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太子妃是养猪女?可她多子又多福 > 第132章 品貌才学上上乘

第132章 品貌才学上上乘


端午节刚过,宣帝的圣旨便如同铡刀一般砍到了江南府知府大人的脑袋上,沿途斩落官员无数,江南风气顿时一清,便是那些个自诩狂人的风流才子,也不由收敛了几分。

江宁县县令身故,留下一位老妻和一儿一女,一身素白进了京,皇后召她们进宫时,宋知意也在,县令家里没什么人了,这孤儿寡母的,看着确实可怜。

县令夫人眼睛红肿,身形消瘦,可见这些日子过的艰难,她哽咽道:“回皇后娘娘,我家老爷临终前,最是放心不下家中儿女。

尤其是我这女儿,二八芳华,原先已经定了亲,奈何老爷亡故之后,男方便找借口退了亲,三年孝期,她也快二十了。

生父早亡,幼弟还小,无人撑腰,也不知之后能说个什么样的人家,还望皇后娘娘垂怜。”

这意思是,想让皇家安排亲事了。

倒也不是不行,江宁县令是为国殉职,又是查出江南科举舞弊的功臣,便是封他的女儿一个县主,也是使得的,只是......

皇后思绪一转,这事还得和皇上商量商量,前朝后宫,牵连甚广,不是她一人就能决定的。

”夫人放心,陆大人对大顺忠心耿耿,皇上与本宫必不会叫他的子嗣后代受委屈的,只是这婚姻乃终身大事,需好好寻摸,待本宫同皇上商量一番,看看哪家好儿郎能配得上陆姑娘。”

陆夫人抬眸瞧了瞧她的脸色,斟酌开口道:“皇后娘娘,我这女儿,自幼读书识字,咏絮之才谈不上,但也是蕙质兰心,臣妇想着,京城人才济济,若能找个品貌才学皆为上上乘的,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先前定亲的那位儿郎,是老爷自作主张定下的,其实她自己并不愿意,如今她父亲走了,她又被退亲事,先前还想着不如绞了头发头发做姑子,臣妇看着实在心疼的紧,还望皇后娘娘也疼一疼她。”

“娘~”陆姑娘蹙眉接过母亲的话,看向皇后,低声道:“娘娘别听母亲的胡话,臣女自知才疏学浅,只想嫁个平凡人家,过个平淡日子。”

这姑娘倒是个清醒的,皇后心里满意,招手让陆姑娘近前,从手上褪下了一个镯子,笑容浅浅:“陆姑娘生的这般花容月貌,你放心,本宫定会给你寻一个如意郎君,叫你余生安稳。”

陆姑娘小脸一红,闷声道:“臣女多谢皇后娘娘。”

母子三人在京城没有住的地方,皇后叫人把她名下的一个陪嫁小院清理出来,钥匙连着房契一并送给了她们,见母子三人一脸惶恐,她安抚道:

“安心住下便是,本宫给你们安排了几个宫人,你们尽管使唤,若遇到奴大欺主的,尽管递牌子进宫来,本宫替你们做主。”

好言好语的将人送出了宫,回头就见一直充当背景板的宋知意坐在椅子上,正悠闲自得的剥粽子吃。

“你呀~”

皇后无奈摇摇头,手指点了点宋知意的额头:“说你心大吧,做事比任何人都细心,但要说你细心,对有些事,心难免太大了些,以后若是因此吃亏,可不许哭。”

宋知意眉眼弯弯:“我有父皇母后护着,谁敢叫我吃亏去?”

“滑头。”皇后顿时笑了,知道宋知意这是心里有数呢,自从这孩子进了宫,她这才品出几分有孩子的乐趣。

太子倒也孝顺,但总归没有女儿家贴心,就说她年纪大了,癸水已尽,但总有些燥郁之气,时常烦闷,小腹也不舒坦。

宋知意不知怎么知道的,亲手做了红糖块,拇指大点儿,还是花的形状,每次拿出一块,往陶罐里一丢,再放点她送来的桂花酱,味道极好,喝的人心里暖呼呼的。

皇后叫她不必自己动手,宋知意却只笑道:“送给父皇母后的东西,凡是要入嘴的,都得小心再小心,我自己亲手做的,再不会有差错的。”

听听,多么贴心的女儿,叫她怎么能不为其多想一些?

待宣帝晚上到了坤宁宫,皇后就道:“陆大人为国捐躯,忠心耿耿,确实该给他留下来的儿女一个好前程。

那个小儿子,正是读书的年纪,送进太学,由大儒亲自教导,倒也不必操心,就是他这女儿,我有些把不准。”

“哦?”宣帝脱了外衫,坐到榻上,随手拿了一本书,随口问道:“可是有什么难处?”

“热孝之身,却是待嫁之龄,她自己挺看得开的,说是想嫁个平凡人家过日子,但她那母亲,说是想给她的女儿,配一个品貌才华皆为上上乘的夫婿。”

她将上上乘三个字咬的极重。

宣帝原先不以为意,还道:“去年的新科状元尚未婚配,年纪虽大些,倒也会疼人......”

他顿了顿,不由挑眉,意味不明的笑道:“心思倒是不小。”

品貌才华皆为上上乘,有谁能比得过太子?

这可不是他自以为是,而是他深知身份所能带来的夸耀,想当年他做太子时,画画时睡着了,墨水沾到脸上,在纸上胡乱涂抹,就这,都被伺候的宫人夸奖有大家之风。

“无知妇人,不定是谁在她耳边嚼了舌根,不必理会。”宣帝说了一句。

皇后放下了心,抬眼就见宣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心下一紧,不由有些讪讪:“臣妾就是觉得,太子那儿又不是什么杂物房,今日她挟恩以报叫女儿进了东宫,明日就有旁人有样学样,东宫岂不是乱了套了?”

宣帝哪会不知道她这是护着儿媳妇呢,不过吃人嘴短,太子妃又无甚过错,确实没必要往东宫塞人,叫太子后院不得安宁。

至于孙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自己纳了一后宫的女人,还不是只得太子这么一个,裴家近几代都是一脉单传,在这方面,宣帝看的很开。

“那就先封她个县主,再给她寻摸个国公或者侯爷家的嫡次子,不当家,日子清闲,婆母也不会故意找事,要是觉得孝期耽误了年华,那就先成婚,其他的等孝期过了再说”

有这样耳根子软的母亲,幼弟又暂不成事,还是别叫她去当一家主母了,免得回头闹的家中不宁,他这个当红娘的都落埋怨。

宣帝几句话就把这事定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735/432362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