

眼见柳氏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赵嬷嬷继续告密,一脸衷心的表示:“小厨房里还有更奢靡的羊汤豆腐,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八小块晾干,用牛油热灼,略洒盐花,翻身后加入一大杯人参药酒、二十个海参、大虾米。

用一小杯香油滚一回,加糖一撮再滚一回,最后加入半寸许长的羊羔肉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煎熟。

最后秋小娘照样不吃羊肉,她只喝羊汤,只吃豆腐,余下的全让别人享用了!大娘子她们吃得可全是叶府的钱啊!

老奴跟着大娘子从柳家嫁到叶家,不说王公贵族单提富商巨贾,从没见过那家比秋小娘还奢靡无度的!大娘子若不遏制,叶府被她们吃垮是迟早的事!”

赵嬷嬷说得话句句扎心,柳氏强装的气势少了三分,整个人都垮了下去,她能不知道小厨房的事么!

她知道,凭她的管家手段,耗子洞里多了条耗子她都一清二楚,更何况是距离不算远的小厨房呢!天天闻也闻见了!只是没赵嬷嬷说得那样详细。

可她知道又能怎么样呢,发卖了王嬷嬷的儿媳梁氏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要秋小娘还得宠!有得是厨子给她做奢靡的菜式,更何况老爷也在小厨房吃饭。

很难说清那菜是秋小娘要的,还是老爷自己点的。只有他俩闹脾气时,小厨房的奢靡之风才能停一停。

总寄希望于他俩怄气是不可能的!没有秋小娘还有春小娘、夏小娘,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柳氏木然地发了会儿呆,卸了心气。

指使赵嬷嬷把她陪嫁的那对龙凤金钗拿去偷偷当了,那是整整十两的足金寓意十全十美,柳氏这辈子只在大婚时戴过一次。

虽心有不舍,但眼下是没有其他办法了。她柳氏可以发卖不守规矩的下人,但没办法动叶府本身的老人,满府上下只有叶老夫人有这份权利。

大娘子柳氏既清醒又痛苦地想,她必须想办法把管家这事甩给叶老夫人,否则她的嫁妆全填进去也喂不饱满府的人!

守在柳氏门外把风的冯婆子,瞥见赵嬷嬷匆匆忙忙的身影,心下也有其他算计。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924/111110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