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四十四章那里,会有一座明堂

第四十四章那里,会有一座明堂


崇祯再次端起酒杯,张维贤也连忙躬身一饮而尽。

他确定了,今日陛下就是逼着他表态。

而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太多选择,要么硬扛被陛下当成绊脚石要么放弃中立倒向皇权。

所以他决定以退为进,辞去京营提督的职位,可他还没张嘴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

“世人常言心有灵犀不言自通,但朕却不这样认为。”

“当年叔高祖朱文正抵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坚守整整八十五日,战后太祖询其想要如何封赏。”

“但叔高祖却言太祖功成其自不缺富贵,先赏他人为重,太祖闻言极其欣慰,但却不知那只是叔高祖的以退为进之法。”

这事也是个乐子,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能抵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坚守八十五天绝对的猛人。

事后老朱问他,侄儿啊,想让咱咋赏你?

朱文正义正言辞,先赏其他人,咱自家人不讲究这个,叔叔你功成名就侄子我自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哪知这逼只是客气客气,老朱却当真了而且很欣慰,真就没赏。

结果这哥们反了,还想投降张士诚,然后被老朱抓回来要干掉,还是马皇后求情才软禁在了南京一直到死。

张维贤听着陛下的淡淡之音,再看看陛下那面无表情的神色额头已满是豆大的汗珠。

陛下说这话啥意思?

意思就是想以退为进门也没有,朕连辞官的机会都不给你。

朱文正以退为进是为了造反,这个时候他再提辞官那也是为了造反。

所以不光是让你表态,你得拿点真东西出来。

轻飘飘的一句表态朕看不上,也不信你。

拿点投名状出来吧。

没得选了,陛下今日的话一出英国公府再也无法保持中立,不表态就会被陛下当做眼中钉肉中刺,连辞官都不行。

可就在他打算开口表态的时候,却见崇祯对着门口轻轻招手。

“进来吧。”

随后张维贤便是见到魏忠贤躬身弯腰的走进御书房。

“怎么样了?”

魏忠贤闻言躬身开口。

“回皇爷,京营在册兵卒二十万,奴婢奉旨暗查发现如今京营军备废弛,腐败丛生,有战力者不足三万,空饷者达七成之多,余下皆为老幼病残不可称兵。”

这话一出崇祯的脸色顿时一黑。

“提督京营的英国公就在朕身边坐着,你这是在当着朕的面参奏英国公贪赃舞弊吗?”

魏忠贤连忙跪地:“奴婢不敢。”

崇祯淡淡挥手:“滚下去,自领二十棍长长记性,也让你知道时候该说什么话。”

“奴婢领旨!”

魏忠贤走了,但张维贤再也坐不住了。

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这是说魏忠贤吗?

不,这是在说他。

为什么在他即将要开口表态的时候召进魏忠贤?

打样。

魏忠贤的态度就是你的榜样,你的模版,这才是朕要的态度。

权倾朝野的魏厂公如此温顺听话,这就是陛下的底气。

一个魏忠贤不敢惹他,但有皇帝撑腰的魏忠贤就会瞬间疯狂撕咬,这条疯狗要是真玩命英国公也扛不住。

“京营糜烂,臣罪该万死!”

英国公从椅子上起身:“臣也曾想整顿京营,但阻力太大且没有足够银两根本无法成事。”

“户部拨银二十万,但还未到京营就已所剩无几,想要维持京营所剩不多的战力,唯有虚报人数才能获得些许银两。”

“但这虚报的人数所得银两,真正能落到京营兵卒身上的不足一成,而这一成还是臣所得的份子钱。”

崇祯的双眼已是缓缓眯起。

他不想这样对待这位英国公,但想要整顿京营必须有这位英国公站在自己这边。

而想要让他义无反顾的站在自己身边,就要打掉他所有的倚仗。

他更清楚的一点是,英国公是忠于大明的,这一点和成国公朱纯臣截然不同。

按照张维贤的说法,京营每年从朝廷拿走的那批银两,还没出户部就被瓜分一空。

而吃空饷的银子也早就分好了份额,之所以京营还能有三万人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是这位有心无力也不想做什么的英国公,把自己的那一部分份子钱花在了兵卒的身上。

这当年太祖打造守卫京师的数十万大军,成了这些人取之不竭的聚宝盆。

二十万两换算成后世大约相当于一亿两千万RMB,结果每年花这么多钱根本没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哪怕京营还剩一半的战斗力,李自成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攻破北京城。

如果北京城没有被攻破,那敲诈崇祯一百万两银子才肯进京勤王,率领关宁铁骑一日只行十五里的吴三桂就不会那么快投降满清。

以吴三桂的狡诈,他一定会在李自成攻城不下实力大损的时候骤然出手。

如果那样大明的结果也会变得不同。

“该当如何?”

听到陛下发问,张维贤咬了咬牙后吐出两字。

“勋贵!”

他也是勋贵,而且是身份地位最尊贵的那一批。

可他还是说出来了。

“京营之所以糜烂至此乃为勋贵特权庇护,按律京营训练归五军都督府,调动协调受兵部辖制,陛下旨意经内阁可调动京营出战。”

“但时过境迁,朝堂上利益分割导致没人再去行使监督京营职权,交好京营可得大批银两,朝议之时亦可得勋贵支持,再加祖训护身京营已独立于朝堂天子之外!”

“整顿京营,必先动勋贵特权!”

张维贤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废话一句没有直接点出京营的问题所在。

动京营,动的不止勋贵还有朝堂上的大批朝臣,只打掉一个是不够的,因为那涉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大明的勋贵,太多了。”

崇祯的话音很淡,可张维贤却知道这句淡淡之音代表的是什么。

从椅子上起身,崇祯走到御书房窗口的位置站定。

抬手对着午门的方向轻轻一指:“朕打算在那里修建一处学堂。”

午门,大明皇宫的正门,除重要节日和特殊情况不会开启。

“就叫明堂,朕会给世泽留一个位置。”

张世泽,张维贤的孙子,今年七岁。

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大明英国公,在北京城破时战死殉国。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4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