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我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
正月十八,黎明前的黑暗尚未完全褪去,江南水乡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雾中,如轻纱般缥缈。冬日的寒意固执地缠绕着大地,官道两旁的枯草上凝结着晶莹的霜花,在初升朝阳的照射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天色未明,官道两旁却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裹着厚厚的冬衣,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成一片氤氲。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迫切地等待着见证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时刻。小贩们穿梭在人群中,叫卖着热腾腾的包子和新酿的米酒,食物的香气与冬日清冷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气息。
谢凤卿一袭深紫色朝服,立于新建的火药工坊前。朝服上绣着精致的暗纹,在晨曦微光中若隐若现。寒风拂过她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盛满复杂情绪的眼眸。她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喧闹声,心中涌起一阵难言的悸动。
三个月前,她还是个连自己命运都无法掌控的庶女,被迫在家族的夹缝中求生存;如今,她却要亲手揭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为一个王朝的未来奠定基石。这种身份的巨变,时常让她在深夜醒来时感到一丝不真实。然而此刻,站在众人面前,她必须展现出无比的坚定和自信。
萧御立在她身侧,玄色王袍上金线绣着的蟒纹在渐亮的晨光中流转着暗金色的光芒。他微微侧身,不动声色地靠近,冰凉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
“紧张吗?”他低沉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看透她内心的波动。
谢凤卿微微摇头,唇角扬起一抹浅淡却坚定的弧度:“不过是迈出第一步而已。”她声音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话虽如此,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工坊大门上那块蒙着红布的巨大匾额。红布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一只即将破茧而出的蝶。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牌匾,更是一把钥匙,一把将开启大燕王朝全新篇章的钥匙。她不禁想起自己那个世界的历史进程,火药如何改变了战争形态,又如何推动了工业革命。如今,她将在这个平行世界引领类似的变革,这种感觉既令人振奋,又让她感到责任重大。
“还记得你第一次向我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吗?”萧御忽然低声问道,目光中带着回忆的色彩。
谢凤卿轻轻点头,眼中浮现一丝笑意:“那时你还认为我是疯了,一个女子竟敢谈论火药配方和军工生产。”
“我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萧御的声音几不可闻,“只是担心这一切会给你带来太多危险。”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在某些看似普通的百姓脸上稍作停留——那是他安排的暗卫,混在人群中保护谢凤卿的安全。
一只温暖的大手悄然覆上她微凉的手背,轻轻一按,随即克制地松开。萧御错后半步,以一种守护的姿态立在她身侧,声音低沉得只有她能听见:“此刻景象,是否一如你当年所愿?”
谢凤卿没有立刻回答,她指尖微蜷,仿佛还能感受到他掌心残留的温度和薄茧的触感。她想起那个雪夜,在摇曳的烛火下,她将粗糙的图纸铺开,而他只是静静听着,末了,只说了一句:“你想做,我便为你扫清障碍。”
“比我所愿的,更好。”她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因为不再是孤身一人。” 萧御闻言,深邃的眼眸中有什么情绪剧烈地翻涌了一下,最终化为她身侧更加坚定的守护姿态。
“与你在书房推演图纸的那一夜,仿佛就在昨日。”萧御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打断了她的沉思。他没有用“你提出想法”,而是用了“我们推演”,这个词微妙地将两人置于同一战线。
谢凤卿心尖微微一颤,那段挑灯夜话的记忆瞬间鲜活起来。她记得他专注批注的侧脸,记得他为某个细节与她争辩,更记得最后,他将那盏最好的琉璃灯推向她手边,自己则隐在阴影里,说:“前方由你执灯照亮,阴影之下的路,我来走。”
“是啊,”她轻声回应,语气里带着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感慨,“若无当日的推演,便无今日的盛景。萧御,谢谢你……信我。”最后两个字,她说得极轻,却重若千钧。萧御没有回答,只是那向来冷峻的眉眼,在她话音落下时,柔和得不可思议。
