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黄金地段
听到这话,再看向王徵纸张上,专为鞑靼和瓦剌贵族设计的锅炉造型。
一众大佬们才明白,为啥陛下让王徵在会同馆里装锅炉,让那些蒙古人能天天洗热水澡的用意了。
香皂是好看,倒进洗澡水里的香水是够香。
但前提,你得先让那些一身羊膻味的蒙古人喜欢上洗澡不是。
“这种锅炉乃是王卿花费巨大心力,又耗费无数珍稀金属才打造成功的,一架就卖十万两银子吧。”
毕自严的脸就像昙花,在崇祯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立马笑开了。
“这锅炉能用多久?”
王徵闻言挠了挠脑袋。
“这玩意耐用得很,轻易不会坏的。”
毕自严当即摇头。
“不行,如此金贵的东西怎么能不坏呢?”
“必须保证过一段时间就坏一次,而且户部和工部会联合开办一个学堂,让蒙古人派专人前来学习烧锅炉的技巧,最低三个月,费用就按每人一千两计算收个成本价吧。”
“按照毕大人的话去做。”
王徵闻言领命。
随后,这修路借贷的事变成了和蒙古人做生意的讨论。
只进不出,存银全部拿去修路抗风险的能力归零,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所以崇祯才把互市的谈判,压到了现在还没正式开始的地步。
随后宋应星送到御书房的玻璃,香水、香皂等一大堆东西全拿出来后,众位大佬看到了一样新的东西。
几名锦衣卫抬着一块透明四方的玻璃走进御书房,随后拆掉窗纸。
用一个叫玻璃刀的东西一划,咔嚓一声那玻璃如薄木板一样被整齐裁下。
随后用一根细木条,以榫卯的结构将那玻璃板固定在了窗子上。
看着那透明光洁,哪怕站在御书房之内也能清晰看到外面景色的玻璃板。
众位大佬的心脏都是猛的短了一拍。
在场的都是人精,虽然陛下没说只是让他们看了个安装的过程。
但这透明能安装在窗子上的玻璃板,能创造出来的巨额财富他们心知肚明。
有了这些玩意,那银子还不得哗哗的进来嘛。
那这修路的弊病还是问题吗?
毕自严当即表示。
“修,这路必须要修!”
“有了这些东西,臣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把鞑靼瓦剌榨干,只要卢象昇把福建两广犁一遍,臣也能把西方蛮夷也全部榨干。”
是否修路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了,而接下来商讨的是如何避免在修路的过程中出现贪腐之事。
随后韩爌提议,在其他地界设立锻铁工坊,全国铺设水泥路对铁筋的需求是惊人的。
毕自严同意成立锻铁工坊,但水泥的烧制只能在北直隶,且烧制的办法必须严格保密。
但崇祯决定除北直隶外,还要在陕西设立烧制水泥的工坊。
其实大明石灰岩储量最多的是广西、贵州以及云南,其后才是北直隶和陕西一带。
但就如毕自严所说,水泥的烧制方法必须严格保密。
而且陕西这块心头肉是崇祯一直放不下的,接下来的大旱哪怕有土豆和番薯,陕西人依旧是整个大明最苦的。
大旱,对烧制开采都有助力,且这样能让陕西人有了工作和来钱的渠道。
如此,才能让陕西活起来,而不是只靠其他地域供养成为负担。
同时陕西铁矿的含量也是极为丰富的。
大明有十三处冶铁所,其中陕西巩昌的冶铁所规模本就是最大的。
明朝时期的陕西管理的地界极大,包括甘肃、宁夏的绝大部分地域。
要人有人要矿有矿,不下雨就他妈的不下雨吧。
那朕就把陕西打造成大明的工业基地,用产出的水泥铁筋供养大明基础建设,再反过来以其他地域供养陕西。
如此才能真正盘活天灾下的大明,陕西人也才能真正的从天灾里扛下来。
当皇帝啊,真的是一件辛苦的差事。
如果不是为了盘活陕西,最好的办法真的就是一点点推进去修建水泥路。
但这样做会掏空大明的中央财政,哪怕有贸易填补也不能填补所有亏空。
所以在众位朝堂大佬商议完互市贸易,以及修路细节之后。
崇祯抛出了第二项内容,房地产开发。
大明的房地基有几种,一种为官者的房屋地基是按照品级大小为授予的。
民宅地基自垦荒地盖房,基本没啥硬性要求,只要当地县衙签了印信就算合法。
城池里的地基就要复杂得多,官府介入认证签红契,按规制盖好房屋由官府验收合格,发放地契并记录在案。
“有了水泥就能浇灌水泥柱架设桥梁,道路就能取直挑选最近的路线,这可能会涉及百姓土地征用,户部一定要跟进,不能出现强征之事,更要做好善后事宜。”
这话让众朝堂大佬还是有些不明所以,还是不明白什么叫房地产开发。
随后崇祯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扬州。
“杨嗣昌说的没错,一国强否在于教育,所以官堂必须由朝廷直接管控,且要覆盖到每一个镇,甚至是每一个大型村落。”
“朕和李志明商讨过,想要管控大明医馆对百姓收取的天价,能让所有百姓看得起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每地开办大型官方医馆。”
在这个圈里,他点了两个点代表医馆和学堂。
“大明央行也必须覆盖全境,但在闹市区开设一来成本太高,二来也会压缩当地商人的经营空间,所以就和医馆以及官堂放在一块吧。”
“户部、工部以及锦衣卫同时奏报,集市聚集导致道路不畅车马难以通行,既如此,就把集市也建立在央行及医馆附近吧。”
说着,在之前那两个点的边上,再次点下几个小点。
“这,由工部勘探,户部、刑部、大理寺、礼部等相继核实,由都察院最后审议申报内阁,用以开发居民住宅区和经营所用街区。”
他画的是几个小点,但这些小点代表的是医院、学校、银行、商业区,而且就在新建的水泥交通要道旁。
这样的地方盖出来的房子,用后世的话来说四字足矣。
黄金地段。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8662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