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这群老货玩得挺花!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诸位叔伯!”李恪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臣等见过秦王殿下!”一众大臣也纷纷拱手回礼。
双方简单见过礼后,李世民把摩托车停好,意气风发地对李恪道:
“恪儿,今日乃重阳佳节,正宜登高望远,祈福纳祥。”
“朕与诸位爱卿商议好了,一同去白鹿原上走走,你也随朕等一同去!”
李二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
“对了,把你那个穿云梭带上!今日天高气爽,正好让它也见见风!”
“穿云梭?”
李恪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想起来,这是李二给热气球起的新名字。
啧!
又要骑摩托车,又要玩热气球,这群老货,玩得挺花啊,也不怕摔下来!
腹诽归腹诽。
李恪面上依旧是恭敬无比,立刻躬身应道:“是!父皇!儿臣遵命!”
随即,李恪回到府中,召来亲卫统领王猛,命他立刻带人将热气球装车。
不多时。
一切准备就绪。
“出发!”
李世民见准备妥当,心情大好,一声令下,翻身上了他心爱的小摩托。
其余人,包括眼热的程咬金在内,只能悻悻跨上骏马,老老实实跟在后面。
唐朝人极其重视岁时节令,官方承认的重要节日,总共就有二十余个。
全年假期加起来,能超过四十天,可谓是古代上班族和牛马们的福音。
而重阳节,因其“九九”谐音“久久”。
寓意长寿安康,是大唐颇为看重的一个佳节。
每逢重阳佳节,登高远眺、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囊,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像李世民这等帝王,过重阳节都不带重样的。
或是登上大雁塔,极目远眺关中沃野。
或是在宫中设下茱萸宴,与群臣赋诗唱和。
再不然,便是率众前往皇家苑囿,策马围猎。
今年却大不相同!
李世民有了心爱的小摩托,更有了能直上九霄,俯瞰大地的穿云梭。
李世民自然想再体验一把御风而行,凌驾云端。
约莫一个时辰后,一行人抵达了白鹿原。
寻了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包,停了下来。
王猛带人开始忙碌,卸载马车上的装备,组装热气球。
有过一次经验,此番可谓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
不多时。
一切准备就绪。
随着火焰喷涌,灼热的空气涌入巨大的球囊之中。
原本软塌塌的彩色球囊,开始鼓胀、隆起。
最终克服了大地束缚,稳稳悬浮起来。
尽管不是第一次见到,但看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仅凭火力便脱离大地。
李世民及身旁众臣,依旧感到无比的惊奇与欣喜,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父皇,穿云梭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升空!”李恪上前禀报。
李世民连连颔首,环视身边一众眼巴巴的文武心腹,朗声笑道:
“哈哈,诸位爱卿,穿云梭,可载人直上青云,俯瞰山河!”
“谁有胆量,不若随朕一同上去瞧瞧风景?”
“陛下!老臣愿往!”程咬金第一个跳了出来。
“陛下!臣也愿同去!”尉迟恭不甘落后。
“陛下,算某一个!”
“臣也请命!”
秦琼、侯君集、张公瑾等一干武将纷纷出列,生怕又错过这次机会。
上次就错过了,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倒是长孙无忌、魏征等文臣,虽然也很向往,但终究有几分惶恐与犹豫。
想上去一探究竟,又实在有些畏惧这“飞天”的风险,内心挣扎不已。
李世民看着众人反应,哈哈一笑,当即钦点:
“好!知节、敬德、叔宝、君集、公瑾,还有孝恭,就你们六个吧,随朕与恪儿一同上去!”
“其余人等,在下面准备宴席,待朕等下来,再一同饮茱萸酒!”
被点到的程咬金等人喜形于色,摩拳擦掌。
未被点到的,虽松了口气,却也难掩失落。
共计八人,依次登上吊篮,照例由李恪亲自操控。
呼呼的火焰咆哮声中,热气球承载着大唐帝国最顶尖的几位权贵。
缓缓脱离地面,向着湛蓝的天空升去。
李世民和程咬金毕竟是“二刷”用户,虽然依旧忐忑,但至少能保持镇定。
可尉迟恭、秦琼、侯君集等第一次上来的猛将,感受就截然不同了。
随着热气球越升越高,地面越来越远。
强烈的失重感和呼啸而过的风,让这些沙场悍将,一个个面无人色。
死死抓住吊篮边缘,腿肚子不自觉地打颤,生怕一个不小心掉下去。
程咬金看着他们的窘态,得意地咧开大嘴,毫不留情地嘲笑起来:
“哇哈哈哈!瞧你们那点出息!这就怕了?”
“俺老程上次跟陛下上来,那叫一个稳当!看看这风景,多壮阔!”
“瞧你们那怂样,跟刚上花轿的小媳妇似的,真是白瞎了穿云梭这等宝贝!”
被他这一通挤兑,尉迟恭等人面红耳赤,却又无法反驳,只能强自镇定。
好在热气球飞行平稳,过了一会儿,众人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开始有勇气,真正去欣赏脚下的景象。
身处数百米的高空,视野变得豁然开朗。
广袤壮丽的关中平原,好似一幅巨大的锦绣画卷,在脚下缓缓铺陈开来。
蜿蜒的渭河彷佛玉带,远处的长安城郭依稀可辨,阡陌纵横,村庄点点。
壮丽山河尽收眼底!
一股睥睨天下,拥抱乾坤的豪情在众人胸中激荡。
李世民凭栏远眺,心潮澎湃,心中诗意大发。
不由转过头,看向身旁同样欣赏着美景的李恪:
“如此江山胜景,凌绝顶而小众山,岂能无诗助兴?恪儿,你素有诗才!”
“值此重阳登高之际,还不速速吟诵几句佳作来,以酬此情此景?”
此言一出,吊篮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期待与好奇,落在李恪身上。
程咬金更是起哄道:“对对对!殿下,快吟诗!让俺们也沾沾文气!”
诗?
那不是张口就来?
李恪面上却故作沉吟片刻,仿佛在酝酿情绪。
随即朝着李世民和众人微微拱手,朗声吟诵: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八句诗。
五十六字。
写景高远开阔。
抒情洒脱不羁。
既紧扣重阳登高之题,又超脱寻常应制诗的窠臼,格律严谨,意境天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85/438443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