“辰时到——”礼官高亢的唱喏声划破长空,原本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千万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谢凤卿身上。远处,几只受惊的鸟儿从光秃秃的树梢上飞起,消失在淡青色的天空中。
她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让她的神智更加清明。抬手握住红布一角时,她感觉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颤,但下一刻,她便毫不犹豫地用力一扯。
红布飘然落下,“火药民营”四个鎏金大字在晨曦中熠熠生辉,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般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声浪几乎要掀翻工坊的屋顶,连大地都在为之震动。孩童们被大人高高举起,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历史性的一刻;老人们抹着眼角,他们经历过战乱,比年轻人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也更能理解强大国防的重要性。
谢凤卿静静地站立片刻,素手微抬,等到欢呼声渐歇,方才从袖中取出一只特制的铜质传声筒。这是工部最新研制的扩音器,能将声音传至数里之外。她清晰的声音通过传声筒传遍全场,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自即日起,民间可依法生产火药。”她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全场,“朝廷将在各地设立火药监管司,负责监督生产安全与质量。但更重要的是——”她刻意放缓语速,确保每个字都能被清晰理解,“每份利润的十分之一,必须纳入女学基金,用于资助天下女子读书求学。”
谢凤卿话音方落,工坊前早已备好的石碑便被两名差役稳稳立起。那石碑以青石雕成,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与大门上高悬的鎏金匾额相映成趣。碑文清晰地镌刻着新规的每一条细则,特别是"每份利润十分之一纳入女学基金"这一条,字迹深刻,仿佛要将这开天辟地的变革永远铭刻在历史中。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阵阵议论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几个身着儒衫的老学究连连摇头,其中一位白须老者痛心疾首地对身旁的友人道:"女子入学,阴阳颠倒,这是要乱了我大燕的纲常啊!"而更多的平民百姓,特别是那些携着女儿前来观礼的父母,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一个衣衫朴素的农妇紧紧搂着身旁约莫十来岁的女儿,激动得声音发颤:"丫头,你听见了吗?你也能上学堂了!"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带着几分刻意的傲慢:"我出双倍价钱,包下工坊首批火药!"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声音来处。只见几个衣着华贵的男子正趾高气扬地推开人群往前挤,为首的正是宗室残党萧景明。他身着绛紫色亲王常服,腰间佩戴的蟠龙玉佩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芒。这位年过四旬的王爷是朝中守旧派的代表人物,一向对谢凤卿推行的新政嗤之以鼻。
萧景明大步走到工坊前,先是装模作样地环视一周,这才斜眼睨着谢凤卿,嘴角扯出一个讥诮的弧度:"怎么,谢王爷不欢迎生意上门?还是说,这所谓的民营,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把戏?"他特意在"王爷"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谢凤卿面不改色,眸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光,但声音依然平静无波:"价高者自然优先。不过按照新规,请先缴纳定价的十分之一作为女学基金。"
萧景明闻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身后的随从们面面相觑,一个师爷模样的中年人急忙凑上前,在他耳边低语:"王爷,这分明是个圈套......"
"闭嘴!"萧景明厉声喝退随从,转而对着谢凤卿冷笑道,"谢王爷倒是会做生意。不过,本王倒要问问,这所谓的女学基金,究竟是何用意?莫非是要让我大燕的女子都去学那些奇技淫巧,不安于室?"
谢凤卿不疾不徐地向前迈了一步,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萧王爷此言差矣。女子读书明理,方能相夫教子,教化子孙。我大燕若要国祚绵长,岂能有一半子民目不识丁?"她顿了顿,视线落在方才那个农妇和她女儿身上,语气温和了几分,"况且,女子中有才智者众,若能得教化,必能成为国之栋梁。"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赞同之声。萧景明见状,脸色更加难看,他强作镇定地捋了捋胡须:"巧言令色!祖宗规制,女子无才便是德。谢王爷这般作为,是要颠覆我大燕的根基不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919/111110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