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 第131章 看不见的战争

第131章 看不见的战争


当陈寻结束了他那长达数月的关东远行,重返咸阳时,这座帝国都城正沐浴在初冬温暖的阳光里。

驰道之上车水马龙,市集之内商旅如织,一切都呈现出扶苏新政之下那特有的、温和而繁荣的气象。

然而,陈寻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返回帝师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了格物院下属“算学部”与“心学部”的几位核心博士,调阅了他离京期间,帝国各地所有郡县上报的民事档案。

竹简,在他面前堆积如山。

“先生,”算学部的首座,一位来自魏地的年轻博士,指着舆图上几个不相关的点,眉头紧锁。

“情况有些不对劲。您看,在过去的三月里,齐地临淄、赵地邯郸、以及楚地陈县,这三个地方的粮价,都出现了超过三成的非正常波动。但根据我们监察到的数据,这三地今年皆是丰年,官仓储粮也并无异动。”

另一位负责舆情分析的心学部博士也补充道:“不仅如此。在这三地,都几乎同时地,开始流传起一些对陛下新政不利的童谣。”

他将几份抄录下来的情报,呈了上去。

“博士七十,虚耗国帑;圣君行仁,饿殍满道。”

“图书馆高万仞,不如仓中粟一升。”

陈寻看着这些,用最粗鄙的语言编撰,却又极具煽动性的童谣,那双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眼睛里,缓缓地凝结起了一层冰霜。

他知道,他的对手已经出招了。

这不是巧合。这是一场经过了周密策划的、针对帝国“仁政”根基的精准打击!

对方没有选择刺杀,也没有选择叛乱。

他选择了一种,更阴险,也更致命的武器人心。

他先是通过某种未知的手段,在局部地区,人为地制造出经济上的混乱,让百姓的生活,产生最直观的痛苦。

然后,再用这些精心编造的童谣,将这份痛苦,巧妙地,嫁接到扶苏最引以为傲的“文治”之上!

他要让天下百姓相信,他们之所以日子过得不好,不是因为天灾,也不是因为地方官吏的懒政,而是因为,他们那位高高在上的“仁君”,将本该用来赈济他们的钱粮,都浪费在了那些“无用”的读书人身上!

何其恶毒!何其精准!

“先生,”年轻的博士们,看着陈寻那凝重的脸色,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此事是否要立刻上报陛下?”

“不。”陈寻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知道,扶苏此刻,正因为朝堂之上法家保守派的压力而心力交瘁。若将此事上报,只会让他更加焦虑,甚至,可能会让他,对自己一直坚持的“文治”国策,产生动摇。

“这是,写给我们看的战书。”陈寻看着舆图之上,那三个,被红圈标记出来的城市,喃喃自语,“他,是在向我,炫耀他的手段。”

他指的自然是那个,在博浪沙之后,便彻底消失了的张良。

“既然,战书已下。”陈寻缓缓地站起身,眼中,燃起了一股,冰冷的战意。

“我们,又岂有,不应战之理?”

……

三日后,齐地,临淄。

这座曾经的东方大都,如今虽然已是大秦的一个郡县,但其商业之繁华,依旧冠绝天下。

城内最大的粮行“齐丰号”的门口,早已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没粮了!真的没粮了!”粮行的掌柜,对着众人,哭丧着脸,“最近也不知是怎么了,从关中运来的官粮,迟迟不到。咱们临淄城,怕是要,闹粮荒了啊!”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了一阵恐慌的骚动。

而就在此时,几个早已被张良收买的地痞,开始在人群中高声煽动。

“官粮不到?我看,是都被咸阳的那些腐儒,给吃光了吧!”

“没错!听说那什么图书馆,修得比王宫还阔气!里面养着上千个,只吃饭不干活的读书人!”

“他扶苏皇帝,只顾着自己的名声,哪管我们这些亡国之民的死活!”

恐慌与怨恨,如同两把干柴,被瞬间点燃!

眼看着,一场即将席卷全城的抢粮暴动,就要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铛!铛!铛!”

一阵清脆的鸣锣之声,突然,从街角传来!

只见,一支由数十名格物院护卫开道,中间簇拥着几辆巨大马车的奇异队伍,缓缓地驶入了广场。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帝师府属吏服饰的青年。

他站上高台,对着下方早已骚动不安的百姓,朗声说道:

“奉帝师陈寻令!”

“帝师大人,夜观天象,早知齐地,将有小人作祟,囤积居奇,扰乱粮价,以图牟利!”

“帝师大人,心系万民,不忍百姓受奸商所害!特命我等,从巴蜀之地,连夜调集三十万石平价粮,入临淄!”

“今日,凡我大秦子民,凭户籍皆可在此,以市价八成,购粮三斗!”

“帝师有令:”

“若有,敢于,在此国难之时,发国难之财者!”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凌厉如刀!

“斩!”

话音落下,他身后那数十辆马车的车帘,被同时掀开!

露出的,不是什么金银珠宝。

而是,一袋袋堆积如山的、颗粒饱满的关中粟米!

整个广场,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热烈百倍的、震天的欢呼!

“帝师大人圣明!”

“帝师大人万岁!!”

一场,由张良在暗中,精心策划了良久的经济绞杀战,就这么被陈寻用一种更直接、更霸道、也更得人心的方式,给碾得粉碎!

……

千里之外,下邳,一座不起眼的茅屋之内。

张良,静静地,听完了手下,关于临淄之败的汇报。

他那张,总是充满了自信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种棋逢对手的凝重。

“帝师……陈寻……”

他缓缓地,在身前的沙盘之上,写下了这个名字。

他知道。

他,在这个帝国,找到对手了。

而且,这个对手一出手便轻易化解了危机。

而咸阳,帝师府内。

陈寻看着那份,写着“临淄粮价已稳,民心已安”的捷报,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他,赢了。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能赢张良一次,两次。

他缓缓地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天下舆图之前。

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又细又长,充满了无尽的孤单。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了那座埋葬着一个故人,同时也埋葬着他所有过往的骊山皇陵。

“政……”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我答应过你,会替你保住扶苏,保住这个天下。”

“可是,你看……”他伸出手,抚过舆图上那一个个被战火与阴谋笼罩的郡县。

“这个天下,早已千疮百孔。”

“我斗得过一个张良,可斗得过这天下千万个不甘的亡魂吗?”

一股前所未有的怀疑与疲惫,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

他在这场与在历史的必然性中,陈寻感到了个人偶然性的渺小。

“我,真的能替你,守住这个,早已摇摇欲坠的天下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550/438251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