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123章 效仿周朝!分封诸侯!

第123章 效仿周朝!分封诸侯!


良久良久。

众人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热情逐渐消退。

“咳!”

李恪面向李世民微微拱手,回归了主题:

“父皇,诸位叔伯!”

“我们再回到之前的话题,为何儿臣从个人情感上,支持复兴封建!”

李恪指着长达六米、高三米的巨图,道:

“不用说,看到这幅舆图,想必父皇和诸位叔伯,应该明白恪的用意了!”

“无他!”

李恪的声音陡然提高:“世界太大尔!”

李恪指着地图上那广袤得令人绝望的疆域:

“诸位请看!”

“仅仅是我们大唐目前的疆域,政令从长安发出,抵达岭南、辽东、安西,便需耗费数月之久!”

“治理起来更是千头万绪,需要父皇与诸公呕心沥血,需要层层官吏恪尽职守!”

李恪在地图上大唐的区域划了一个圈,然后向外扩展,掠过中亚,掠过欧洲,掠过美洲和澳洲。

“更遑论未来可能纳入华夏版图的,是这数十倍于大唐的偌大世界?”

“如此广袤的疆土,如此遥远的距离!”

“若事事皆需仰赖长安中枢决策,皆需等待朝廷派遣流官!”

“且不说需要多少贤才能吏,方能填满如此多的职位,单是政令传达往返,恐怕便需以年计!”

“届时,天高皇帝远,生变乱于肘腋之下,恐在所难免!”

这番话犹如一盆水,浇灭了众人的幻想。

大家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但严峻的问题:

管理!

地盘打下来或许有可能,但如何治理呢?

群臣陷入了沉思,就连最激进的武将,也不得不皱起眉头思考这个问题。

看着众人凝重的表情,李恪知道火候到了,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所以,恪的想法是效仿周朝分封天下以藩屏周室之古制,但又有所不同!”

“大唐现有疆域不动,而是将新开拓的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有功将臣!”

“由这些封地诸侯们,自行招募百姓、组建军队、制定律法、发展生产!”

“让他们代替大唐,代替父皇,去开疆!去拓土!去经营那陌生土地!”

“他们打下的疆土,理论上皆归属大唐,奉大唐为宗主,尊父皇为天子,必要时应召出兵、纳贡朝贺。”

“但其内政,可享有极大的自主之权!”

“如此!”

“既可避免中枢遥制,鞭长莫及之弊!”

“又能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将华夏文明之火种,播撒至天涯海角!”

“如此一来,父皇坐镇长安,便可掌控这前所未有之庞大帝国!”

“诸公亦可视子弟门人,裂土封疆,为一国之祖,开创千秋家业!”

“而华夏之文明、大唐之威仪,将随着一位位诸侯的脚步,真正意义上地……泽被天下!”

“这才是治理这个庞大世界的唯一可行之道!”

“这,也是恪支持封建的——真正理由!”

李恪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他很清楚这番话的分量,也是不得已为之。

世界很大!

这是事实!

也确实诱人!

问题是。

以大唐贞观四年的生产力水平,就妄想征服世界,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过牛马舟车,军队补给还得靠民夫手推肩扛。

就这?

还想征服世界?

根本不现实!

就算能凭借一时兵锋,取得一些胜利。

最终的结局也必然是因战线过长、补给困难、统治成本高昂,拖垮国家。

最终,重蹈前隋炀帝征高句丽的覆辙!

但是。

效仿周朝,分封诸侯!

无疑是一个大胆,甚至疯狂的替代方案!

让那些诸侯们,带着他们的家将、部曲、渴望土地和财富的追随者,向着未知而广袤的土地进发。

让他们自己去战斗,自己去经营,朝廷只需要给予他们名义上的认可。

成功了。

大唐的影响力将随之扩张,版图在名义上将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地步!

失败了,损失的也是诸侯自己的力量,于大唐不过损失些许边陲之地。

这无疑是将开拓的风险和成本转嫁出去!

李恪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既然吃不掉一头大象,那就把肉分出去。

不管怎么说。

肉就算烂了,也要烂在自己人手里!

就像后世的蒙古人,打下了大大的疆域。

然后将土地分出去,建立起好几个汗国。

结果是巅峰时期的蒙古人,统治了亚欧非,国土面积达4400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2%。

以大唐现在的国力和战斗力,复制蒙古人的扩张模式,并非不能做到。

相比之下,这种模式的可操作性要大得多!

即使若干年后,唐朝覆灭,但一个无比强盛的大唐至少存在过、出现过!

这就足够了!

李恪这番话落下,御花园内久久无法平息。

所有人都沉默着,思索着秦王殿下的话。

李世民站在原地,一遍遍看着《世界堪舆图》,眸光深沉,久久不语。

他在思考恪儿的话。

无数李氏宗亲、功勋子弟,带着大唐赐予的旌节,冲向这些地方,去厮杀,去征服,去建立一个个打着大唐印记的诸侯国……

而他自己,通过分封和宗藩的纽带,掌控着这张遍布世界的巨大网络。

毫无疑问,这种前景带来的诱惑是致命的。

但同时,李世民也想到了无数的隐患:

诸侯坐大,尾大不掉,乃至将来可能出现的诸侯割据、挑战中央……

到那个时候,华夏大地重回春秋乱世!

风险和机遇,同样巨大,该如何抉择?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同样在思考。

分封诸侯?必将打破现有的权力格局!

他们这些人的优势在于朝堂,在于中枢。

一旦大规模分封土地于外,尤其是分给那些有功将领,甚至宗室旁支。

必将培养出新的势力集团,这对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而言,绝非好事!

李靖、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一批悍将则呼吸粗重,眼神发光。

裂土封疆,自成一国?

这对于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武将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总比待在长安当个富贵闲人,或者小心翼翼生怕功高震主要强上百倍!

御花园,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消化着这番话带来的巨大冲击。

不知过了多久。

李世民长长吁出一口浊气,看向李恪:

“恪儿,此事关重大,日后再慢慢斟酌。”

李世民没有立刻同意,也没有立刻表示反对,说明这事还有的谈。

这是好事!

而且李恪知道,有些事情,已经不一样了。

看过了井外花花世界的青蛙,是不甘心重回井底,继续坐井观天的。

吃过了四菜一汤,谁又甘心回去啃窝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4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