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狠人黄道周
回旋镖来了。
但这次没有扎在别人身上,而是扎在了叶震春自己脑门上。
你不是说自己能跟先帝沟通,能得列祖旨意吗?
那你去吧,把大明现在的困境和先帝说清楚,再让列祖消消气,给朕一年时间。
一年之后朕就一定筹集到足够的银子,把皇陵修的漂漂亮亮所有人都满意的地步。
话音刚落,郭允厚猛然抬头,随后口中大呼。
“陛下圣明,臣附议!”
啥意思?
这皇陵的事是眼下最棘手的问题,先帝归天没有陵寝这是大明之耻。
但要这个脸又拿不出钱,这事最后只会出现一个结局。
他这个户部尚书被干掉当替罪羊,然后皇帝下令再次加税去修建庞大的皇陵。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但现在解决的办法有了,先帝圣明列祖仁厚,知晓大明如今困境定然会体谅其中难处,应允延期一年再行扩建。
这是基调。
基调定下了就得有人去禀奏先帝和列祖,而这个人选也有了。
钦天监监正叶震春,他能通灵啊。
这不是跟他商量,而是奉旨而行。
不去也得去。
已经定下了先帝圣明列祖仁厚的基调,你要是说先帝不同意列祖不允那就是你办事不力。
说不能和先帝沟通那你就是欺君罔上。
所以叶震春能做的就只有装腔作势,将这事向先帝和列祖请奏,然后禀报OK了,先帝和列祖果然圣明仁厚,同意延期一年再行扩建。
你看,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不用当替罪羊了,而且也不用再向已经苦不堪言的百姓加征赋税。
有一年的时间缓冲,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想通了这一点的郭允厚自然第一个站出来,大呼陛下圣明臣附议。
而第二个表示赞同的就是工部尚书薛凤翔,随后就是户部工部一大堆官员纷纷表示附议。
反正和这事有关的朝臣全部表示同意,有叶震春扛着他们乐于把自己摘出去。
叶震春愣在那半天才缓过神来,最后只得躬身:“臣,遵旨!”
他本意是按照钱谦益的法子,利用这件事去干吏部尚书孟绍虞。
结果孟绍虞没干成,害死了瞿式耜又把自己搭进去了。
草草安葬先帝延期一年扩建皇陵这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居然让自己给办成了。
但叶震春一点都开心不起来,甚至想哭。
这么不合礼法的事情,最后的骂名肯定要由他来担。
而且他感觉自己被卖了,因为最后就连钱谦益都跑出来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所有人觉得这件事结束了的时候,兵部侍郎黄道周出列。
“陛下,叶监正确定陕西大旱民不聊生,为何此事并未通报朝堂?”
“如果大旱为真,那陕西巡抚乔应甲掩而不奏罪则当诛,若未有灾情便是钦天监监正欺君罔上!”
从黄道周开口的那一刻,所有朝臣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
本以为事情完结了,但这黄道周却找到了叶震春话里的漏洞。
陕西灾情还没禀报陛下呢,你说有灾且极其确定。
那这是你欺君罔上顺口胡诌,还是乔应甲掩而不奏呢?
叶震春闻言当即开口:“禀奏陛下,臣所言千真万确,且在观天象之后臣曾亲去广宁门查探,发现已有陕西前来的难民,被顺天府尹衙差以没有路引为由阻拦在外。”
这话一出,顺天府尹刘宗周顿时咬牙切齿。
你麻痹....你个狗日的坑我!
“刘宗周,叶震春所言为真?”
刘宗周闻言连忙出列:“回禀陛下,顺天府有对出入城门之人造名起册的协管之责,也确实拦下一批无路引亦无户帖之人...”
可他的刚说一半就被崇祯不耐烦地打断了。
“朕问你,可知有陕西难民已到京城之外?”
刘宗周:“臣...”
没法回答,知道是渎职,不知道也是渎职。
“臣,有罪!”
崇祯大手一挥:“拿了,如此酒囊饭袋执掌顺天府尹之位,我大明是没有贤能了吗。”
回旋镖,穿过叶震春的脑门干进了刘宗周的胸膛。
而这次甩镖的,是黄道周。
“黄立极,你身为内阁首辅统领内阁,乔应甲是否上奏陕西旱灾之事?”
黄立极本来在看戏呢,明显今日早朝陛下是冲着东林党去的,可这转头回旋镖飞到自己脑袋上了。
“回陛下,八月初四乔应甲曾上书奏报,陕西出现大旱田亩绝产请求赈灾。”
“然此时正值...”
他没说完,但崇祯明白他什么意思。
天启八月二十二挂的,八月初四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最关心的是谁即位当皇帝和自己未来官运。
对于旱情这件事根本没人理会。
然而这话刚落,黄道周再次开口。
“敢问黄首辅,陕西请求赈灾的奏章有几奏?”
黄立极闻言:“仅一奏。”
听到黄立极的回答,黄道周双手高举笏板。
“陛下,从西安到京城需向北经咸阳、泾阳、三原进铜川,再渡黄河入山西经太原、大同向东过张家口,全程至少两千八百里。”
没人明白黄道周这话什么意思,若论地理在场之人也全都知晓要途径何地。
可黄道周下一句开口的时候,所有人才明白这个干巴瘦的老头要说的到底是什么。
“以灾民脚程想走完近三千里路最少三月,无人愿离故土,若离,必是生路断绝矣,所以灾情绝非近期出现。”
故土难离,活不下去了才会想着逃荒,从出现灾荒到选择逃荒这个时间绝对不短,再加逃难到京城所需最少三月,那陕西的旱情怕是在年初就已经开始了。
但陕西巡抚的奏章八月初四才到。
什么叫狠人?
这就是狠人!
你上不上奏章请不请奏赈灾的我不管,我甚至都不愿和你们掰扯这个。
一个地理小科普,直接定死了陕西巡抚乔应甲有灾不报的罪名。
年初即有灾情为何不报?
灾民都跑到京城来了自知瞒不住了,所以象征性的上奏一封就想蒙混过关?
灾民都逃荒到了京城,这么大的灾情你只上书一奏。
以为那一奏能变成你的挡箭牌是啵?
不。
那在老夫看来是你掩而不奏的铁证。
必死的那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4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