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二十二章黄道周

第二十二章黄道周


看着皇爷的背影,魏忠贤跪地谢恩。

“奴婢谢过皇爷!”

谢恩,因为给客氏定下的罪名是贪墨宫中银钱,而不是其他。

若是以祸乱后宫残杀皇子的罪名,以客氏的为人一定会把他咬出来。

皇爷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自己啊。

怪不得不让自己进咸安宫,为的是避免客氏当面指正自己。

此刻的老魏就像喝了优乐美,心里暖暖的。

皇爷如此善待自己,再不卖命等啥呢。

皇爷说侯国兴通敌叛国,那他就必须通敌叛国,证据嘛,现造就好了。

几封信而已的事。

至于银子...老魏也是咧咧嘴,皇爷真狠呢。

可就在崇祯刚刚回到乾清宫不久,方正化就回来了。

“禀皇爷,李选侍自缢而亡,哕鸾宫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部服毒自尽,臣去晚了一步,请陛下责罚!”

这个消息让崇祯冷冷一笑:“速度如此之快,看来朕这皇宫当真是没了秘密可言。”

方正化闻言也是面色一变,随即双膝盖跪地:“臣,万死!”

崇祯摆摆手,这事还真怪不到方正化身上。

大明皇宫成了筛子也不是一天的事,而方正化接过锦衣卫也才三天,能做到这般地步已经难能可贵。

“起来吧,和朕说说收获如何?”

方正化闻言起身:“回陛下,宫内共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九人,其中宫女三千二百一十五人,太监一百六十七人。”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区,以为宫里没鸟的都叫太监。

其实并不是这样,太监是个官名,只不过后世习惯性的把这个群体叫做太监。

一监之首的才能叫太监,太监之下叫少监,少监之下是监丞,之下还有长随奉御等等,而最低等级的叫火者。

就是干各种杂活的那一类,魏忠贤刚进皇宫的时候就是火者。

“臣遍查锦衣卫留档,后各监抓领头三人分开审讯,又寻相互之间有隙者相互倾轧揭发,现查出心有腌臜者九百三十二人,天亮之前定能完成陛下之命。”

猛人牛逼的地方就在于,你不必交代过程,他自己就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就如这方正化,才接手锦衣卫三天对皇宫之内的事并不了解。

但这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

翻锦衣卫之前留下的东西不是为了找出奸细,而是看宫中太监谁和谁之间有仇。

然后各监抓仨领头的分开上刑,太监这个群体本就对同类极为仇视,更能把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本事发挥到极致。

逮着一个就能扯出一串,扯出一串就能扯出好多串,串着串着就全串起来了。

但崇祯也是真的感叹着大明皇宫被渗透的真够惨的。

这才过去一个时辰就查出九百多人,这要是整到天亮得查出来多少奸细来?

两千?

还是三千!

本应是最安全的地方,竟然藏着好几千别人安插进来的奸细,也怪不得大明皇宫里什么怪事都有。

“速度要快,而且要深挖,绝不能出现漏网之鱼。”

到了这个时候,崇祯才算真正的松了口气。

看着大步离去的方正化,他也才算真正有了一丝安全感。

如果不把皇宫清理干净,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步天启后尘,更别提什么重振大明了。

这几天他吃的极为简单,而且王承恩更会在自己用膳之前先试毒。

堂堂皇帝过到这个份上也是到劲了,好在老太监没事,不然连试毒的人都没了。

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给王承恩:“大伴,命人送去给王体乾。”

对于这个天启留给自己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还有大用。

至于天启留下的另一个人刘若愚,暂时还没到启用他的时候。

如今皇宫里的垃圾被肃清,魏忠贤心里的顾虑也消散了大半和自己一心。

那接下来就是直面大名鼎鼎的东林党了。

无论是整顿二十一卫还是整顿京营,甚至是铲除八大晋商都绕不过朝堂众臣。

但现在他有魏忠贤,王体乾,还有曹文诏和方正化,孙承宗也即将进京。

想来孙传庭也快了,曹化淳那个老东西也会在不久回到身边。

只要到时将京营,二十一卫全部握在手里,也就是他对这些误国文臣发起总攻之时。

相比明末猛将无数,可用的文臣却屈指可数。

想到这他提笔写下三个人名。

黄道周。

史可法。

阎应元。

黄道周,被后世称圣,大明气节在黄老身上被具象化。

崇祯死后南明节节败退且无人敢战,年事已高的黄老自筹资财组军北上抗清。

没有盔甲更没有武器,手中能被称为武器的只有扁担,遂称扁担军。

其妻召集妇女组成夫人军,明知必死亦无惧,在江西婺源遇清军,打了第一仗也是最后一仗,全军覆灭重伤被俘。

夫人军全体殉国。

黄老三月后应天就义,死前留下血书十六字: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落款:大明孤臣黄道周。

简短数语,令人胸腔发堵涕泪不止。

史可法,不足万人据守扬州誓死不降,堪称明末抗清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面对清军主力两个时辰城防告破,但巷战却打了整整一夜。

清军以先生称之劝降,其以必死之心回之。

城亡即亡,吾意已决,即碎尸万段,自甘之如饴。

史可法战死后,清军屠城十日斩民数十万,从这疯狂的报复便能看出那一战清军的伤亡有多大。

阎应元,这是一个更加悲壮的人物,但他也扛起了明王朝最后的尊严。

提到他,根本不需太多描述,仅仅‘江阴八十一日’这几个字就能让人肃然起敬。

江阴一役,斩满清三王十八将!

拒不剃发易服。

战至最后弹尽粮绝城楼题词: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众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仅仅是想起这些人创造的功绩,崇祯握笔的手便是颤抖不止。

这些人的肩膀扛起了汉人的脊梁,更配被所有汉民称祖。

有这些人在,朕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朕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猛人提前归位。

但在这之前,他要帮这些人扫清所有障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5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