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古风·秦王扫六合》
谁不知道“秦王”二字,在大唐意味着什么?
那是当今陛下,登基之前的王号,是承载着无上荣光与赫赫武功的称号。
那是几乎能与“太子”并重,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象征意义的尊号!
自陛下登基后,“秦王”之位空悬,无人敢奢望,也无人配得上。
毫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一个默认的禁忌!
而现在,蜀王李恪,竟公然向陛下请求……册封自己为秦王?
这已经不是讨赏了,是触碰帝王最敏感的神经,是在试探储君之位!
疯了!
绝对是疯了!
李靖、程咬金手里的笏板差点掉在地上,尉迟恭的黑脸都有些发白。
房玄龄、魏征倒吸一口冷气,手心全是汗。
长孙无忌瞳孔骤然收缩,忽然面露狂喜,这个李恪居然自己找死?
果然!
慧极必伤!
慧极必伤啊!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眼神锐利如冰锥,冷冷盯着李恪。
“恪儿,你说什么?朕没听清,再说一遍!”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及殿内群臣!显圣值+800!】
果然有显圣值!
李恪心里窃喜,挺直脊梁,直视着李世民:
“儿臣,请封秦王!”
两仪殿内落针可闻。
只有殿内群臣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秦……王?”
李世民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表情似笑非笑。
“恪儿,你倒是很会挑封号啊!告诉朕,你为何钟情于‘秦王’之号?”
“难不成……你是觉得,这封号有什么……特别的意味?亦或是……”
李世民阴恻恻盯着李恪:“你有别的意图?”
这话问得极其刁钻凶险,回答稍有不慎,就会被解读出“觊觎储位”,甚至“图谋不轨”的意味!
殿内群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长孙无忌嘴角勾起了一丝阴冷的笑意。
面对这诛心之问,李恪没有丝毫惶恐,反而挺起胸膛,一脸天真单纯:
“当然是因为好听!霸气啊!难道父皇以为……儿臣有别的心思?”
“啊?”
李世民被这出乎意料的答案噎得愣了一下。
好听?
霸气?
就这?
群臣也有些傻眼了,这……算什么理由?
李恪仿佛没注意到殿内群臣的古怪表情,一本正经地“分析”道:
“父皇您听听!秦王!啧!多响亮!多霸气!让儿臣忍不住想赋诗一首!”
“赋诗?”
李世民呵呵:“那你倒是赋首诗听听!”
李恪深吸口气,负手而立,高声吟诵: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一首脍炙人口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被李恪声情并茂地吟诵了出来。
老实说。
突然赋诗,李恪心里是有一丢丢尴尬的,但为了赚显圣值……不寒碜。
殿内鸦雀无声!
大臣们起初和李世民一样,也很不以为然,一个封号而已,能赋什么诗?
但很快,大家就被这首诗的磅礴气势,和表达出来的深邃意境所震撼。
这……这又是一首足以传世的千古诗篇啊!
蜀王殿下这文采,简直是文曲星下凡!
李恪对着还在发愣的李世民,微微躬身: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父皇,这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霸气?”
“它能激励儿臣时刻不忘奋发向上,好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扫平不臣!”
李恪当然知道秦王这个封号在大唐的含义,也知道自己的举动会惹来猜忌。
但那又怎么样呢?李二会杀了自己不成?
当然……不会!
你可以说李世民杀兄囚父,但对儿子还可以。
历史上唯一赐死的儿子——齐王李祐,实在是太过混账,谋反才被赐死。
除此之外。
只要不触犯底线,李世民还是很宽容的。
看看他的儿子、兄弟,哪个没被封王?
李恪不相信,自己只是求个封号,就会被杀?
李世民仔细品味了一番这首诗,眼底精芒一闪,忍不住笑骂一声:
“你这小子,竟是这般理由!真是胡闹!”
群臣都是老狐狸,哪里不明白李二的想法,陛下显然不打算计较这事。
程咬金哈哈大笑道:“殿下好诗!好气魄!老臣也觉得秦王这名号够劲!”
尉迟恭也瓮声瓮气道:“是极是极!比俺老尉迟的封号听着威风!”
文官们也纷纷附和:“殿下少年心性,慕其雄风,实属正常。”
“此诗写出了对秦始皇雄才大略与暴政野心,气象万千,殿下大才!”
房玄龄道。
长孙无忌在一旁,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水:
“好个狡猾的小子!”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及殿内群臣!显圣值+800!】
李恪心里暗爽,随便背首诗都有显圣值入账,看来以后要多多背诗了。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恪一眼,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两下,道:
“秦王之位,牵扯甚广,非儿戏可言!”
“岂能因你一句‘好听’便轻易赐下?”
李二先是否定了秦王的封号,定下调子。
这让那些心中暗流涌动的臣子稍稍安心。
李世民话锋一转:“然……无论是献上马蹄铁此等强军利器!”
“还是今日所献安胡四策之老成谋国,皆乃实实在在的不世之功!”
“功必赏,过必罚,此乃朝廷之法度!”
“若因你年幼胡闹便不赏,岂非寒了天下功臣之心?朕亦难以服众。”
李世民略作沉吟,朗声宣布道:“蜀地偏狭,配不上吾儿之功勋才略!”
“朕便改封你为吴王,加授安州大都督衔!”
“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
殿内群臣无不震惊。
吴王!
这可是极其显赫的封号!春秋吴越之地,富庶繁华,远非西南蜀地可比!
而且。
之前的蜀王封号,只是象征意义,并无实权。
现在的吴王,却是实打实地亲王等级和待遇。
更关键的是安州大都督,督五州诸军事!
这可不是虚衔,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
手握五州军事都督权,意味着李恪一下子从闲散皇子,一跃成了手握实权、镇守一方的藩王都督。
虽然比不上秦王那般敏感显赫,但这却是切切实实的权力和地盘。
有了地盘和军队,就有了根基,自然也有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这赏赐,分量极重!
可见陛下虽然嘴上说着“胡闹”,心里对李恪的功劳和能力,极其认可。
这圣眷也是没谁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5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