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报仇


等回到家里,锅里盖着做好的饭,谁都没吃呢。

  大姐文静上下打量了弟弟一眼:“喝酒了?你身上有酒味!”

  文东咧嘴微微一笑:“中午挨桌敬酒喝了点,没醉!

  要不然早就回来了,我师傅喝多了,我把客人送走了,又帮着师娘收拾好家里琐碎,才回来!

  饭盒里装着红烧肉呢,师娘临走给装的,晚上添个菜!”

  听到红烧肉三个字,小幺妹儿立马眼睛放光抬起头来。

  “红烧肉?在哪呢?好不好吃?

  二哥,我想吃红烧肉,我还没吃过红烧肉呢!”

  听到幺妹儿的话,文东心头微微一颤。

  哪怕现在家里日子过得好了些,荤腥油水啥的已经不是太缺了,也远没有达到红烧肉自由的程度。

  做这玩意儿又要用到整块的五花肉,还要用到油跟糖,在当时来说,这些物料可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平日里就连婚宴这种场合,红烧肉都算大菜了。

  文东摸了摸妹妹小雨的脑袋,柔声安慰道:“让大姐给热一下,晚上就吃!乖乖得奥,有一饭盒呢,够吃!”

  很快,文静接过了饭盒,然后将里面装的红烧肉倒在了大碗里。

  锅里有大碴粥,只能放到盖帘上热。

  重新点燃塘底的火,锅盖一会儿功夫就冒起了热气儿。

  很快,晚饭热好了,文静用毛巾裹着碗将热的红烧肉,还有原本的晚饭饭菜,都端上了桌儿。

  加热过后的红烧肉,散发着一股油脂跟糖混合后的特殊香味儿。

  老爸下炕吃饭腿不方便,还是单独盛一份在炕桌上吃。

  文静先给老爸分一小碗红烧肉,剩下的端到了外屋地桌子上。

  早已经迫不及待的老幺小雨拿着筷子就夹了一块肉塞到了嘴里。

  油脂的滑润跟糖的甜味混合了大料的香气,一口下去肥而不腻,小家伙满足的都眯起了眼睛。

  “呀,红烧肉真好吃啊!妈,大姐,二哥,你们也尝尝!”小丫头忍不住说道。

  “都吃!都吃!”

  老妈招呼一声,也象征性的夹了一块填到了嘴里。

  一顿很平常的晚饭,因为一碗文东带回来的红烧肉,饭桌上气氛明显活跃了不少。

  大姐跟小妹都吃了带回来的肉,文东也吃了几块。

  在吃饭的过程中,文东发现,老妈一顿饭吃完,也就开始的时候夹了一块肉。

  母亲在家里,永远是那个默默付出的角色,好吃的东西,都省给孩子们吃。

  看到这,文东嘴上没吱声,心底却暗暗打定了主意。

  现在挣钱的速度还不够,家里的日子也还远没有达到红烧肉自由的程度。

  还要继续努力呀!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文东每天的活动,又有了新的调整。

  每周的一三五下午,文东都会骑着自行车进城,给煤矿食堂送货之后,就去师傅老孟头家里,跟着老爷子开始系统的学习手工打鹰铃铛。

  上辈子,文东对鹰铃铛并不陌生,但是对这玩意儿是如何做出来的,却并不懂行。

  老孟头将文东视为自己的关门弟子,教起来,可是极为用心。

  如何调配响铜的成分,如何处理材料,如何在专用的模具里敲打,如何通过手法,做出厚薄均匀的半成品。

  等半成品裁剪合适之后,又是如何进行后续的烧焊工艺,等等……

  不要小看一枚小小的鹰铃铛,这里面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做出来的铃铛声音是否合格。

  想要做出单纯的型儿来并不难,但是铃铛响不响,能不能达到下地使用的要求,难度非常大!

  时间一晃,又是一周过去了。

  这段时间文东的鹰猎小团队发展稳固,手里扣除了前些日子的花销之后,又攒下了三百多块钱的现金。

  如果继续这样平稳的发展下去,等入了冬一直到过年,文东少说也能攒下个一两千块钱的巨款。

  但是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哪有那么长的安逸发育时间。

  安稳了没多久,又出事儿了!

  这事儿,还得从上次二打五痛殴了刘鹰子说起。

  挨了收拾丢了面子的刘鹰子,在家里养伤呆了七八天。

  等脸上的淤青消退差不多了,这才开始重新出门活动。

  山上正是过鹰的时候,刘鹰子背着鹰网干粮等零碎儿,去了更远的一个逮鹰的山头,猫耳岭。

  说起来,刘鹰子运气也不错,在山上打大鹰的场子呆了一集(五天一集,下同)的时间,还真让他逮到了一只好玩意儿。

  圆膘下网2.3斤,铁背红大鹰一架!

  这架铁背红大鹰,身短、翅膀短、尾巴短,是一架非常典型的三短鹰。

  极品的水白眼儿、牛筋腿、单毛硬骨。

  刘鹰子逮鹰卖鹰放鹰,也算是从业经验丰富的打户了,这种品相如此好的大鹰,他也是第一次逮着。

  换做以前,刘鹰子逮了这极品的铁背红大鹰,下山回家第一件事儿,肯定就是去找自己认识的‘玩家’卖个高价。

  毕竟,真正玩鹰的玩家,只怕东西不好,从来不心疼钱。如果被相中了,大赚一笔肯定没问题。

  但是这次,逮到了好鹰,刘鹰子下山的路上,如何处理,却犹豫不决起来。

  家里日子过得还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在街面上混丢了面子一直没找回来,让刘鹰子心底有些过不去。

  要不然,用这架大鹰,换个人情,找邹二爷帮忙,把面子找回来?

  刘鹰子心底蠢蠢欲动的想道。

  犹豫再三,刘鹰子还是没说服自己把这架极品铁背红换成钱的事儿。

  报仇,人活一口气,必须要报仇!

  打定了主意,刘鹰子下山之后,带着鹰都没回家,直接去了邹二爷家。

  邹二爷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家也在镇上,两个儿子都非常有出息,一个受伤退伍转业在市林业局当领导。

  二儿子,在乡武装部。

  邹家在镇上这一亩三分地,属于非常有能量的坐地户。

  邹二爷别的啥都不喜好,偏偏就是稀罕鹰,每年春秋两季,都是刘鹰子这里的高端客户,不管是春天栓松子,还是入秋栓鹞子,过了寒露之后栓大鹰,一年怎么也得养好几只大小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850/437288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