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舅父诸葛亮 > 第七十四章 除去隐患

第七十四章 除去隐患


法正不仅才智过人,深得汉中王器重,而且睚眦必报。

他与刘封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能简单用朋友二字形容。

两人不仅乃是同乡,更是一同为了躲避饥荒逃入益州,就连迎接刘备入益州都是一起,这也让二人之间结下了极其深厚的友谊。

若换做原本历史上孟达,先是挑拨刘封和关羽之间的关系,不让刘封出兵支援关羽,间接导致关羽兵败身亡。

再加上孟达畏惧刘备治罪,不仅投靠魏国,还带兵帮助魏国攻下了东三郡,导致四分之三的汉中之地被曹魏占据,也让汉中之战蜀国的战果大打折扣。

做下这些事情的孟达,必然已经让至交好友法正痛心疾首,对其死心。

甚至于,法正在孟达投降魏国以后就不明不白死了,也极有可能是气急攻心,如同糜竺在糜芳投降东吴以后那般,最终羞愤而死。

否则前一年还在亲临前线,帮助刘备打赢汉中之战的法正,次年就没有任何征兆的忽然去世,史书甚至对于法正的死因都没有丝毫记载,未免太过奇怪。

再结合孟达的所作所为,法正极有可能是因此羞愤而亡。

现在孟达虽然被杀,却没有做出背叛刘备的事情,更没有亲手葬送法正好不容易帮助刘备取得的汉中之胜战果。

他虽然愤恨蒯焕,却也没有羞愤交加,最终导致一命呜呼。

以法正的才智,再加上东州士人的威势,一旦蒯焕进入成都,绝对会遭到刁难。

未曾想,蒯焕却是微微一笑,道:“二舅无需担心,我乃关将军帐下军司马。有关将军庇护,区区法正,何足为惧?”

诸葛亮先是微微一愣,继而抚掌笑道:“阿焕果真好算计,只要有云长相护,荆、益两州都无人能动你!”

关羽可不是喜欢结交士大夫的张飞,反而因为自己出身不好,又不愿拉下脸讨好士人的缘故,因此颇为士人所不喜。

关羽性子极傲,也不会去给士人好脸色。

以关羽在刘备乃至蜀汉的地位,真心想要保一个人,还真的是谁来了都没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刘封向关羽问计以求自保的时候,蒯焕会建议对方以子侄之礼待关羽了。

关羽性子虽傲,却并非不讲道理,反而是那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之人。

刘封若能放下身段,真正将关羽当做叔父对待,关羽也必然能够护其周全,也只有关羽这么做不会受到刘备猜忌。

二人又寒暄了一阵,讲了很多东西,包括蒯焕如何设计逼反庞德,如何知晓汉江附近会连降大雨,又如何料到东吴会偷袭南郡……

此前,诸葛亮只能从公文上了解事情大概,却并不知晓其中详情。

今日与蒯焕相见,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这个外甥的才智,也庆幸蒯焕能够劝住关羽,否则荆州恐怕已经易主了。

诸葛亮在详细了解了蒯焕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以后,忍不住赞道:“主公能够得到阿焕这种大才,北伐可期,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可不是在吹捧蒯焕,而是实打实的有这种感觉。

蒯焕在荆州的种种表现的确非常惊人,最重要的还是蒯焕足够年轻,如果活得足够久,至少能够保证蜀汉三代以内的兴盛。

蜀汉只要有了三代以内的积累与兴盛,等到魏国国内发生变故的时候,就能大举北伐,重整乾坤。

历史上,诸葛亮之所以连年北伐,无岁不征,根本原因还是蜀汉丢了荆州,而且年轻一代早夭太多,已经无人可用。

诸葛亮正是预感到了蜀汉的结局,才会想要在有生之年逆天改命。

现在,蜀汉不仅保住了荆州,还拥有了蒯焕这位大才,诸葛亮未必会像历史上那般急切。

要知道,荆州人杰地灵,占据这里就相当于拥有了许多的人才储备,蜀汉底蕴也会增加许多。

又有蒯焕这位年轻人当做蜀汉未来的领头羊,三造大汉未尝不可。

只不过,诸葛亮的脸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外甥,问道:“阿焕为何要与刘封结拜?”

在诸葛亮看来,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甚至能够决定蒯焕未来的命运。

刘备已经立刘禅为王太子,可是现在蒯焕却与刘封结拜为兄弟,蒯焕表现的能力越强,越会让刘备坐立不安。

刘备也会担心,自己百年以后,儿子刘禅能够镇得住蒯焕,蒯焕又会不会因为与刘封的结拜之情生出二心。

眼看诸葛亮如此询问,蒯焕已经知晓对方在担心什么。

他沉默许久,才幽幽叹道:“我与兄长结拜,原因有三。”

“兄长助我除去孟达,为父报仇,此等恩情不能不报,此其一也。”

“我知二舅与汉中王猜忌兄长,担心兄长性情刚猛,日后太子继位以后难以制约。若我不插手,兄长最后或许难免一死。”

“我不愿看到兄长与太子兄弟反目,更不愿看到汉中王与兄长父子成仇,此其二也。”

“我知以关将军手中兵力,攻下樊城恐怕力有未逮,欲借兄长之兵倾力相助。与其结拜,方能得到绝对信任,此其三也。”

诸葛亮越听越感觉心中震动,没想到自己这个外甥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聪慧。

他叹道:“阿焕就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吗?益州文武皆不敢与刘封走得过近,你却反其道而行。你表现越是出色,主公恐怕越是心中不安啊。”

“为解刘封之危,而搭上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值得吗?”

蒯焕深吸口气,目光直勾勾地盯着诸葛亮,铿锵有力地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有所为,有所不为。”

“兄长助我报仇雪恨,此恩不可不报!”

诸葛亮闻言,喟然长叹,眼中却是慢慢露出了赞赏之色,道:“也罢,既然你心意已决,我身为舅舅,自当为你解决后患。”

蒯焕眼中露出了惊喜之色,问道:“二舅有何良策教我?”

诸葛亮轻捋胡须,道:“下次见到刘封以后,你就让他以家中人丁单薄,想要为家族传承香火为由,向主公上书改回本姓。”

“如此,不仅可以免除主公对刘封的猜忌,改回本姓的刘封未来也能被委以重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503/438416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