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78章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

第78章 离别之情!相思之苦!


李恪不再迟疑,笔走龙蛇,将那首堪称千古第一离别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直接书写下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寥寥一百零二字,字字力透纸背,情透纸背!

凄婉缠绵的意境,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

那对离别之苦,相思之痛的极致渲染。

与雄浑厚重的字体奇妙地融合在一起,直击人所有姑娘的灵魂深处。

一时间,宽敞的包房内变得鸦雀无声。

“这……这词……”

秋香眼眶泛红,美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官人……这词……简直……惊为天人!”

“奴家从未读过如此感人至深!如此凄婉动人!如此完美的离别词!”

“太美了!也太伤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写尽多少无奈?”另一个姑娘低声喃喃道。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呜呜,说得奴家心都碎了!”

姑娘们围着那首词,反复诵读,越是品味,越是觉得其中情感深沉博大,字字珠玑,无可挑剔。

看向李恪的目光,彻底变成了仰望和倾慕。

这时,楼下那柱计时香也恰好燃到了尽头。

丫鬟的声音再次响起:“时间已到!请诸位公子贵人,将做好的诗词署上大名,交于身边的姑娘!”

凝香苑内顿时沸腾起来,文人士子们神情各异。

有的自信满满,有的面露懊恼,有的则抓耳挠腮,有的一脸尴尬。

不多时。

所有完成的诗词稿笺,都被收集起来,汇拢到了舞台上的小丫鬟手里。

小丫鬟深吸一口气,脆生生地开口道:“感谢诸位贵客赐下墨宝!”

“接下来!”

“奴家会逐一吟诵诸位贵人、公子的诗词佳作,由所有宾朋一同品鉴!”

说罢,她拿起最上面的一份诗稿,清了清嗓子,不疾不徐吟诵起来。

“第一首!”

“《秋日别友》,作者,城西赵公子。”

“落叶满长安,

秋风送客船。

云低孤雁影,

酒尽别离筵。

挥手自兹去,

烟波隔远天。

愿君多珍重,

重逢应有年。”

诗稿念罢,楼内零零散散响起一阵附和声。

“这首词点了秋景,抒了别情,对仗也还算工整……算中规中矩吧!”

“赵兄此诗,稳扎稳打,倒也算应题了,只是……略显平淡了些!”

丫鬟稍作停顿,拿起第二张诗稿继续吟诵:

“第二首!”

“《灞桥折柳》,作者,东市绸缎庄刘东家。”

“灞桥杨柳色,

岁岁伤行客。

折枝赠君手,

烟雨漫秦川。

前程似锦去,

莫忘旧时颜。

他日功名就,

同醉杏花天。”

“刘东家倒是实在人,直接祝人前程似锦了!”

“莫忘旧时颜,哈哈,刘东家这是怕朋友发达了,不认他这旧友吧?”

“虽直白了些,倒也情真意切,颇有几分趣味。”

丫鬟继续念下去。

一首接着一首。

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文人墨客们各抒己见,或赞赏某句精妙,或批评某处平仄欠妥,或争论意境高下。

这本身也是青楼斗诗会的一大乐趣所在,绝大多数人就是凑这个热闹。

至于拔得头筹,成为苏妙卿的入幕之宾?

很多人有自知之明,反倒真没有想过。

“接下来这首!”

“《雨夜送别》,作者,国子监李博士。”

“夜雨涨秋池,

灯昏话别时。

孤帆破浪去,

驽马带尘嘶。

聚散本无定,

浮生自有期。

何当共剪烛,

却话巴山雨。”

这首诗的水平显然高了不少,尤其最后化用“何当共剪烛,却话巴山雨”的意境,引来一片称赞。

“李博士不愧是国子监博士,功底深厚!”

“‘聚散本无定,浮生自有期’,颇有几分看透世事的豁达,好句!”

“……”

听着楼下传来的一首首诗作,李恪包房内的姑娘们也小声议论着。

“这位李博士的诗确实不错呢。”

“嗯,比前面几首好多了,怕是能入选。但比官人您的词可差远了!”

李恪悠闲地品着酒,笑道:“急什么?好饭不怕晚,让他们先蹦跶!”

又读了几首!

那丫鬟又拿起一份诗稿,念道:“下一首,《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陇西李白?”

这名字一出,楼内顿时响起一阵低语声。

“李白?这李白何许人也?从未听过?”

“陇西之地,倒是出过不少豪杰,却没听说有什么出名的诗人叫李白啊?”

“这名字倒是大气,就不知诗写得如何?”

楼内的窃窃私语声,随着那丫鬟开口诵读,便戛然而止,仔细聆听。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仅仅开篇三句,一股萧瑟凄清的离别氛围,瞬间笼罩了整个凝香苑。

先前那些还在谈笑风生的文人雅士,清倌姑娘们,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反问,直击人心最柔软处!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最怕离别,更何况是在这萧瑟冷落的深秋时节?

已有感性的女子,悄然握紧了手中的帕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随着丫鬟诵完最后一个字,整座楼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仿佛被这首词抽走了魂魄,痴痴地站在原地,久久无法自拔。

一些情感细腻的女子早已忍不住,用衣袖或帕子,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短暂的死寂之后,凝香苑瞬间陷入轰动。

“好!!”

“这才是真正的词啊!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意境深远,字字珠玑!”

“以往那些所谓的离别之词,在这首词前,简直如孩童涂鸦,粗陋不堪!”

“此词将离别之情,相思之苦,抒写到了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地步!”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可谓前无古人!后……后恐怕也难有来者了!”

“陇西李白!李白!此人究竟是谁?!为何……为何从未听过其名?”

“快!快请这位李白大家出来!今日我等必要一见!当面请教!”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4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