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后方经纬与心中的前线
军用卡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了整整一夜,仿佛要将所有的惊险与疲惫都甩在身后。小王、丽媚和侦察兵靠着车厢壁,无人入睡,也无人言语。离开前线野战医院时的那份沉重与牵挂,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老李苍白而安静的脸庞,在他们紧闭的双眼和睁开的双眼前反复浮现。
黎明时分,卡车的速度明显减缓,最终在一阵气刹声中稳稳停住。篷布被掀开,刺眼的晨光和新鲜却陌生的空气一同涌入。
“同志们,到了。下车吧。”随车的警卫员声音温和。
他们互相搀扶着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景象与之前战火纷飞的前线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低矮的砖房和伪装网帐篷,取而代之的是几栋坚固的、刷着白灰的砖石结构楼房,虽然朴素,却显得井然有序。高耸的天线、醒目的红十字标志、平整的操场以及来回走动的穿着整洁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无不彰显着这里是一所正规、规模更大的军区总医院。
环境的骤然转变带来一种奇异的不真实感。枪炮声消失了,空气里弥漫的不再是硝烟和血腥味,而是浓重的消毒水气味,甚至还能闻到食堂传来的淡淡粥香。这种安宁,对于神经仍高度紧绷的三人来说,反而显得有些不适应。
登记、建档、全面的身体检查…一套繁琐却必要的流程迅速展开。总院的医生和护士专业而高效,他们的态度温和却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距离感,与前线医院那种在生死与共中形成的粗粝温情截然不同。
小王和丽媚被安排进了一间干净的男女分住的病房,侦察兵则被安排到了另一间骨科病房。雪白的床单、柔软的枕头、充足的暖气…一切都是那么舒适,但他们躺在上面,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和空洞。
他们的身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精神却仿佛还滞留在那辆颠簸的卡车上,滞留在那顶滴滴作响的看护帐篷里。
下午,指挥部的干部再次出现,这一次,他的身边还跟着两名来自情报部门和作战部门的军官。
“同志们,这里环境还适应吗?”干部例行公事地问候了一句,随即切入正题,“总部需要你们此次任务的详细报告,越详细越好。从你们出发开始,每一个细节,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尤其是关于那个枢纽站的具体布局、防御力量、活动规律,以及你们撤退路线上的敌情,都非常重要。”
一间安静的临时会议室里,笔录开始了。
这个过程,不啻于将刚刚结痂的伤疤再次血淋淋地揭开。
小王作为主要叙述者,努力让自己的回忆保持冷静和客观。但当他描述到如何发现枢纽站的异常、老李如何果断决定抵近侦察时,声音依旧会不由自主地拔高;描述到沼泽地的挣扎、敌人的突然出现、激烈的追逐战时,他的拳头会下意识地攥紧,手心的伤疤隐隐作痛;而说到老李最后的牺牲、河边的绝望、以及卡车上那艰难的旅程时,他几次不得不停下来,深呼吸才能抑制住翻涌的情绪。
丽媚和侦察兵在一旁补充着细节,每一个细节的确认,都仿佛将他们重新拉回那片死亡沼泽和枪林弹雨之中。情报军官的问题细致甚至苛刻,不断追问着各种技术细节和时间节点。
这场漫长的笔录,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当最后一份笔录文件被签署确认后,三人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透支,比干了最重的体力活还要疲惫。
然而,身体虽疲惫,大脑却异常清醒。
躺在总院舒适的病床上,他们反而比在前线医院更加辗转反侧。
“不知道老李怎么样了…”黑暗里,丽媚的声音轻轻传来,充满了忧虑。总院的安宁隔绝了前线的声音,也隔绝了消息的来源。
“是啊,一点消息都没有。”小王望着天花板,眉头紧锁。这种未知的等待,比明知危险就在身边更加煎熬。
“还有‘拔钉’行动之后,那边的战线推进了吗?敌人有没有反扑?”侦察兵也闷闷地插话。他们已经习惯了将自身的命运与整个战局紧紧联系在一起,骤然被剥离出来,感到的是一种被边缘化的失落和焦虑。
他们是从血与火中淬炼出来的战士,身体的伤或许能在舒适的后方快速痊愈,但他们的心,早已牢牢系在了炮火连天的前沿。那里有他们未尽的任务,有生死未卜的战友,有他们为之奋斗和牺牲的意义。
后方总院的经纬度清晰明确,生活安稳舒适。
但他们心中的前线,却从未撤离。那条无形的战线,依旧在他们胸腔里激烈地跳动着,与远方战友们的脉搏共振。
他们知道,留在这里养伤是命令。
但他们更渴望,能早日听到归队的号角,回到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574/438215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