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徐霞客给的惊喜
对于这位大明穷游第一人,崇祯还是极为期待的。
若非崇祯熟知他的行动轨迹,还真不一定能找到这位大明民间的地质学家。
今天的徐霞客四十岁,他终其一生从未进过京城。
短衫,挽起的裤脚,背上一顶大草帽,手上提着一个书箧(竹子编制的书篓),皮肤黝黑。
崇祯甚至发现他脚下的鞋子还留有水迹,应该是进东暖阁之前临时清洗过。
崇祯见到这位的第一反应就是,真抗冻啊。
现在的北京已经到了十一月,吐气如箭的时节,这位居然穿着单鞋挽着裤脚,身上的衣服看着也是极为单薄。
徐霞客也是懵的。
他自幼就喜欢游山玩水,尤其对水文地质最是感兴趣,所以在得知陛下让他进京的时候他在想。
莫非我占驿站便宜之事被陛下知道了?
不怪他这么想,实在是现在驿站的事情被毕自严闹的有点大,而大明驿站从建立到现在两百多年,从未像今天热度这么高过。
占小便宜吃大亏啊。
崇祯也在看着徐霞客,这个人是江阴富商之子,徐霞客的高祖徐经是曾经的江阴首富,和唐伯虎关系极好。
更一起相约前往京城参加科举,结果碰上了科举舞弊案被取消成绩,从此唐伯虎不再科考游戏人间,而徐家从那时起也开始远离科举。
这也是徐霞客没有功名在身,却能依靠大明驿站各哪飘的主要原因。
人家是有人脉的。
“起来吧。”
崇祯说完起身来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站定:“听说你对大明的水文地质很熟?”
这话一出,徐霞客暗道一声完了,陛下果然是要追究我占驿站便宜的事了,先问自己对水文地质很熟,那下一句就该问自己咋占便宜的吧?
他虽然醉心山水,但最近大明发生的事他也全部知晓。
陛下用一个二十一卫干掉三百多官员,杀了几万人抄家不知凡几。
看来找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来,为的就是利用自己拔出萝卜带出泥。
一举将整个驿站和江阴富商官员清理一遍啊这是。
然而就在他打算再跪回去,主动承认错误把占驿站便宜的银子补上的时候,陛下的下一句话让他陡然一愣。
“朕知道你对陕西很熟,过来把你知道的陕西地下河的位置给朕标出来。”
嗯?
不是拔萝卜吗?
徐霞客本就是个不能按常理去推断的人,不然也不会身为富二代还会选择穷游了。
他对陕西真的很熟,而且他所记录的笔记里关于陕西的内容也是最多的。
他出身江南,又把整个西南跑了一大圈,所去的地方水系极为发达,而天生自带干旱属性的陕西和这些地方一比。
真的太苦了。
所以他仔细的研究过陕西的地理和水文,也曾想过要在陕西改变这一现状。
但他只是个穷游的普通百姓,这些事根本轮不到他来做主。
依言来到地图前,从书箧里拿出一根木炭做成的笔,仔细看着地图的方位良久,最后在陕西境内开始画圈。
崇祯没有打扰也没有说话,而在徐霞客落笔的那一刻崇祯微微点头。
因为徐霞客第一处落笔的地方,在郑国渠。
第二处落笔之地在白渠。
这两处大渠始建于秦汉,连同其他古渠被后世称为关中六辅渠。
水源来自水量一直平稳的泾河,但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带有大量泥沙,需要每年疏通泥沙方才有效。
唐朝就有明确记载,岁役千人疏浚方可防泥沙阻道。
但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千疮百孔陕西贪官遍地早就没人再去疏通古渠。
泥沙瘀阻导致河流改道,甚至流入地下消失不见。
所以陕西大灾人祸更甚的说法就来自于此,河南在陕西下游但旱灾却要轻得多,这其中也有人为的原因在内。
徐霞客一连画了几十个圈,随后转头看向崇祯。
“陛下,您的舆图不准确,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标注记录。”
说着打开自己的书箧,拿出他自己的画的地图。
“黄河流经陕北,但黄河水用不上,留不住,两岸黄土且河床比农田低近十丈乃至数十丈无法取水,河道太宽且浅,两岸堤坝松软连站脚之地也无。”
“陕北降雨太少水位留不住,而且河水满是泥沙不可用。”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自己的地图,对着陕北的方向一指。
“这里,不可留民。”
“草民不懂天象但懂水文地质,按照古籍的记载再加水文变动未来数年内陕西还将大旱,且旱情远超今岁。”
“陕北之民全部内迁方可活命,草民在这古渠之地逗留甚久也追查甚久,最后发现那消失的古渠进入了地下。”
他在自己的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水流向低,这就导致地下河绕开地势较高之地流往更低之处,地势较高的一点水分都得不到,而地势低洼之处却变成了大片表面正常,实则下方已变成沼泽之地。”
随后又一指。
“草民一路追着走,在这处山下发现一个深潭,其蓄水之盛足灌十万田。”
说到这又掏出一大摞杂乱不堪的纸张。
“草民认为该修古渠,引水蓄水,河流改道导致暗河数十,留半数进河南,陕西境内依暗河修库储水以备大旱,另可开凿河道引渭河、北洛河、无定河、延河、宁强汉江、凤县代王山嘉陵江、秦岭南麓丹江....”
他说了足足有一个时辰之久,他自己带来的那份地图上被标记的密密麻麻。
中心思想就一句话。
未来陕西还有大旱,修库蓄水,在陕西地势低洼之地储存水源应对天灾。
他有着一套极为详细的施工方法,而且和崇祯的想法不谋而合。
抛弃地势较高的田亩,全力经营地势低洼有储水条件之地。
“徐霞客听旨,朕封你为工部右侍郎,提督陕西河道全部事宜,即刻前往陕西协助巡抚郭允厚开渠建库。”
“需要多少银子 多少人你只管提便是。”
说着崇祯神情郑重的看向徐霞客。
“朕的要求只有一个。”
“陕西,不能再现今岁惨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4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