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34章 词?下贱玩意儿!

第34章 词?下贱玩意儿!


终于……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魏王李泰长身而起。

他今日穿着一身特意定制的亲王常服,脸上带着自信而得体的微笑。

虽然胖乎乎的,但举手投足间颇有威仪。

李泰走到御座前方的空地中央,对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深深一揖:

“父皇,母后!值此端午良辰,君臣欢聚,儿臣不才,近日偶得诗一首!”

“特于今日献与父皇、母后御览一听,聊表儿臣孝心与庆贺之情!”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慈爱与鼓励。

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文采,向来满意和骄傲,脸上也露出期待之色:

“青雀既有佳句,速速吟来!让朕一听!”

“是!父皇!”

李泰清了清嗓子,在原地踱了两步,随即昂首挺胸,高声吟诵道:

紫宸垂象应重午,

赤符焕瑞启龙舟。

千楫破浪惊鼍鼓,

万桨撕云贯斗牛。

艾虎悬门禳瘴疠,

蒲觞酹楚吊忠猷。

湘累虽逝丹忱在,

圣主长怀黍稷谋。

竞渡声摇天鉴水,

旌旗影动凤麟洲。

愿将蒲酒凝甘露,

岁岁尧天赐永畴!”

“好!!!好诗!!魏王殿下大才啊!”

“殿下此诗,气象万千,辞藻华美,更兼忠孝之心,实乃难得佳作!”

观礼台上爆发出热烈的喝彩与赞叹之声。

尤其魏王一系的官员,更是卖力吆喝夸赞,气氛一下子被推向高潮。

就连一向老陈持重的房玄龄,也忍不住抚着长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魏王殿下此诗,确实不凡,开篇‘紫宸垂象’、‘赤符焕瑞’!”

“以天象对应佳节,以祥瑞启竞渡之盛,起笔便见格局,颂圣而不露俗痕。”

魏征也难得地开口附和,声音沉稳:

“中二联尤为精妙,‘千楫破浪’、‘万桨撕云’,极写龙舟竞渡之激烈气势,如在目前。”

文学大家虞世南补充道:“尾联‘竞渡声摇’、‘旌旗影动’回归盛况描绘,画面感极强。”

“最后以‘蒲酒化甘露’、‘尧天赐永畴’作结,将美好祝愿归于圣主治世,泽被苍生,升华了主题,雍容大气,的确是应制诗中的上乘之作!”

“用典密丽而不显堆砌,辞藻华美而不失雄浑气韵!魏王殿下于诗词一道的造诣,愈发精进了!”状元孙伏迦也轻声赞叹。

这几位都是当朝最有学问的几位重臣。

他们的点评,立时将李泰这首诗抬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李世民听得龙颜大悦,脸上露出了极为欣慰和自豪的笑容,连连点头:

“好!青雀此诗,确是用心了!朕心甚慰!”

长孙皇后更是笑容满面,眼中带着骄傲。

李泰享受着皇帝和群臣的赞赏,心里的得意之情,几乎要满溢出来。

“谬赞!谬赞!”

李泰矜持地向着四周拱手,随后看向太子李承乾和李恪,眼中带着挑衅。

“太子哥哥,三哥,不知二位兄长可有佳句妙词,让小弟开开眼界?”

这话看似谦逊请教,实则是步步紧逼。

尤其他刚刚献上一首备受好评的佳作后,几乎是将太子和李恪架在火上烤。

此言一出。

全场目光果然聚焦在李承乾、李恪身上。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带着笑意看了过来。

群臣神色各异,有看热闹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替他们捏把汗的。

李承乾又气又急。

为了这次端午宫宴,他其实也提前让东宫的学士,精心准备了几首诗。

本打算找个合适时机拿出来,既能彰显储君风范,又不至于太过扎眼。

可李泰那首诗水准极高,又得了房相、魏公等人的高度评价,风头正劲。

他准备的那些诗,与之相比显得平庸乏味。

若是此时再拿出来,只会成为衬托李泰的背景板,无异于自取其辱。

权衡之下。

李承乾只得压下憋屈,对李恪说道:

“三弟素来诗才惊艳,今日想必更有妙句!”

“孤就不班门弄斧了,还是三弟先请吧!”

他直接把皮球踢给了李恪,自己暂避锋芒。

虽然丢脸,但总比当场被李泰比下去要强。

李恪对太子的退缩毫不意外,点点头道:

“既然太子如此谦让,臣弟却之不恭了!”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有好奇。

有审视。

有期待。

杨妃和一众妃嫔、公主同样看着李恪。

杨妃眼中有着担忧,暗暗替儿子捏了把汗。

李恪走到场中,先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行了一礼,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父皇,母后,儿臣不才,今日也准备了几首拙作,特请父皇、母后,及诸位大臣品鉴指正!”

“几首?”

李世民微微前倾,被彻底勾起了兴趣。

别人拿出一首不错的应景诗已属难得,自己这个儿子,开口就是几首?

“好!好!朕洗耳恭听!恪儿,且吟来!”

“是!父皇!”

李恪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目光扫过全场,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儿臣这第一首,并非诗体,而是一首词!”

“词?!”

全场愕然。

文臣们脸上都露出了诧异和不解的神色。

词体虽然早已出现,但地位远不能与诗相比。

词乃“诗余”,是配乐演唱的歌词,多流行于民间坊市、秦楼楚馆。

内容也多写男女情爱、离愁别绪,格调不高。

真正的文人雅士、朝廷重臣,在庄重的场合,是极少创作和品评词的。

更遑论是在御前、在今日端午宫宴上。

这就相当于把叫花鸡,摆到国宴上。

属实难登大雅之堂!

吴王怎会想到作词?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难道真是江郎才尽,写不出好诗,只好用这种“偏门”来哗众取宠?

李泰先是一愣,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差点笑出声来。

词?

就那下贱玩意儿?

就连原本有些期待的房玄龄、魏征等人,也都微微蹙起了眉头,觉得吴王殿下此举确实有些欠考虑。

就在所有人疑惑、不解、暗自嘲笑之际,李恪已然朗声吟诵起来。

他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开篇这三句一出,那些原本带着质疑和轻蔑的目光,缓缓凝固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5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