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 第77章 郡县之治

第77章 郡县之治


韩国的灭亡,在咸阳掀起了一场短暂的、胜利的狂欢。

但当狂欢的潮水退去,一个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便浮上了水面。

如何治理这片新征服的、广达数千里的土地?

以及那数百万,在名义上已经归顺,但内心却依旧充满了仇恨与恐惧的韩国故民?

东宫,书房。

陈寻已经将自己关在这里许多天了。

他没有参与任何庆功的宴会,也谢绝了所有人的探望。

他只是沉默地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韩非的那些遗稿。

他在用这种方式,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属于他一个人的哀悼。

嬴政推门而入。

他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

他只是将一卷写满了报告的竹简,放在了陈寻的面前。

“看看吧。”他的声音很平静。

“这是内史腾,从颍川郡(韩国故地),发回来的第一份报告。”

陈寻缓缓地展开了竹简。

那上面记录着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件。

韩国的旧贵族,在暗中串联反抗,刺杀秦国派去的官吏。

地方的游侠、无赖,趁着权力真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更多的普通百姓,则在亡国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中,要么选择逃亡,要么就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整个颍川郡,一片混乱,如同人间地狱。

“这就是一个国家,在死去时的模样。”

嬴政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柄重锤敲在了陈寻的心上。

“韩非,已经死了。再多的悲伤,也无法让他死而复生。”

嬴政看着他,那双黑色的瞳孔里没有了往日的冰冷,只有一种属于朋友的、真挚的凝视。

“但是,阿寻,他的人虽然死了。但他和你我彻夜长谈时,所描绘的那个,‘以法治国,天下大同’的理想,还活着。”

“我,需要你的帮助。”

嬴政一字一顿地说道,“去帮助我,将他梦想中的那个世界,在这片他深爱着的、已经死去的故土之上,亲手建立起来。”

陈寻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看着嬴政,又看了看手中那份记录着人间惨剧的报告。

他那颗因为负罪感和悲伤而早已沉入谷底的心,在这一刻重新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沉重的使命感。

是的。

人死不能复生。

但思想,可以永存。

为一个死去的朋友,完成他未竟的理想。

这,或许,是最好的赎罪。

……

大朝会。

关于如何处置颍川郡的辩论,正式开始。

以公子嬴启为首的宗室旧贵族们,再次,抛出了他们那套早已过时的“分封”理论。

“恳请大王,将颍川之地,分封于宗室之内、有功之将士!为我大秦,永镇东方之疆土!”

然而,这一次还没等李斯出列反驳。

王座之上的嬴政,便已经用一种不容置疑的、绝对的君王意志,直接打断了他。

“寡人,在沙丘之变、雍城之乱后,早已明言。”

他的声音冰冷而又清晰,“大秦之内,再无分封!天下之土,皆为王土!天下之民,皆为王臣!”

“韩国故地,即为我大秦之‘颍川郡’!”

“此事,无需再议!”

他看着下方,那些被他的威严,震慑得不敢再多言的宗室老臣们,随即下达了一系列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的任命。

“命,御史大夫茅焦,为颍川郡守!”

茅焦,是吕不韦的旧部,但更是以严酷著称的法家酷吏。

派他去,意味着嬴政要用最铁血的手腕,去镇压当地的一切反抗势力。

这,是“大棒”。

“另,”嬴政话锋一转,“寡人,将从‘格物院’中,抽调百名精通算学、水利、农桑之术的‘博士’,由陈先生,亲自统筹,前往颍川,协助郡守,推行新政。”

这,就是陈寻,献上的“胡萝卜”。

一刚,一柔。

一为骨,一为肉。

嬴政已经将陈寻那套“软硬兼施”的统治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

一个月后,颍川郡。

一场雷厉风行的“严打”,席卷了整个郡县。

新任郡守茅焦,以雷霆手段将所有试图反抗的韩国旧贵族连根拔起,其家主被当众斩首,其家产尽数充公。

秦法的严酷,如同冰冷的铁水,浇熄了所有敢于反抗的火苗。

而与此同时,另一场润物无声的“变革”,也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

陈寻派出的“格物院”学生们,开始将那些早已在秦国本土,被验证过无数次的“新政”,一一复制到了这里。

“以工代赈”的模式,招募了数万名韩国难民,开始修复被战火摧毁的道路和水利。

“春耕贷款”的政策,让无数无地的农民,重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种子。

而那些充满了图画的、用以推广秦国文字和度量衡的“宣传册”,则被张贴在了每一个乡镇的“学堂”之内。

陈寻甚至还进行了一项更大胆的尝试。

他没有将韩国的历史和文化粗暴地抹去。

反而,他亲自编纂了一本名为《秦韩同源考》的小册子。

在册子里,他用一种半真半假的、极其巧妙的叙事方式,将韩国的祖先追溯到了某位曾在秦国生活过的、与秦王室有远亲的祖先身上。

他将韩国的神话和英雄,都解读为整个“华夏”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在用这种方式,消解着“亡国”的仇恨,建立着一种全新的、超越了国家界限的文明认同感”。

当第一批刚刚学会了写自己秦国名字的韩国孩童,从“学堂”里,领到了第一份由秦国官府发放的、热腾腾的肉粥时。

当那些曾经对秦国士兵,充满了仇恨的韩国百姓,在看到自己干涸的土地被新修的水渠,重新灌溉时。

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发生。

在生存与希望面前,那点属于“故国”的愁绪,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550/438251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