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五十八章那朕今天就改了祖制!

第五十八章那朕今天就改了祖制!


在宫门打开的那一刻,传声太监已经就位了。

非但在朝臣以及广场之上有,更是大批人拿着板凳站在了围观百姓的人群中。

所以崇祯的那两个字,允冒,被清晰的传到了所有百姓的耳朵里。

这两个字一出,所有百姓的神色也是极为精彩。

因为没这么唠嗑的。

好比街坊饮酒,一人说不喝了,另一人却非给倒满,说不喝之人无奈的来了一句,这要是喝了我就得死在这。

这是一句笑谈没人会当真,但如果那个倒酒的那个闻言脸色一整,既然你说了,那你今天就必须死在这。

而陛下的那两个字和这个比方一模一样。

人家说冒死,结果你来了一句允冒。

哪有这么唠嗑的呀。

而王承恩那话一出把猜测彻底坐实,冒也得死不冒也得死。

百姓们对这位新帝有些失望,甚至是绝望。

不听忠臣言只喜奸臣谄媚的皇帝,是让人看不到希望的。

那人闻言脸色顿时惨白,连忙向崇祯身后看去。

结果根本没看到给他剧本,让他当男主的大人们。

一个都没看着,更别提得到指示了。

情急之下连忙再次开口。

“陛下,直言进谏乃太祖所创,正因广开言路才让我大明长盛不衰千秋万世,若陛下用此等之法便定出言之人生死,那我大明国祚必将动摇社稷不稳!”

崇祯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传声太监把这人的话全部传完之后才冷冷开口。

“依你所言,直言进谏就要带上死谏或冒死之词,以此来证明尔等忠君爱国的决心,和你们熟读史书的文采对吗?”

“所谓死谏,冒死就是糊弄朕糊弄天下之人的手段对吗?”

说着,声音陡然提高对着远处围观的百姓用力一指。

“如果他们告诉朕,愿为大明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朕是不是也要认为他们只是说说而已?”

“他们没读过四书五经,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全,但他们却真正做到了什么叫忠君爱国,什么叫为大明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言罢,对着辽东的方向再次一指。

“去战场上看看,那些残缺不全的尸体,那些随意埋在路边的枯骨都是他们的儿子,她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

崇祯的胸膛快速起伏着,可能刚才太过激动导致声音都出现了一丝沙哑。

“他们到死都没见过朕一面,到死朕还欠着他们的军饷没给,甚至战死之前还空着肚子。”

“是他们用血渲染了大明万里江山,是他们用白骨铸就起了大明不灭国祚,而不是你口中广开言路的言官!”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整个宫门之前寂静无比。

尤其站在崇祯身后的孙承宗,李邦华,张维贤,李若琏,方正化等人心神俱颤。

他们在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悲怆。

更在这简短的话语中,看到了无数战死的大明兵卒凄惨的模样。

随后,这番话被离得最近的传声太监快速记录,又快速的开始传唱,而围观的百姓们在听到陛下之言的瞬间,同时跪地口中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音浪,比之前大了数倍不止,天穹之上没有一丝云朵,仿似被这冲天而起的音浪生生撕碎。

他们明白了陛下为何会说出允冒二字。

更明白了陛下为何会如此的不近人情。

是啊,就如陛下所言,那些战死在边关连尸首都无法归乡的兵卒,是他们的儿子,她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

他们,没读过四书五经。

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他们,没说过冒死更没说过死谏,但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

此刻的百姓们心中充满了愤怒,你们死谏,冒死就是说说而已,为了展现自己的风骨自己的文采,却把我们亲人用血肉筑起的大明长城剽窃成了你们的功劳。

大明疆土是打出来的,是我们这些人打出来的,是我们用血和命将敌人抵挡在外,是我们不顾生死保卫着大明江山。

凭什么我们参军以死效忠国家就必须言出必践,而你们所谓的死谏冒死就只是说说而已。

就因为你们读过四书五经吗?

百姓们这一刻身体在剧烈颤抖,但这次不是因为惧怕。

而是激动,来自被理解的激动。

来自被陛下尊重的激动,原来陛下,知我等穷苦之人一心为国的热忱和不灭的热血。

陛下,没有忘了我们!

人群里已经出现压抑的啜泣之音,辽东征战多年,京城之中参军者战死辽东的不计其数。

“毛羽健和刘懋上奏裁撤驿站,美名其曰驿站臃肿劳民伤财,但他们根本就没想过数十万世代依靠驿站存活之人,在驿站裁撤之后以何为生?”

“为官者不能为民造福,更不把民放在心上,张口就砸了几十万人的饭碗,如此用屁股都能想明白的事,他们居然言之凿凿在早朝之上欲要死谏!”

崇祯说到这大袖一挥。

“君无戏言,人以诚信立本,大明律法里的欺君之罪不能只为平民百姓而设,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既要死谏朕就满足了他们。”

言罢对着跪在那里的国子监生一指。

“如此欺君罔上又不顾朕之子民存亡之辈,竟被尔等当做榜样,看来大明给你等优待特权太多,多到已经把你们养成了一群无用蠢猪。”

“来人,将这等有眼无珠的废物给朕砍了,再派人去国子监搜查,看看这等浪费钱粮的废物蛀虫到底还有多少?”

这话一出,礼部尚书孟绍虞连忙出列。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国子监归礼部辖制,如今陛下要对国子监大开杀戒,他想不出面都不行了。

因为真的任由陛下这样大开杀戒,很有可能最后会杀到自己头上。

“陛下,国子监大部皆为贡生,按照大明律,不得对秀才之上的学子动用刑罚。”

礼部左侍郎也在此时出面:“是啊陛下,按照明律,需通过学子户籍当地儒学提举司免去功名后,才可动刑问罪。”

户部侍郎刘应遇:“陛下,国子监生又称天子门生,皆为大明未来治政之才,而大明有举子三十万,若是此事传出去怕是会寒了天下学子拳拳报国之心呢。”

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也在同时出声。

“陛下,国子监生乃大明未来栋梁,若要强行处置怕是...怕是违反了祖制!”

看着这些出面之人,崇祯微微揽了揽衣袖淡淡开口。

“既如此....”

“那朕今天就改了祖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4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