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擒其妃,不如擒其母
抱着这种期待的不止崇祯,还有撅在那的王承恩。
经过了曹文诏和孙传庭,老太监已经明白了但凡能让陛下亲自召见的,那都是绝逼的狠人。
一个比一个....阴损。
而他对眼前的卢象昇最为期待,因为这是陛下用他的名义召集而来的家伙。
看着坐在那认真翻看策略的卢象昇,王承恩暗暗为其鼓劲。
加油啊,一定要一开口就顶咱家一跟头。
绝不能被曹文诏和孙传庭给比下去啊。
然而就在卢象昇合上策略开口的第一句,就让王承恩的双眼陡然一亮。
“擒其妃发其茔下作甚。”
你听听,这才是咱家心中领军之将该有的样子,抓人妃子扒光衣服立在城头,挖人家祖宗骨头渣子把人棺材板挂在城头,太过下作。
可卢象昇开口的第二句,直接让王承恩梗死当场。
“擒其妃,不如擒其母。”
“擒其妃,恼怒下可射杀泄愤,谋立止,然母立城头,奴军箭矢不敢发,战力已去半数。”
“若藏兵于内设地火,佯装不敌引敌入城,奴骑力不得使,以箭射杀以火阻路。”
崇祯的表情虽然没有王承恩那么夸张,但也实在被老卢的玩法闪了腰。
前一句擒人家妃子太下作,紧接着来了一句,不如把他妈抓来吧。
他能佯装暴怒射杀城头上的妃子不再攻城,那他妈妈就在城头上他这招就用不了。
只能强攻。
你攻我退,地火就是大明的地雷。
佯装不敌城门被敌人所得,进了城建奴的骑兵就没了作用,下有地雷房顶有火器箭矢,再用火封住敌人的退路,这就是屠杀。
但崇祯觉得这玩法漏洞有点多,打巷战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只要皇太极不是傻子就不会下令所有人全部进城。
“奴定不会全部进城,留军一部于城外伺机,然部奴进城,门四闭,兵退出,城外战起,以骑兵封其退路逼其战。”
“城内立城头守城门,内奴不得出,城外战,奴欲救便不可离,不离奴骑便消力,战不胜奴亦退,然城不留粒米,填水井,城内之奴便如瓮中之鳖。”
“城外之奴退亦会再返,设陷马坑、绊马索、骑兵袭扰,以炮轰之,一战可灭奴之主力大部。”
崇祯看着眼前的卢象昇,心中重重叹息。
这家伙的玩法果然不同,而且在他这没那么多弯弯绕更没什么徐徐图之。
就掏,一战把你老底掏出一大半,剩下的那点老底下一战灭了就是。
卢象昇的玩法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兵行险招,一战完活。
他知道皇太极不可能让所有都进城,城外会留下一部人。
而他要的就是这个。
那一部分进城之后根本不用打,粮食搬空,水井填死,城门关闭只留一部分人在城门之上放火射箭。
不为杀伤,就是让进城的那些建奴兵卒出不来就行。
没吃的,没水又出不来,可不就是瓮中之鳖嘛。
而他的真正目的就是留在城外的皇太极。
你人让我困在城里了,你救不救?
救,你的骑兵就得停在原地和我厮杀,不能跑起来的骑兵战斗力近乎于无。
你跑,伺机再杀回来正好。
你跑我就挖陷马坑,我就开始布置绊马索,就算你看着知道了又怎样呢?
要么看着城内被困住的人饿死渴死,要么你就顶着陷马坑来救。
你来,我骑兵便堵你后路,让你想要游射消耗我兵力的战法都做不到。
然后在你冲锋的时候我开炮,到了跟前那就拼呗,步兵长矛对停下来握刀的骑兵,你就是靶子。
不来也没关系啊,你不来我就慢慢收拾困在城里的那些垃圾呗。
只要你能忍住,眼睁睁看着你的人死绝,那我也不介意多点观众看我表演。
你忍不住,那就来决战吧。
就算二换一也能把你全部主力生生耗光在这。
王承恩听完微微摇头,因为他觉得卢象昇的战法和之前那三位相比太险,而且有很多变数在内。
但崇祯却知道,不是卢象昇的战法不如之前那三位,更不是卢象昇不知这其中的危险。
而是他的战法,是建立在之前那三位基础之上的。
按照老曹,孙承宗以及孙传庭的玩法,如果全部实施下去建奴的实力已是被大大削减。
困顿之下,皇太极也在寻找决战的机会。
一战大胜明军,皇太极的困境也将瞬间解除。
所以卢象昇就是替他打造了一个决战之地,更替皇太极找了一个决战的理由。
而且按照之前那三位的玩法,最后还是要一战定乾坤的。
卢象昇相当于把这份策略结了个尾。
只不过这尾结的让崇祯的嘴角都是不停抽搐,但这就是卢象昇的风格。
不能这么打,不能这么打啊老卢,崇祯看着眼前的卢象昇心里也是不停念叨着。
咱大明的人值钱着呢,用换命的办法去灭建奴不值当。
只要自己把内部理顺了,对付建奴根本用不到这么残酷的打法。
而且历史上这位卢阎王最擅长使用火器,天雄军之所以能打就是因为冷兵器和火器之间能自由转换。
“对南直隶怎么看?”
卢象昇闻言躬身:“臣以为,可裁撤。”
这让崇祯挑眉,明朝并没有江苏和安徽的说法,到了满清康熙年间才将安徽和江苏设为省份。
如今的江苏和安徽还在南直隶的管辖之下,对于这样的第二个朝廷,崇祯早就动了要裁撤的念头。
崇祯挥挥手,示意他说下去。
卢象昇微微思忖后开口。
“臣便是南直隶出生,南直隶虽归朝廷管辖,但权柄过重且管辖区域太大。”
“安庆府,徽州府,江宁府以及苏州府等全在管辖范围之内,身为第二朝廷想要运转,当地百姓就需要交双重赋税,且贪腐频发。”
“遂臣以为,当裁撤南直隶设行省,安庆府和徽州府地界可合并为省。”
“江宁府和苏州府亦可合并为省,在地理上更方便管辖,且行政划分更加明朗。”
历史上安徽,江苏之名来自康熙。
但如今,为这两省冠名的则是卢象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3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