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商机


关小天摆摆手:“不需要,给你倒腾一张票,我才赚几块钱而已,这个价卖谁都轻松加愉快!”

  “哈哈,谢了呗!那咱就定好了!”

  “妥了!哟呵,几天没见,你这是鸟枪换炮,置办上自行车了?”

  关小天扫了一眼文东手里推着的自行车,随口问了一嘴。

  “买的二手!先对付着用!”

  “行,越来越有实力了!等发了财,记得拉哥们儿一把啊!”

  “嘿嘿,天哥就知道逗我玩儿,先走了啊,去割点肉,家里没肉了!”

  “慢走……”

  ……

  简单寒暄几句,文东就将票据的事儿搞定了。

  二十块钱一张票,在当时这个时间节点很正常,毕竟物以稀为贵。

  只有少数灰色渠道,才能搞到这种紧俏玩意儿,普通人根本就没有配额的。

  等推着自行车走远了,大春儿嘟囔道:“算上票据,咱们买新的收音机,要104块,好贵啊!

  我还以为三五十就能买到呢!”

  “这玩意儿又不是买回来用一次就丢!贵点就贵点吧!

  如果不是认识天哥,在城里黑市买票据,估计还得贵十几块打底儿!

  走了,割肉去!”

  “嗯呐,咱们多去几趟鬼市,用不了几天就能挣回来了!”

  哥俩嘀咕着,来到了卖肉的摊位跟前儿。

  摊主跟文东也认识,简单打了个招呼之后,哥俩各自割了四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九毛钱一斤,四斤消费三块六毛钱,各自让了一毛,哥俩付款七块整。

  割了肉,接下来又一人买了十斤白面,价格还是两毛钱一斤,手上的零碎儿立马多了起来。

  文东把二十斤的白面口袋,塞到了蛇皮袋子里,直接一左一右横着搭在了车梁上驮着,肉则挂在车把上,倒也不费劲。

  从黑市深处往外走的时候,文东又路过了卖活禽野味儿的几个摊位跟前儿。

  这边的活禽,好像卖起来走货不是太快,一直没看到有意向的买家询价。

  看到这些沙半鸡,文东心底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来。

  “大春儿,你说,咱们如果把镇上黑市这边的野味低价通货收过来,然后拿到城里鬼市上去卖,或者直接送到煤矿食堂去,有没有搞头?”文东小声问道。

  “刚才你不是问价了吗?价格不便宜啊。

  如果能压价的话,便宜收过来高价卖,好像可以搞,也得问问常大叔那边,每天要多少只的供应!

  多了用不完,跌膘不说,还会死!”

  大春儿这家伙别看平日里有点憨憨的,但脑子并不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了其中的关键。

  “这点好研究,等下午放鹰回来咱们去找一趟常师傅问问不就行了!”

  大春儿挠挠头:“我还打算下午继续去钓鱼呢,反正我去也帮不上啥忙,不行东哥你自己去问呗,你说咋整就咋整,我都听你的!”

  “也行,咱先回家把买的东西放下,再去放鹰,时间应该晚半个小时左右,还来得及!”

  “嗯呐!多逮点野味儿,买收音机!”

  ……

  哥俩小声交流了一会儿,出了黑市的摆摊范围,翻身上车,回家!

  到了家里,天刚蒙蒙亮,哥俩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带上鹰继续去择伐区放鹰去了。

  ……

  另一边,李二娃今天在家里等到了七点钟,也没等到黄三宝来找自己去山上放鹰。

  一个人放鹰多少有点不方便,李二娃架上小鹰就去了黄三宝家。

  昨天黄家被砸了玻璃,新玻璃还没买回来呢,昨晚上睡觉屋里透风撒气的,黄三宝家人可遭罪了。

  再加上,挨了文东跟大春儿哥俩的收拾,黄家人各个脸上都挂着彩。

  “三宝,在家没?还一起去山上放鹰不?”李二娃在门口敲了敲大院院门,扯着嗓子喊道。

  很快,鼻青脸肿的黄三宝披着褂子出来了。

  “二娃哥,今天我就不去了!不太方便!”黄三宝说话有点大舌头的嘟囔道。

  “草,咋被打这个逼样!没事儿吧?”

  “死不了,你自己去吧,我就不去了!”黄三宝情绪很低落的嘟囔道。

  “那行吧,我走了,回头你好利索了,咱再去放鹰!”

  “到时候再说!”

  ……

  李二娃从黄三宝家离开,往回走的路上心底就开始琢磨起来,今天去哪放鹰啊?

  要说李二娃胆子大,其实胆子还真不大,有个人做伴,上哪他都行,但让他自己出门进山,心底多少有点犯嘀咕。

  算了,三宝没空今天自己就去附近转一圈儿吧,河边小树林转转,外加去小山那边放几把。

  二娃心底暗自打定主意。

  再说李二娃手里的紫鹞子,从买回来到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虽然每天都在实战放鹰,但鹰越放越滑,膘也越放越大。

  滑,是因为他跟鹰夺猎物,手法有大问题,人跟鹰的非但没有亲和度积累,反而越来越差。

  膘大,则是因为每天放猎回家,李二娃喂鹰的肉,从来是吃多少给多少,没细致的控制过食量。

  有句训鹰的老话说,膘大扬飞瘦不拿,手功不到就躲茬。

  啥意思呢,鹰的实战表现,是跟它自身的膘情储备密切相关的。

  如果鹰的膘大,体力储备够足,哪怕他跟人的亲和度比较高,不怕人,依然容易在实战中逃跑,受控性下降。

  如果膘太小,体力不够,鹰追击猎物欲望下降,就会不拿,也就是不逮东西。

  至于后面两句,则说的是鹰在人手上亲和度下的功夫,如果功夫不够,鹰就会怕人,出现躲避逃窜等反应。

  今天李二娃手中的鹰,体重接近下网时候的满膘体重,立在虎口上,状态跟前几天都有了明显的区别。

  它不再老老实实的蹲在人手上,而是从蹲姿变成了站姿。

  一双锐利的鹰眼,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四处观察表现出极强的警惕性。

  而且,李二娃在伸手摸它的尾巴的时候,鹰已经开始躲茬了,下意识的躲避不让摸。

  只不过腿上的脚绊儿限制着,怎么也躲不掉而已。

  换成懂行的资深鹰把式,一看鹰的状态就知道,这架紫鹞子已经从熟透的状态,反性到了最多五成熟的半熟状态,断断不可再出门下地干活儿了。

  但李二娃对这些细节,根本就不懂,脑瓜里还在惦记着,自己一个人待会儿放鹰没了跟班帮手咋办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850/437289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