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最后的烽火
秦王政二十五年,夏。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艰苦卓祐绝的“文治”之后,楚地那桀骜不驯的民风,终于,在秦国那“恩威并施”的统治之下,开始被缓缓地驯服。
当第一批,由楚地旧学者和秦国新官吏,共同编纂的《楚地风物志》被呈送到咸阳时;当第一批,学会了秦国小篆的楚地孩童,开始吟诵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诗句时,陈寻知道,他那场关于“文化融合”的豪赌,已经初见成效。
而就在帝国,将巨大的精力都投入到消化南方这片广袤新土之时。
嬴政,也终于再次将他那冰冷的目光,投向了那个曾带给他奇耻大辱的北方之国,燕国。
荆轲之血,尚在殿前。
帝王之怒,从未消散。
这一次,嬴政派出了他麾下最年轻,也最锋利的战刀。
王翦之子,王贲。
这不再是一场以“征服”为目的的战争。
这,是一场以“复仇”为名的……
单方面屠杀!
王贲,完美地执行了君王的意志。
他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如同一群黑色的蝗虫,席卷了整个燕国。
所过之处,城池尽毁,再无生机。
燕王喜与太子丹,一路亡命奔逃,最终被逼至辽东。
绝望之下,燕王喜为了向秦国求和,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了秦军。
然而,这并没能换来嬴政的宽恕。
秦军,踏过太子丹的尸骨继续追亡逐北。
最终,燕王喜被生擒。
立国八百余年的燕国,就此彻底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
当燕国灭亡的捷报,传回咸阳时。
朝堂之上,没有欢呼,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死寂。
所有的大臣,都从这场充满了君王个人意志的、残酷的复仇中,再次领会到了,这位帝王那不容冒犯的、绝对的权威。
而现在,放眼天下。
那张曾经拥挤不堪的七国舆图之上,只剩下最后一个还在苟延残喘的国家了。
齐国。
那个,曾经最富庶也曾是天下文化中心的东方大国。
那个,在秦国与其他五国,进行了数十年血战之时,始终隔岸观火,自以为能“以齐之心,吞食天下”的聪明国度。
如今,它成了那只在所有同伴,都已被猛虎吞食之后,才终于发现自己早已被彻底孤立的最后羔羊。
秦王政二十六年。
嬴政,向齐国派出了最后的使者。
使者,带去的不是战书。
而是一份早已拟好的……劝降书。
信中,嬴政只问了齐王建一个问题。
“韩、赵、魏、楚、燕,五国已亡。天下已无合纵。”
“齐,欲独与秦为敌乎?”
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建和他那位早已被李斯用重金收买的国相后胜,看着这份充满了蔑视与傲慢的“劝降书”,君臣二人,相对无言。
抵抗?
如何抵抗?
天下最精锐的秦国大军,已经陈兵于齐国边境。
而齐国,这个承平了数十年的富庶之国,早已“四十年不识兵革”,其军队早已腐朽不堪。
最终,在国相后胜“为保全宗庙社稷,万万不可与虎狼之秦为敌”的“苦心劝谏”之下。
齐王建,做出了那个让他被后世唾骂了千年的决定。
他,没有进行任何抵抗,下令全国上下开城降秦。
当王贲,率领着数十万秦国大军,以一种,近乎于“和平接收”的姿态,缓缓驶入齐国都城临淄时。
他看到的,是那座依旧繁华的城市。
和那些站在街道两旁,眼神空洞,表情麻木的亡国之民。
一个传承了近八百年,曾诞生过管仲、晏婴等无数人杰,曾建立过“稷下学宫”这一文化圣殿的东方大国,就这么以一种最屈辱,也最无声的方式灭亡了。
……
当齐国灭亡的最终捷报,被快马送抵咸阳宫时。
正在举行的大朝会,瞬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令人晕眩的寂静。
所有的大臣,无论是李斯,还是蒙恬,无论是宗室,还是客卿。
所有的人,都仿佛被历史的巨轮给当面碾过。
他们呆呆地站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
那场,从周平王东迁开始,持续了整整五百五十年,让这片土地,流尽了鲜血,充满了哀嚎的……
春秋战国之乱世。
在今天,在这一刻终于彻底地画上了句号。
王座之上。
嬴政缓缓地闭上了眼。
他感觉自己仿佛听到了,来自历代秦国先君的、欣慰的叹息。
他也仿佛听到了,那六国旧地之上,无数亡魂的、无声的哭泣。
许久,他才缓缓地睁开眼。
他看着下方,那黑压压的、已经,彻底臣服于他的文武百官。
他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而另一个,更宏大也更未知的时代,将由他亲手开启。
当晚,东宫书房。
嬴政独自一人站在那幅巨大的舆图之前。
他拿起那支,他用过无数次的毛笔,蘸满了黑色的墨汁。
他缓缓地将地图上,那最后一片不属于他的疆域。
也彻底地,涂黑了。
整张地图,从此,再无杂色。
只剩下,一片,代表着“大秦”的、深沉的、统一的黑色。
天下,归一!
嬴政,看着这幅,由他亲手完成的“作品”。
他已经征服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看得到的敌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550/438251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