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毕懋康的燧发枪
崇祯元年二月初六,徐光启送来奏报。
火药配比已经进行了上百次改良,射程提升了两成,而且据他估计若持续完善。
火炮的射程翻倍将成为现实。
二月初七,孙元化的第一辆以瀑布水流为动力的水车架设完成,引瀑布十六道水流之一,落下驱动水车产生动力的设想成功了。
随着在水流的冲击下转动产生动力,从而带动巨锤煅打提纯金属。
大明锻造刀剑的工艺堪称登峰造极,但大炮的铸造是承受火药爆炸的瞬间高压,而且还要维持大规模生产。
生铁脆硬但胜在熔点低流动性好,模具浇筑要容易得多。
百炼精钢流动性差,用模具浇筑炮管会出现气泡和裂纹。
这些是之前兵仗局给崇祯的解释。
但孙元化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说法,火炮经常炸膛,用生铁便宜炸了不心疼。
而精钢流动性差也是真的,未等流进整个模具钢水就已经冷凝不动了,所以孙元化选择煅熔。
先打造精铁模具,将模具放入火炭中煅烧后倒入提纯铁水。
这些事崇祯也只是看了个大概,他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所以最先出成绩的是震天雷。
经过三次提纯的金属取代了之前震天雷的生铁外壳,全新的震天雷出现了。
两月,可先行制作一万枚装配辽东军。
有了初步的提纯,后续就会架设十六座水车同时运转,产量效率会达到一个惊人的地步。
崇祯放下孙元化的奏报,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有了初步的提纯,距离自己想要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就不远了。
而且金属提纯,枪械的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连带着产量也会被迅速拉升。
他决定去看看王徵这个家伙,把蒸汽机研究到什么地步了。
如果他能早一步弄出蒸汽机,他就敢相信孙元化和徐光启能整出一体成型的炮管来。
因为蒸汽机这玩意带来的改变,可不止是动力那般简单。
更会直接带动精密机械的提前问世。
然而还没等他决定去王徵那里看看进度时,一身黢黑跟个乞丐似的毕懋康,夹着一把火枪就要往东暖阁里闯。
随后被大汉将军直接干倒。
看着黢黑的毕懋康,崇祯拿起手中的火枪指向一旁的王承恩。
“这就是你打造出来的燧发枪?”
毕懋康疯狂点头:“陛下,您这个想法真的太天才了,省去以前用火绳激发的繁琐步骤,现在您只要扣动扳机,就能让铁片划动火石激发弹丸一枪干掉这个老太监。”
王承恩当时就变了脸色。
你个狗日的毕懋康,还是咱家把你从宫门领导东暖阁之外的。
要不是咱家你能夹着火枪见到陛下吗?
陛下拿火枪指咱家脑门就算了,你踏马居然撺掇陛下一枪毙了我?
嘭!
火枪响了,击中二十丈之外的棉甲,而在击中棉甲后又发出第二声爆响。
棉甲被击穿了。
“陛下,臣试验过,这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在二十四丈可杀敌,极限射程能达到百丈,但超过二十四丈铅丸的杀伤就会变低,超过五十丈何杀伤力可以忽略不计。”
毕懋康说着揉了一下鼻子。
“而且对付铁甲和皮甲的效果,更甚棉甲,若是熟练兵种一罗预可发射八丸。”
大明的时间计量单位比较模糊,弹指间大概对应7.2秒。
20个弹指为一罗预,也就相当于144秒两分钟半左右。
两分半能开八枪,这个理论数据崇祯是认可的。
历史上普鲁士军队最高记录,是每分钟用燧发枪发射五次,但这是在理想的情形之下。
但哪怕到了战场情势危急,再算上士兵操作失误和手脚不协调等因素,一分钟开三枪还是能做到的。
八十米的有效杀伤距离,再配合轮流射击的战法,这样的杀伤力也是十分惊人的。
“但最好在正面战场时,有盾兵掩护且一边射击一边有序后撤,只要拉开距离骑兵在它面前就是活靶子。”
看着说完吸溜一下把冻出来的鼻涕,又抽回去的毕懋康。
崇祯也有些无奈,这家伙现在的样子实在不像朝廷官员。
而且这燧发枪准头还凑合,自己这个没开过枪的人瞄准的是胸口,最后打中的是裤裆。
“孙元化正在提炼金属,你休息一下去密云吧,一定要抓紧大批量生产装配军队。”
“再好用的武器不能配给军队也是烧火棍。”
这毕懋康闻言眼睛一亮:“臣不累,这就去,最迟三月臣定为陛下打造出两万把自生火铳来。”
说到这扛着枪走了,连施礼都忘了。
而且崇祯清晰的听到他嘴里嘀咕的是什么。
“他妈的,这枪栓咋就整不出来呢,和枪栓子弹相比这玩意才是烧火棍呢,咋整你说...就他妈没整出来...”
他喜欢燧发枪,但因为崇祯给了他更好的东西后,他又很是看不上燧发枪。
看着孙元化扛着枪嘀嘀咕咕的背影,崇祯的嘴角也是出现一丝欣慰的笑意。
你扛在肩膀上不只是一把枪,更是大明的未来啊。
有你们在,朕就不是一个人在扛。
送走了毕懋康 ,崇祯没有回到东暖阁,而是去了周皇后的寝宫。
崇祯每次来都挂自动档,这也让他和周皇后的关系日益精进。
也让这位历史上的仁后,慢慢的走出了周奎的阴影。
这次来,崇祯给周皇后送来一样新玩意。
卫生巾。
这是他让宋应星按照图纸要求做出来的样品,起初宋应星不干。
这哪是什么卫生巾呢,这不就是月事布吗?
这玩意在大明被男人视作不吉的,妇人晒月事布都要偷偷的晒不能让人看到的。
但当崇祯把吴有性的奏报拿给他之后....宋应星还是不干。
直到崇祯瞪起了眼睛告诉他,你只负责做样品,推广和后续的经营生产不用你。
这才让这位写下天工开物的家伙勉强同意。
而且他还给崇祯送来了肥皂的样品,又从崇祯这拿走了香皂的做法。
再过半月,肥皂便可向整个大明推广销售。
卫生巾这玩意崇祯倒没啥忌讳,但由皇后去和曹明漪说更合适一些。
可周皇后在听完后抿嘴一笑。
“臣妾觉得明漪不错,陛下就收了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3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