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舅父诸葛亮 > 第七十一章 折服

第七十一章 折服


诸葛亮看到陆逊同意得如此痛快,反而心中起疑,暗道:“我若派人登船接受吴军投降,对方却趁机反戈一击,又当如何?”

陆逊能够想到拖延时间的计策,诸葛亮自然也能想到。

他心念急转之间,当即笑道:“吾素闻伯言大名,今日得见,欲请伯言登船一叙,还请伯言乘坐小船入我船上共饮!”

诸葛亮平静的笑容下面,却是布满了杀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陆逊身为三军主帅,只要来到诸葛亮船上,不管对方有什么谋划,都将不攻自破。

陆逊闻言,心当即沉入谷底。

他知道,如果自己拒绝诸葛亮的建议,对方不会再给自己机会,直接发动火船突袭。

如果自己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就算麾下士卒能够侥幸逃走,自己必然身陷囹圄。

只是略微犹豫,陆逊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他让人传讯给谢旌,命其代为执掌大军,而后对着诸葛亮道:“吾亦闻军师之名久矣,若能与军师对饮,实乃三生有幸!”

言毕,陆逊居然果真命人放下小船,只带几名士卒就划船朝着诸葛亮的大船而去。

诸葛亮见状,不由眉头微皱,暗道:“陆伯言莫非果真打算投降?”

不过很快,诸葛亮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算陆逊仅仅是为了陆氏考虑,也绝对不会选择投降。

他这么做,必然是打算以身为饵,好为吴军拖延时间。

如此一来,就算陆逊最终被扣押下来,孙权得知其事迹,也必然赞叹陆逊忠勇,继而厚待陆氏族人。

相反,诸葛亮就算扣押了陆逊,非但不能处置对方,反而还要以礼相待。

“他这是阳谋啊!”

短短言语交锋,已经让诸葛亮赞叹于陆逊的才智。

陆逊答应登船,诸葛亮没有借口使用火船,也就给了东吴逃跑的机会。

“也罢。”

“与东吴结盟共抗曹魏此乃大势所趋,若将东吴将士一把火尽数烧尽,反而削弱的是己方实力。”

“陆逊此人颇为不俗,若能得到此人,胜过数万雄兵。”

念及于此,诸葛亮虽然明知陆逊是在拖延时间,却也没有继续下令火船进攻,反而让大船加速前行,接应陆逊登船。

陆逊见状,也不由略微松了口气,道:“世人都言诸葛孔明智计无双,今日观之也不过如此,终究还是中我计矣!”

“只希望,谢旌能够多带一些人返回东吴!”

“陆伯言,还请登船。”

诸葛亮清朗的笑声响起,也将陆逊的思绪拉了回来。

陆逊无奈,只得被绳索套着登上了大船,而后看着空荡荡的船头,问道:“诸葛军师邀我共饮,为何不准备酒菜?”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不急,先与伯言看一看风景。”

陆逊道:“如今雾气弥漫,有何风景好看?”

诸葛亮轻捋胡须,遥指远处忽然燃起大火的几只战船,道:“伯言以身为饵,想要给吴军换条活路,这个风景难道不好看?”

陆逊脸色微变,问道:“军师早就看穿我之谋划?”

羽扇轻摇,诸葛亮始终都是云淡风轻的模样,道:“伯言所用乃是阳谋,就算我知晓此乃缓兵之计,又能如何?难道要背信弃义,直接下令火船进攻?”

陆逊再次无言以对。

若换做别人,的确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情,在对方已经答应投降的情况下领兵突袭。

诸葛亮却是不同。

他始终坚持着匡扶汉室的理想,认为天下百姓皆为汉民,不会因为怀疑就大开杀戒。

纵观诸葛亮北伐,也多施展攻心之策,甚至故意放回魏国俘虏。无论刘备还是其余蜀国将领,都不会做出残杀俘虏的事情。

这是独属于蜀汉的浪漫,也是他们内心的坚持。

此时的陆逊,却是心服口服,没想到自己所谓的谋划,早就被诸葛亮看穿。

诸葛亮的声音幽幽传来,道:“有了那几艘火船,横江铁锁估计坚持不了多久。”

陆逊问道:“军师还不下令让火船进攻吗?”

诸葛亮微微叹息,道:“我若果真想让这些吴军葬身鱼腹,就不会与伯言在船上多言,直接命令伏兵尽出,火船乘江而下即可。”

“彼时,伯言可有反应的机会?”

陆逊无言。

诸葛亮继续说道:“如今曹魏占据北方中原之地,纵然多次战事失利,然根基尚在,国力仍旧雄厚。”

“反观我主与孙仲谋,纵然二者联合,实力仍然不及曹魏,之所以得以自保,多赖长江与汉中天险耳。”

“若两者拼死相争,曹魏必然坐收渔利。”

“今日我若纵火令万余吴军葬身此地,未来抵御魏军的兵马就少上万余,此乃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吾岂会为之?”

“况且在我看来,伯言之才可堪十万雄兵,有你在此,纵然放回那些吴军又如何?”

陆逊听到这里,已经彻底心服口服。

他不仅折服于诸葛亮的大局观,更折服于对方的心胸与气度。

他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拜,道:“我自以为年少多智,精通兵法韬略,有不世之才。今日得见先生,才知乃是萤火观日月,浮游见青天。”

诸葛亮急忙扶起陆逊,道:“伯言何故妄自菲薄?”

“我自问才智不输于天下英雄,今日见到伯言,方知东吴多才俊。伯言之才智,不逊于我,未来必然名震天下!”

“名震天下吗?”

陆逊听到这里,却是忍不住暗自苦笑。

这一败,几乎已经断掉了陆逊的仕途,以后再想独领大军可就难如登天了。

他此番被拜为副都督,独自领兵袭取宜都郡,进一步则登临天渊,从此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退一步则入万丈深渊,自此仕途断绝,再无被重用的可能。

很简单的道理。

一个毫无名气之人,初次领兵就大败而归,自己又被俘虏,以后如何能够服众。

历史上陆逊哪怕已经在宜都之战证明了自己,夷陵之战的时候仍旧难以服众。直到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以后,才真正在东吴站稳跟脚。

只可惜,未来的一切,与现在的败军之将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503/438416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