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150章 兰陵萧氏之女

第150章 兰陵萧氏之女


而此刻,身在舆论中心的当事人李恪,再次被李世民召进了皇宫。

甘露殿。

李世民端坐于御榻之上,下首分别坐着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以及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戴胄。

李二指着案几上摆放着的几个土豆,沉声道:

“恪儿,曹家庄那四千多石土豆,乃是明年推广种植、惠泽万民的种子,关乎国本,不容有失!”

“朕与几位爱卿正在商议此事,你且详细说说,此物收获之后,该当如何妥善储存,来年仍可做种?”

此言一出,房玄龄、戴胄几人也都看向李恪。

土豆的产量虽然惊人,但保存是个问题。

若是烂了,或像小麦那样出牛了,就彻底废了。

“父皇所虑极是!”

李恪拱手回道:“土豆储存,确有其独特法门,儿臣这就将所知之法,禀报父皇与诸位大人。”

众人闻言,立即正襟危坐,屏息凝神倾听。

李恪清了清嗓子:

“其一,窖藏。”

“土豆畏光、畏热、畏冻,还需适当通风。”

“故而,土豆的储存之地,必须选择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之处。”

“所以最佳之法,便是……挖掘地窖!”

“挖窖?”

戴胄惊疑一声。

李恪颔首,继续道:

“地窖需深挖于地下,可使窖内温度,维持在凉爽却不至结冰的程度,窖壁需夯实,预留通风孔道。”

“土豆入库前,地窖需彻底清扫,并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以防病菌滋生。”

戴胄听得连连点头,作为户部尚书,他对仓储之事最为敏感,立刻追问:

“敢问殿下,这地窖深浅、大小,可有讲究?通风孔又当如何设置?”

“戴尚书问得好!”

李恪答道:“地窖深度,以深入地下丈余为宜,便可避暑御寒。”

“大小则视储存量而定,但不宜过大。”

“土豆堆放时,不可直接接触泥土,需铺设干爽的木板或秸秆隔潮。”

“其二,预处理。”

“刚挖出的新鲜土豆,表皮潮湿,带有泥土,不可立即入窖储存。”

“需先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开晾晒数日!”

“待表皮水分蒸发,变得干燥紧实方可!”

“此举名为‘愈伤’,可促使微小伤口愈合,大大延长储存期。”

“切记,暴晒则土豆易发绿变质,雨淋则易腐烂。”

杜如晦捻须沉吟:“愈伤……此法颇合医理。”

“看来此种粮食,如活物一般,需小心调养。”

魏征听到这里,终于开口:“殿下所言之法,听起来颇为周详。”

“然如此精细操作,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若推广至天下州县,各地条件不一,官吏能力参差,又如何能保证皆能照此办理,不致坏种误农?”

李恪微微一笑,对魏征的质疑并不意外,笑道:“魏大夫所虑极是!”

“恪建议,此番四千石土豆,不必分散各州。”

“可在长安附近,择数处条件最佳之地,由司农寺选派精干吏员,统一修建标准地窖,集中保管。”

“来年开春,再由朝廷统一调配发往各地试种。”

“如此,既可保证种子质量,亦可借此培训各地农官,使其熟练掌握储存技术,为日后积累经验。”

“至于耗费,相较于土豆未来所能产出的巨大收益,实乃九牛一毛。”

李恪这一番话,既考虑了技术可行性,又兼顾了行政操作的现实。

事实上,土豆的储存看着麻烦,其实很简单。

挖个窖,往里面一倒,保存到明年开春没问题。

李世民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抚掌赞道:

“好!集中保管,统一调配,培训农官!”

“恪儿思虑周全,深合朕意!就依你所言!”

说罢,李二看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玄龄,克明,此事便由你二人牵头,会同司农寺、户部,尽快拟定详细章程,落实下去!务必确保这批土豆种子万无一失!”

“臣等遵旨!”

房玄龄、杜如晦、戴胄连忙躬身领命,随即又行了一礼,退出了甘露殿。

目送着众臣离去,李世民再次看向李恪,目光中带着欣慰:“还有两件私事,要和恪儿你商议!”

“请父皇示下!”

“是这样的!”

李世民脸上的严肃神色褪去,转而浮现出一抹温和,语气颇为轻松:

“给朕一个面子,你与辅机的赌约,就当是个玩笑,就此作罢吧!”

李恪撇撇嘴,心里有些不爽,但也知道,李二都发话了,还能怎么样?

“是!父皇!”

李恪拱手道。

“嗯!”

李世民满意颔首,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朕近日与你母妃商议一番,觉得该为你择一良配了。”

李二稍稍停顿,观察了一下李恪的反应,见其面色平静,继续微笑道:

“朕与你母妃的意思是,欲与那兰陵萧氏联姻,从其族中为你择一贤淑女子,立为秦王妃。”

“恪儿觉得如何?”

“兰陵萧氏?”

李恪微微挑眉,李世民要给他选妃,李恪并不意外,也谈不上反对。

身为皇子,婚姻从来就不只是个人之事。

更是政治联盟和巩固地位的重要手段。

对他而言,多一个王妃,不过是府中多一个女子,多几双筷子而已。

然而,李恪毕竟是拥有现代灵魂的穿越者。

无论如何,在结婚之前,总得亲眼见一见未来要共同生活的伴侣吧?

总不能像开盲盒一样,直到洞房花烛夜才揭开盖头,是美是丑,全凭运气?

李恪略作沉吟,并未直接谢恩,拱手道:“父皇与母妃为儿臣终身大事操心,儿臣感激不尽。”

“兰陵萧氏乃江南名门,梁朝帝室之后,门第清华,若能联姻,自是佳事。”

“只是,娶亲毕竟是人生大事,关乎一生幸福。儿臣有个不情之请……”

李世民见李恪没有直接欣然接受,反而提出请求,不由来了兴趣:“哦?恪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李恪抬起头,目光坦然地看着李世民:

“儿臣以为,婚姻大事,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男女双方,亦当有所了解。”

“恳请父皇,在正式赐婚之前,能否让儿臣……先见一见那位萧氏女子?”

“先见一见?”

李世民微微一怔,这个要求在他听来,确实有些新奇甚至“出格”。

在这个时代,高门大族之间的联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

男女双方在成婚前往往连面都没见过一次,全凭媒人一张嘴和家族名声。

恪儿居然提出,要先见一见?有些出格了!

李恪看出李世民的迟疑,连忙补充道:

“父皇明鉴,儿臣并非要行私相授受之事。”

“只需在宫中或某次宴集之上,由父皇或母妃安排,远远见上一面,观其言行举止、仪态气度即可。”

“如此,儿臣心中方能踏实,将来成婚之后,也更能和睦相处,不负父皇与母妃期望。”

他这番话,合情合理,让人难以反驳。

李世民抚着短须,沉吟起来,虽然不合规矩,但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

自己这个儿子的眼光和主见他是深有体会的。

若强行塞给他一个不喜欢的王妃,恐怕日后真会闹出别扭,反而不美。

况且,只是远远见一面,于礼制也无大碍。

想到这里,李世民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指了指李恪:“你呀你,也罢,既然你有此想法,朕便准了!”

“朕会让你母妃安排,寻个合适的机会,让你见一见那位萧氏女子。”

“不过,切记要守礼,不可唐突了人家。”

“谢父皇恩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3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